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港股周四盘初持续走弱,恒指一度跌约4.5%,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约7.5%,随后震荡反弹收复大部分跌幅,恒指终结此前连续六日的上涨势头。恒生指数收跌1.47%报22113.51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46%,恒生国企指数跌1.58%。内房、医药、工业板块跌幅居前。科技股多数下跌,东方甄选跌超12%,阿里健康跌超11%。
香港新一份《施政报告》将于10月16日发表。民建联发表《提升香港新股上市及融资中心的地位》建议书,当中提出六大建议,包括调低上市财务要求、调低股票印花税、订定审批回复双向指标、引入“试水温沟通”机制、港投公司旗下基金认购优质新股以及探讨优化监管架构及方针。措施目标是完善香港上市及融资制度,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以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集资枢纽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10月券商金股陆续出炉。截至目前,已有25家券商公布金股名单,累计推荐206次,共涉及159只A股,其中主板123只,创业板22只,科创板14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紫金矿业人气最高,分别被券商推荐6次、6次、4次。
日股资金继续买入中国资产,在日本交易所上市的A股南方中证500指数ETF周四收盘涨62.5%报10400日元。该ETF前一日上涨77.8%。
●环球市场
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跌,道指跌0.44%,标普500指数跌0.17%,纳指跌0.04%。默克、波音跌超1%,领跌道指。万得美国TAMAMA科技指数涨0.3%,英伟达涨超3%,特斯拉跌逾3%。,脸书涨逾1%。中概股普遍下跌,有道跌约13%,哔哩哔哩跌超8%。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下跌,德国DAX指数跌0.78%,法国CAC40指数跌1.32%,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1%。
●国内股市
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摩根大通于9月27日增持比亚迪股份、香港交易所、青岛啤酒股份。其中,买入比亚迪股份约652万股,平均成交价为274.5244港元,涉资约17.91亿港元;增持香港交易所约611.64万股,涉资约18.13亿港元;增持青岛啤酒股份约437.5万股,涉资约2.42亿港元。
美团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慕容均9月30日以每股171.8055港元的价格减持了200万股美团港股,减持金额合计约3.44亿港元。新华保险股东郭广昌于9月27日减持约534万股公司H股,每股平均21.0976港元,涉资约1.13亿港元。
据券商中国,国庆假期内地休市,港股大涨,内地投资者也跑步入场。一位香港保险代理人表示,十一期间银行保险开户需求旺盛,到银行预约开户一号难求。
据券商中国,节前最后一天,A股出现史诗级暴涨,期权市场亦火爆。由于期权可以提供更大的杠杆,尤其是上周239倍合约出现后,不少投资者跃跃欲试。据了解,近期向期货公司咨询期权开户的投资者明显增加,这在以往十分罕见。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港股的震荡来了,恰恰是验证了反转逻辑,而不是昙花一现的一波流反弹。10月份港股和A股有望从近期的逼空式反弹转为更具有持续性的震荡反转。
渣打表示,目前恒指估值仍然合理且投资者持仓仍偏低,该行对近期动力或持续持谨慎乐观看法。渣打上调恒指基本情境区间至20000-22500点。渣打建议,留意中美股票的机会型策略,部署高股息非金融业国企股、内地非必需品消费、科技、通讯服务股等政策受惠股、以及美国通讯服务、科技股、大型银行股及健康护理股等。
汇丰研究认为,中国股市的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与新兴市场相比,折让率为18%,而历史折让率为5%。汇丰估值模型显示,基于基本面因素,A股市场估值仍被低估15%。投资者目前对A股市场的比重偏低230个基点,与历史相比偏低10%,显示市场有流入的潜力。
●楼市
北京公积金中心:对京籍二孩以上家庭购房,住房公积金可贷款额度将上浮40万元,最高可贷到160万,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海外
美国至9月2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5万人,预期22万人,前值由21.8万人修正为21.9万人。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表示,将致力于实现增长型经济。从广义上讲,0.25%的政策利率属于宽松的状态。日本正朝着货币政策正常化迈进,但摆脱通缩是当务之急,不能让经济降温。
●国际股市
市场观察人士表示,巴菲特或考虑购买日本金融机构和航运公司的股票,伯克希尔回归日元债市场的做法令外界猜测,巴菲特正在为增持相关价值股募集资金。伯克希尔已委托银行在全球市场上负责发行一支日元债,暗示其可能增持日本资产。
英伟达高管和董事在2024年出售了近1100万股英伟达股票,这是自2020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内部人士还计划进一步出售所持英伟达股票。
●外汇
全球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二季度纷纷抛售美元资产,因美元的反弹促使其转向分散投资其他货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数据进行计算,这些储备管理机构今年二季度共出售了价值1550亿美元的美元资产,这是自2023年三季度以来最大规模。在IMF追踪的八种货币中,日元获得了最大的流入,其次是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