1.3 流变的人性: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1.3 流变的人性: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00:00
09:46

这是人性论的最后一讲,我们来讨论儒家的人性论。

我把儒家的人性论叫做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它和上一讲灵长目动物学家告诉我们的人性论是比较接近的。像讲述西方人性论一样,我会用关键人物来作串联和展开。他们五位分别是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和荀子。

我们先来看一下,先秦儒家是如何讨论人性的。

对于孔子来说,人性是多样的。孔子说,食色性也。吃饭、传宗接代,这是我们的人性。他又说,性相近,习相远。我们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是我们的习惯又相差比较远。本性是爹妈给的,习惯是我们后天养成的。所以后天养成什么样子,可能差距很大。孔子还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就是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可能是聪明的,可能是愚笨的,这是无法改变的。如果你天生极其聪明,那就一直聪明。如果你天生极其愚笨,那可能一直愚笨。最后孔子说,中人可教,而且有教无类。绝大多数人是中人,就是中间这部分人。中人是可以被教化的,而且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哪类人都一视同仁。所以他有很多的弟子。总结起来,孔子认为人性多样,而且绝大多数人的人性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方式是后天的学习、锻炼和积累。
相比孔子,孟子的立场更加鲜明。他相信性善论。

孟子有四端说。这四端是儒家的四种基本德行,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种德行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排在第一位的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恻隐之心,它会产生仁,仁者爱人。我们天然地会对别人有爱心。他举了个例子,有个小孩儿趴在井口边玩耍,很快就要掉下去了,路过的每个人,第一反应都是跑过去把这个孩子给抱住,不让他掉下去。这是我们的人之常情,恻隐之心,这就是“仁”的发端。如果你听了上一节课,就可以想起小黑猩猩救小鸟的细节。灵长动物学家德瓦尔称之为怜悯心、同理心。这和儒家的恻隐之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是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因为我们有羞耻之心,才不会做不义之事。我们不会去背叛朋友,违反道德准则。

第三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让我们在面对利诱时,能有辞让的倾向,进而促进我们去遵守社会规范。

最后一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德国现代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在他的认识论里说,人之所以有认识的能力,是上天赐予的。孟子四端的这最后一端,也是这个意思。

孟子相信性善论,还体现在,他说过,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和舜那样的圣人。德性由内而发,是人的本性。这样理解,正确但是不完整。因为孟子还强调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重要性,和修养的重要性。他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个人通过养浩然之气,可以变成君子。那反过来说,如果你不重修养,你可能就要变成一个小人。

到了朱熹这里,以他为代表的宋明理学,过去也叫新儒学,是沿着孟子这条线对儒家的发扬。朱熹的理学,实际上是在回应佛学的挑战,特别是本体论的挑战。儒家没有本体论,而佛家有。所谓本体论就是探究世界本源的哲学理论。它和上一段提到的康德的认识论,以及我们现代常说的方法论,并称哲学三论。

佛教是公元0年左右进入中国的,到朱熹生活的年代,已经有上千年,形成的挑战已经十分巨大。

朱熹引进佛教的本体论,提出理和气。什么叫理呢?理就是宇宙的规律,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包括我们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比较相同的地方。他们都用自然来比喻人类社会,把自然规律投射到人类社会上面来。理是我们要遵循和探索的,儒家的道德规范都是理。那什么叫气呢?气会转移为情,也就是人的欲望。朱熹的立场是人要压抑欲望,寻求并遵循规范,所以他提出格物致知,甚至要“存天理、灭人欲”。
到了王阳明这里,他一开始是相信朱熹的理学的。他还找了一位朋友和他一起去格竹子,就是看着竹子能不能悟出道理来。他跟他的朋友格了七天七夜,朋友早晕倒了,他自己啥也没格出来。于是就很疑惑,是我没有领悟朱熹的意思,还是朱熹错了呢?

后来王阳明被贬到了贵州,就有了“龙场悟道”的名场面。他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的道理我心里头已经知道,不需要去格物致知。人心里自然有道德的规范。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是对人性存在的印证。

西方也有类似的“悟道”,就是我们熟知的启蒙运动。启蒙的是什么呢?就是不再需要宗教、神明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自己内心里就有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思想解放早于西方两百多年。区别是启蒙运动有斗争的对象,就是宗教,而中国没有。这就出现了问题。西方通过斗争形成社会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王阳明的悟道,更像是个人的事儿。我悟出来了,我自己就知道这个道德规范了,但也到此为止,于是儒学就成了一种人生哲学,甚至是做人的哲学。

最后出场的是荀子。世人因为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而认为他秉持人性恶论。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性是恶的,善的那一部分是伪的,就是后天形成的。但是如果你细读荀子就会发现,这是误读。因为他也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就是说,人性是我自己不能决定的,但是我可以把它化解掉。最后他说,“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意思是,一般的老百姓,只要你积善,然后全力去做,那你就变成圣人了。这样看来,儒家的人性论和西方的人性论非常不同。西方的人性论是静止的,但而儒家的人性论是动态的。

我们总结一下,儒家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是多样的、流变的、可塑的。多样性是天生的,这是我们不可更改的。流变性取决于个人的境遇,你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你出生于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你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这个会决定你的人性最后向哪个方面发展。但人性又是可塑的,你个人的努力很重要。你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塑造你的人性。就像荀子所说的,“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好,我用三节课的时间介绍了人性论。人性论是学习哲学,特别是这门经济与政治哲学的基础。了解人性论,也可以帮你更好地认知自己、他人和社会。

下一讲,我会继续向下延伸,把人性论和中国人的性格结合起来,讨论中国人的务实主义。它将对你平衡骨感的现实和丰满的理想有所助益。

我是姚洋,下次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