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00:00
10:15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营观,燕处则超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句话很有意思,什么叫重为轻根?当你的生活当中找到一个重点,其他的事情自然变轻。举例:一个人以学业为重,其他的事情有没有变轻?是不是自然就变轻了;说一个人我以家庭为重,那其他的事情是不是自然变轻?说一个人我以事业为重,其他的事情就自然变轻了。



人为什么会迷茫?因为找不到重点,不知道当下的重点是什么,故而就迷茫。当我们有一个重点,衡量事物就会变得特别简单,选择也会变得特别简单。



举例:如果我们是一个以学习为重的人,这个时候有人晚上请你吃饭,去还是不去?去不去取决于对学习这件事情有没有帮助。如果对学习这件事情有帮助,我就去;如果无益,我就不去。衡量事物的标准非常简单。



再举例:说你是一个以家庭为重的人,有人请你吃饭去不去?如果可以让我的家庭更和睦,我就去;如果会影响我的家庭,我就不去。所以去不去就变得特别简单。



那如果是我爱人她姐姐请我去,我可能去,但是是一个异性,可能就算了吧。衡量事物的标准一下就有了。



再举例:如果一个人把德行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我们看衡量事物简不简单。说我要不要跟这个人交朋友,他有德就交,没有德算了吧。



《论语》是不是在讲这个,因为以德行为重的人,以修身为重的人,所有事情的衡量标准都是这一个。有没有发现这时候做的所有选择就特别容易。



人为什么会迷茫?就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把什么看得很重要。所以去也难过,不去也难过。这个事情发生了,我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选择,就是没有重点嘛。



所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君是什么?主宰者。静为躁君,就是人如果静下来,可以主宰你的躁动。人在躁动的时候可以自主吗?是不可以的,只有在静的时候才可以。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生命或者某个阶段要有重点,我们平时要懂得静下来去主宰那个躁动不安。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是以,说明得出了一个结论。什么叫辎重?古时候指的是粮草和兵器,也就是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一个君子每天的所思所想、行为,是不会离开最重要的事情的。



我们去想,能称得上是君子的人,他的辎重是什么?德。还有呢?道。说有的君子啊,是道和德,还有的君子可能是修身齐家,那还有的人可能是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你处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知道自己的重点是什么,这个时候你整个人是不迷茫的,是有主宰的。比方说一个高中的孩子,重点是什么?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用在意。



虽有营观,燕处则超若。营观:有所获得。我们看一个君子,他终日行,不离其辎重,会不会有所获得?一定会的。因为他的关注点都在一件事情上,所以会有所获得。



燕处则超若。燕:闲居的时候。平时这个君子虽有获得,但是则超若。



我们体会什么叫“超若”,看看这两个字,是飘然物外的,是悠然自得的,是不是?轻飘飘的感觉,是不是超若啊?



这两句话在讲什么呢,君子虽然有所获得,但是看上去还是那么轻飘飘的,还是那么得心应手的,还是那么从容不迫的。什么意思?洒脱、自在。为什么会洒脱和自在呢?因为虽然有所获得,但是他从来不把这些东西看得很重要,就潇洒了呀。如果把它看得很重要,不光不潇洒,还会成为束缚和障碍。



我们看老子的思维就是这样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但是怕我们执着其中,又给我们破掉。“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告诉我们什么为重,君子每天所思所想是什么。



讲完这里又告诉我们:虽然会有所获得,但是不要把这些东西看得太重要,这样才能潇洒自在。



我们用老子的语境来体会怎么讲话,怎么思考。说:你啊,要努力工作。

“嗯,听懂了”

“但是也不要太努力哈”



有没有听明白?就是告诉我们:努力。

我们说:听懂了。但是他怕我们太努力,所以说你其实也不用太努力。那到底是努力还是不努力?



要努力,但是不要执着。



再举例:说我们对一个人讲了一番话,可能说到了对方的痛处,或者说到了他的短板,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补充上一句话,说:你啊,不要往心里去啊。

他说:放心吧,我没往心里去。

你说:你得往心里去啊。然后你看他面色很凝重,又说:你不要太往心里去啊。

那到底是往心里去,还是不往心里去呢?去还是不去?



内容,要往心里去的;但是说你的这件事情,不要太往心里去。



这就是老子的思维,他告诉我们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又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执着在其中,那个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我们再回来看这番话就好懂了,要不然看不明白,怎么一会重一会又轻了呢?告诉我们重为轻根,要有方向;静为躁君,君子终日行呢?不能离其辎重,当我们有所获得的时候,燕处则超若,就是不要把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负重,要把它变得更加轻盈。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是潇洒和自在的状态。



道理讲完了,接下来又开始讲现象了。



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万乘之王,指的是一个很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以前一个大的诸侯国千乘、万乘,小一点的可能百乘。



为什么一个大的诸侯国的国君,而以身轻于天下,什么意思?就是把天下的事情看得那么轻。言下之意在讲,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应该把天下的百姓和天下的事情看得最重才对,这不是职责所在吗?看轻会怎么样呢?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如果你把天下之事看得很轻,是不是就失去了根本啊。天下的百姓生活得不幸福,那么你的国家还在吗?就不在了。



躁则失君,当你躁动的时候,就会失去你的主宰。



每一个人在不同的位置,都有一个职责。比如说在一个工作岗位上,要把什么看重?要把工作岗位上该做的事情看得很重。如果不把它看重,是不是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就把根本丢掉了。



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家庭的一家之主,要把什么看得很重要?这个家庭每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如果不把这些东西看重,那将来的家会不会就散掉了呀?



如果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要把什么看得很重?把员工的成长、幸福指数、收入,还有客户,都要看得很重。如果把这些看轻了,“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最后你的生意,就不复存在了。



老子告诉我们:不要把你自己看得很重,把自己看得很重是不可以的。看看我们自己在什么样的职位上,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每一个位置都有它该要看重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根本之所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