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野蛮,俄乌冲突文明?为何战争的面貌会天差地别?(二)

巴以冲突野蛮,俄乌冲突文明?为何战争的面貌会天差地别?(二)

00:00
03:09

那么,为啥同样是你死我活的激烈交锋,战争的表现却显得如此云泥有别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战争双方素质有别

毛主席曾高屋建瓴地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作为战争的主要执行者,交战双方的士兵是推动战争滚滚向前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士兵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观感。

比如日本法西斯,天生就是丧心病狂的野兽集团,不仅习惯对敌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制造诸如“南京大屠杀”以及“巴丹死亡行军”等罄竹难书的惨案,在兵败如山倒的穷途末路,它们对自己人也痛下杀手,比如臭名昭著的“神风特攻队”,令国际社会震惊的“一亿玉碎”。

这样的军队,指望它们干点儿文明的事,还不如指望流浪狗去外面浪一圈后回来应聘选调生。

相比之下,我们的人民军队从建军的那一刻开始,就明确了铁的纪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尤其是在优待俘虏方面更是为国际社会所熟知,这样两支军队参与战争,带来的效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回到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也许同是斯拉夫人的俄军和乌军,自古以来就不是啥文明之师,毕竟都是沙俄一脉相承,历史上干过的破事烂事比比皆是。但凡事就怕比较,在将巴勒斯坦民众当兔子射的以色列军队面前,无论俄军还是乌军都表现出了现代战争的文明性。

相比之下,以色列则公然违背国际公约,不仅肆意对平民开火,更疯狂使用国际禁用的白磷弹等武器,不断冲击着人类文明的底线。

所以战争面貌的区别,首先体现在军队的素质上。

2、目标决定战争烈度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对战争的理解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深刻。比如我们区分春秋和战国这两个纷纷扰扰的乱世时,习惯以战争烈度作为评价指标。

毕竟春秋虽然无义战,但战争形式基本还算讲理,除了不讲武德的楚国,诸侯国打仗基本都是当面锣对面鼓地你来我往,先下战书后报人数,战争形式有板有眼,结果也是赢了称雄输了拉倒,很少有将对方赶尽杀绝的情况。相比之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战争的规模和烈度极速升温,灭国灭族的战争比比皆是,最后秦国也完成了华夏的统一。

回到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情况基本可以类比为春秋和战国。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俄乌冲突的一触即发无论是因为北约咄咄逼人的东扩,还是因为俄罗斯本性难移的“嗜土成性”传统,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只要乌克兰保持中立不倒向西方,那么战争大概率不会走向失控,甚至大概率不会走到擦枪走火的地步。

而即便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俄罗斯的手段也相对仁慈。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