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的新型打开方式:一起去博物馆

节假日的新型打开方式:一起去博物馆

00:00
08:51

“我们几乎每周末和节假日都会去一趟博物馆,郑州的博物馆几乎要被我们跑遍了!”一位女士正带着孩子在河南博物院参观,她笑着说:“我和孩子都很喜欢来博物馆,在博物馆里亲眼见到课本中的文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新鲜的学习方式。”

在喧嚣的都市中,有一种力量正悄然崛起,它穿越时空,连接古今,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与深邃。这便是近年愈发火热的“文博游”。

在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里,各大博物馆成为了节假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新多样的展览形式,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文化的魅力,也给市民的周末和节假日找到了一个新的打开方式。

河南博物院暑期观众人次创历史新高,大数据体现文化“渴望”

中秋节过后,河南博物院的流量担当估计要数在主展厅的第五展厅中展示的《四神云气图》。今年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晚会》凭借吸睛的创意再次火爆出圈。其中,河南卫视用数字化虚拟制作手段,运用虚幻奇异的布景带观众走进这件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墓葬壁画,衍生出创意浓郁的国风编舞《四神云气图》。

这支舞蹈不仅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肯定,也给河南博物院的热度“添了一把火”,无数观众涌入河博,想要一睹《四神云气图》真容。

9月23日,河南博物院发布了《“文博热”折射“传统文化热”——河南博物院暑期大数据带来的思考与启示》,用直观的大数据展示了今年的文博究竟有多火。

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总体门票预约量为196万人次,其中7月至8月,前往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参观的观众总量为59.8万人次,日接待观众超过1.1万人次,暑期观众人次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暑期来河南博物院参观的人群中,青少年群体所占比例达到54.5%。其中25岁以下观众比例达到32%,26-35岁观众比例为22.5%,共同构成了博物馆参观的主力军。

在诸多游客的加持下,河南博物院的文娱文创等消费活动也蒸蒸日上。

数据显示,河南博物院暑期演出场次达到180余场,服务观众3.3万余人次;暑期推出文创新品139款,多个品类“百花齐放”,文创售卖收入1169.63万元,创历年暑期收入新高,预计本年度文创全年收入突破5000万元。

同时,暑期来河南博物院参观观众中有66.3%会进行1-2次餐饮消费,带动赴博物馆周边商圈就餐率高达89.6%;在住宿选择上,有住宿需求的观众达57.2%,选择高档型、豪华型酒店的占42.8%。

河南博物院《华夏正声——中原音乐考古复原展演》

“文博热”切切实实地转换成了“消费热”。这样的热度不仅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对提升城市旅游消费层次、优化旅游收入结构有积极作用,为郑州市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局面。

从23家到110家再到更多,郑州文博游持续升温

当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它们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活生生的故事,讲述着郑州乃至中原大地的辉煌与沧桑。

郑州博物馆新馆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近年来,文博游持续升温。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有超126万名观众走进郑州博物馆,其中未成年观众55.6万。“目前,郑州市全域博物馆总数从10年前的23家增加到现在的110家。”郑州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郑州市博物馆每年推出各类主题展览500多个,举办各类主题宣传社教活动1000多场次,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4年,“文博热”继续发力,各大博物馆成为市民们休闲、度假、游玩的首选目的地。

今年的中秋节,从文物展览到文创市集,从非遗活动到中秋夜宴,郑州市各大博物馆为市民游客献上百场视觉、听觉、味觉与历史文化交织的盛宴;在接下来的国庆节,各大博物馆还将继续发挥教育功能,举办包括展览、市集、手工、展演等在内的近百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博物馆已经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文化教育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9月17日,郑州博物馆举办“繁花似锦 豫见郑博”中秋夜游活动。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博物馆不仅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的窗口,更是我们展望未来、传承文明的桥梁。“文博热”的巨大流量不仅展现了郑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休闲选择。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相信郑州市的“文博风”将会越刮越猛,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博热”折射传统文化迫切需求

在河南博物院有关人士看来,“文博热”折射出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加,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及其创新伟力,这表明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在不断提升。“文博热”现象,传递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文化需求更加旺盛,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增强、民族精神的弘扬以及对历史智慧的汲取。

同时,“文博热”也折射出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河南博物院作为1998年规划建设的文化地标,其设计接待能力仅为日均3000人次,当下,每天供给门票限额12000人的情况下,仍有大量观众无法入馆参观。这一现象体现了公众对博物馆的高度认可和热情参与,更折射出当代社会对于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文化供给的迫切渴望。

此外,也提醒我们,文化服务需要年轻化。大数据表明,从古风服饰的流行,到对古诗词、传统乐器的热爱,再到对文物修复、考古发掘等领域的关注,博物馆中年轻人的身影无处不在,约“搭子”逛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年轻人的这些行为无一不展现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知识渴求。河南博物院应该重视年轻群体的诉求,让博物馆更好融入年轻受众群体生活,将博物馆打造成他们喜爱的学习、社交的第二课堂、生活空间,助力年轻一代树立文化自信,为他们提供面向世界、拥抱未来的重要精神支撑。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