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再一次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一位专家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提到的这个问题,这位专家名叫郑秉文,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绝对算得上是社保领域颇有名望的专业人士。关于延迟退休,他发表哪些独到的见解呢?我为大家整理并分析如下,大致有三点。
第一,发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至少65岁,有些地方已经延迟至67岁。
我国男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干部为55岁,女性职工为50岁,当下的男女平均退休年龄为55岁,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
郑秉文提到,全球发达国家大多数无论男女都是65岁退休,而日本等人均可预期寿命更长的国家正在向67岁过渡,最夸张的已接近70岁,由此可知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与他们相比至少有十年差距。
第二,中国的延迟退休按照“自愿、弹性原则”和“渐进式”开展。
渐进式延迟退休已经提了好多年了,指的是不会一下子让所有人都65岁退休,会采取一年延迟几个月或几年延迟一年的渐进式方法,逐步让男女的法定退休年龄都为65岁。整个过程估计得有几十年之久。
“自愿、弹性原则”是今年高层文件中首次提到。郑秉文介绍,很多国家有资源弹性退休制,像美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劳动者可以申请63岁就退休,也可以申请再往后延。当然,提前退拿到的养老金肯定比65岁正常退少一些,而晚退则将获得更多的养老金。
第三,延迟退休不会影响就业。
当下的就业形势不太理想,不少人吐槽,“35岁不让干了,还让延迟到65岁退休,要失业30年”。因此,延迟退休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是需要重视的。
郑秉文认为延迟退休对就业不会造成影响,并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中央公务员为例,2024年招录人数不到4万人,而2024年应届毕业生接近1200万,能进入体制内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 ,所以延退对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极小。
与此同时,对私营部门就业的影响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最终影响就业的是经济发展,如果经济不发展,哪怕降低退休年龄,失业率还会扩大。
你认同郑秉文的观点吗?在我看来他讲的话原则上没有大问题,但不意味着老百姓一定能接受,别的不说,就说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比我们长10岁这一点。
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职工的平均工作时间不长,一周几乎不会超过40个小时,北欧的那些国家甚至只有35小时左右。中国劳动者的工作时长要长得多,2023年全国7.37亿打工人的平均工作时长是每周 49小时 ,若剔除机关事业单位等工作时长相对稳定的情形,那么剩下的打工人工作时长更长,平均时长在50至55小时之间。
这意味着算总工作时长的话中国职工即便是55岁退休也不一定比发达国家65岁退休少。
此外,发达国家有着完善的年休假、产假制度,以带薪年休假为例,刚入职的员工就有10-15天,随着工作年限增加每年20天甚至30天年休假都是很正常的。反观国内,理论上的年休假天数本就不多,实际执行中更少,大部分员工每年能休5天年休假就已经要感谢老板了。
假设一年差10天年休假,40年下来是400天,一年的法定工作日是251天,所以光是年休假就差出了1.6年的工作时长。这还没有算上发达国家医疗条件和职工劳动保护上的优势。
因此,发达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确实更长,但以此作为我国延迟退休的依据是不充分的。
正是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人们对延迟退休才会如此抵触。那么能否不延迟呢?从“自愿、弹性原则”的表述来看是可以的,大概率与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执行的延迟退休制度类似。
比如,假设某位男性职工张三,按其出生年月推算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2岁,他可以选择提前退休,也就是申请按照延退实施前的政策,在60岁退休。当然,不延迟退休,计算养老金时的工龄、缴费情况肯定是比延迟到62岁退休的情况差一些的,张三得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清楚,到底要不要提前退休,是提前两年还是一年。
另一方面,女性员工想要不延迟退休恐怕很难了。若干年后男女必然是同龄退休,试想都60岁或者65岁退休,即便能申请提前几年也不可能按照现在的政策,在女性员工满50岁时便能退休,毕竟再怎么提前退休也做不到提前10年甚至更长。
9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听取了多项规范性文件修订草案的报告,其中包括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这意味着延迟退休的方案基本已经定下来了,并开始走最后的程序,到底怎么延退的谜底用不了多久便会揭晓。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