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资本市场,推动中国资产价值回归 | 新京报社论

提振资本市场,推动中国资产价值回归 | 新京报社论

00:00
05:22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紧随其后,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推出多种举措,形成中长期资金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投融资两端发展更为平衡、资本市场功能更好发挥的新局面。

历经数月下跌后,当天上证指数一鼓作气收复3000点大关。大盘日内涨超百点,多个板块掀涨停潮,上涨个股超5100只。这已经是A股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上涨,财富效应下,市场情绪渐显乐观,股民信心开始恢复,冲离底部泥沼后,A股大有潜龙出渊之势。

A股此波行情与近期最高管理层集中释放大量利好紧密关联。9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证监会主席吴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李云泽联袂召开发布会,宣布调降存款准备金利率、存量房贷利率、二套房首付比例,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释放平准基金设立信号。

政策利好助涨股指是常识,在此前A股的下跌过程中政策工具箱也曾多次打开,但本次各部门集中释放利好的力度堪称史无前例,凸显高层提振资本市场的决心,也向市场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提振资本市场是我国的长期政策,但本次利好集中释放又与当前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相关联,尤其是针对消费者信心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表现为供给强于需求,外需好于内需,呈现供需强弱不平衡的态势;另一方面,受房价下跌、股指下行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收缩,间接影响到消费信心,储蓄动机增强。

而无论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还是助推股指上涨,都有利于推动居民储蓄意愿下行和消费意愿上行,最终受益的还是整体宏观经济。

越是面对困难和挑战,信心越是比金子还珍贵。资本市场只是宏观经济的一个方面,但在此时此刻,提振资本市场正是快速提振市场信心的最佳抓手。本次利好集中释放强烈体现了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向市场赋能做多信心,当看多做多成为市场参与者的共同信念,即便离开政策助力,市场也会持续向上。

更关键的是,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向好的根本动力,并不是单纯的政策利好或居民消费信心,其背后有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强力支撑。

尽管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但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由于种种原因所导致的资本市场长期低迷,中国资产长期被低估的现象并非正常,迟早要得到纠正。

从这个角度讲,资本市场的大幅上涨,本质上是中国资产的集体反攻和中国资产的价值回归,这种回归有理由也应该持续下去,直到达成新的平衡。

回顾历史可知,A股市场的最高点是在2007年10月16日,当时上证指数达到了6124.04点的最高位。2007年,中国的GDP为27.009万亿元,人均GDP为2.05万元/人。而到2023年,中国GDP为126.06万亿元,人均GDP为8.94万元/人。

无论是GDP和人均GDP,都是2007年的四倍有余,但股指却不到当年高点的一半。因此,从哪个维度看,今天的中国资产都正被严重低估,亟待修复。

需要指出的是,有勤劳的中国人民做支撑,中国股市向好、中国经济向好是长期趋势,但资本市场的运行又自有其内在规律,从来都是曲折反复,很难一蹴而就。

近日的政策支持和股市上涨,给沉闷的A股市场和躺平的投资者注入了信心,向市场输送了活力,为推动资本、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添加了新的推动力,但对投资者而言仍应谨慎参与,注意风险,避免头脑发热,尤其是要处理好长短期预期之间的关系。

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既要坚定信心,又要重视困难。说到底,一段时间内股市的上涨,只能对中国资产极不合理的估值进行短期修复,中国资产的合理价值重估,最终还是筑基于实体经济发展之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