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黄卓才,籍贯广东台山。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兼职教授。从事写作学研究、以秦牧研究为重点的作家作品研究及华侨华人研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书籍20多种(含合作)。创作散文集《水上仙境》,纪实文学及华侨研究专著《古巴华侨家书故事》等。
台山广海访古
台山的广海公社(现为广海镇)位于南海之滨,面临广海湾,是一块正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一般游客要到“东方夏威夷”上、下川岛去玩,都先在广海歇歇脚,然后乘渡船前往。
广海是台山的重要渔港。历史上,它还曾经是重要的商港和港。所以,到此游览,除了赏海景、吃海鲜之外,更有一宗乐事,就是寻访古迹。
我国南方沿海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开发较晚的地区,史称“南蛮之地”。最近台山县(现为市)的文物普查工作者却传来消息,在广海又发掘出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沙丘遗址。我们身临其境,当然要看个究竟。导游的台山朋友告知,这个遗址在甫草大队新塘村西南。就在我们到达的前几天,县文物普查训练班的师生外出考察实习之余,路过该村,顺便去看看那儿的特产玻璃沙。意想不到,在那片雪白晶莹沙丘上,南宋的青瓷碗、明朝永乐年间的透明薄瓷碗竟然唾手可得,一位学员还捡了个双肩石锛。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宝贝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下子真把他们乐坏了。于是动手打“探方”,在距离地表仅30-70厘米深处,他们果然又有收获,挖出两个石锤,三块砺石、四个石锛和大量夹沙陶片。在公社文化站,这些未经整理的文物杂乱地摆放着,让我们大开眼界;沙丘遗址的模型虽未完成,但也初步展示了它的风貌。我想,新石器时代是4000多年前的事了,它离我们很远很远;但甫草沙丘遗址证明,南粤文明原来也是与中原文明同步的,“南蛮”帽子自此可以摘除了,这倒是我们每一个广东人可以引以为荣的。
在广海镇街头,我们轻快地漫步。据说这个墟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那时,这里已有渔业和盐田。宋代称之为古溽州。元明时倭寇(日本海盗)入侵,立寨于此;剿平后,为阳江镇中军游击守备移驻的处所。明洪武廿七年(公元1395年),为了抵御越来越猖獗的海盗骚扰,广海始建为卫城,是当时中国沿海八卫之一。其后又成为通往欧美与东南亚各国的古老口岸。祖辈的四邑华侨,即是从这儿乘“大眼鸡”大木帆船漂洋过海出国谋生的。然而此刻,我们举目四顾,都是四邑侨乡常见的中西合璧的楼宇,以及近年新崛起的广海宾馆、南湾戏院等现代化建筑,古卫城的遗迹已经依稀难辨,仅存“灵湖古寺”、宋朝岭南监察御史李联的坟墓、明朝洞穴遗址“余氏石室”及大哲学家陈白沙撰写的墓志铭等等。而其中,著名的刻石“海永无波”和烽火台,最能引起我们的游兴。
“海永无波”刻石在镇东边的南湾海波公园。公园虽小,但依山傍海,修竹与树木参差;新修了些亭台曲径,却不失天然野趣。我们进得园来,沿着石阶攀登,迎面山腰上矗立着一块三层楼高的巨石,斧削般平整的竖面上,“海永无波”四个正楷大字巍然屹立。每个字高3米,宽2.5米,铁画银钩,气势雄浑。下款镌刻着两行小字:“钦差总督备倭都督张通书巡海道副使徐海刻明成化三年立”。据介绍,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东洋海贼进犯新会、海丰等地,张通两次奉命举兵讨伐不克。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三月,张通请求给他精兵三万,立功赎罪,得到钦宗皇帝的恩准。翌年,在沿海各地人民群众的协助下,张通打了个大胜仗,俘虏大批倭寇。戎马归来,他挥起如椽大笔,以“海永无波”的题词抒发了豪迈畅快的心情,也表达了边民向往和平生活的愿望。八年后,浙江人徐海到此巡视海防,便把张通的墨迹移至石上,以纪平倭之功。
刻石的来龙去脉有稽可查,但在广海人的传说中却平添了一段神话:古代有个仙人罗隐,扮成化缘和尚,来到这儿已近黄昏。他又累又饿,便在这块巨石上躺下。海浪拍打着岩石,浪花溅湿了他的袈裟,使他不能酣睡。罗隐翻起身来,用砖头在石上刮出这几个大字。霎时间,汹涌的波涛退去了,消寂了……故事虽然离奇,却为这个古迹抹上神怪色彩。我们站在巨石面前,放眼南望,只见碧波万顷的海面上渔帆点点,海鸥翔集,潋滟波光相映,煞是壮观。张通也罢,罗隐也罢,都远去了,500多年后的今天,海岸已经推前1000多米,当年惊涛拍岸之处,如今已是店铺林立的街市,而水光如练的海湾,仍然是那么安谧、平静。哪人工,哪是神力(自然力),恐怕也分不清了。
烽火台是古代的一种军事通讯设施。广海地处抗倭前线,这种设施自然不少。此处有个地名叫做烽火角,也许就是古时候烽烟四起的地方。广海现存的烽火台有三个,都是明代所建。我们时间不够,只参观了牛角山上的那一个。台的构造颇简单,磴道尽头,一个大圆石坑,周围一堵厚砖墙,再加上几个瞭望口,如此而已。带着装有计算机程序的收录机在台上盘桓,不免会为从前的“原始”感慨万千。但当我们联想往昔的“烽子”(士兵),为了及时报告敌情,传递作战命令,“夜则举烽”——点燃柴草,以冲天火光告警;“日则燔燧”——用直升的狼烟召唤救兵。而边民则一呼百应,踊跃支前……当我们缅怀历史的时候,此情此景,彷佛依然历历可索。不难想见,正是军民的劳碌奔波,才换来了边塞的“海永无波”。想到这一点,对于他们保卫祖国海疆的热忱,不禁肃然起敬,一种继往开来的激情,也就油然而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