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截至2023年底,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超百万件,约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四分之一。然而,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批量生产”专利,导致“水货”泛滥,专利产业化率低。专利“注水”不仅浪费科研经费,还成了一些企业造假“帮手”。而有些具有市场前景的高价值专利,由于容错、转化等机制不健全,难以走向市场。
在很多人印象中,申请专利是一件门槛很高、难度很大的事情,但在很多内行人看来却并非如此。按照相关规定,针对产品、方法或者产品、方法的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都可以申请发明专利。所以,这里所谓的“发明”,未必都是石破天惊的、前所未有的天才创造,其中的很大部分都属于是细枝末节、七零八碎的“局部微雕”。如今,高校和科研机构大量的沉没专利,大致都属于后者。严格说来,其虽有专利之名,却无“发明”之实。
从法律意义上说,“专利权”的创设,乃是为了保护创造者对其发明独占使用的权利。其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发明是有价值的,会产生相应的财产权益,基于鼓励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立场,必然要对之进行法律上的确权。所以,“发明专利”尽管是一项法定权利,但其最核心、最根本的支撑,还是“发明物”内在的价值。就此而言,大量注水的、僵尸化的“发明专利”沉睡吃灰,也就不足为奇了。
梳理现实案例,我们会发现,关于“发明专利”这件事,不少相关方已然出现了两个层面的逻辑紊乱。其一,就是“动因的紊乱”,本该是“先有发明,后申请专利”,但是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从业者,却是“为求专利,生凑发明”;其二,则是“分配的紊乱”,不是按照“发明”本身的价值及其产业化之后的市场收益来分配,而是按照“专利证书”等凭证搞体制内的、圈子化的资源分配。大量的“发明专利”,毫无产业前景和市场竞争力,却凭着一纸“证书”,撬动了课题经费、职称评级的“衍生性利益”。
不少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坦言,“评职称前是申请专利的爆发期”,出于评职称、课题结题、职务晋升等目的,“为了专利而专利”情况普遍。把“发明专利”当成了荣誉、资本,按照“专利证书”搞分配,这大大助长了专利空转、专利投机、专利套利之风。让“发明专利”真正回归本义,就是要剥离附着其上的、配套化的“复杂利益”,真正让其内在的价值和市场的认可度来主导分配。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