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难以具备哲学思辨

人类为什么难以具备哲学思辨

00:00
03:43
吕新炎:人类为什么难以具备哲学思辨能力?

乐天知命的行者
2024-09-04 07:12安徽
关注
作者:吕新炎


一一摘自哲学名著《语言•意识•哲学》

哲学思辨的过程,乃是基于逻辑的过程,是反观语言意识的过程,是对思想的思想,是对意识的意识。

哲学乃是研究意识原理及错理之学(故亦谓之“思理学”),是既运用逻辑而又蕴含着逻辑、且能训练人的逻辑能力之学问。

教人语言,其实就是教人逻辑思维。一个人学会了语言,也就意味着有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的语言过程,也就是正确的逻辑思维过程。语言严谨,意味着逻辑严谨。

人活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以及运用什么语言(语种),决定了其如何思考以及能够思考什么。

人类之通常的语言意识过程(非哲学思辨之过程),乃是基于其感觉功能及认知能力而对物质世界所进行的认知和理解之过程。

人类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在意识过程之当时的错误。这是因为:人类都是针对外界而进行认知活动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思想都是认知外界事物的结果。就像每个人的眼睛都只是用来看世界(而不是用来看自己的脸部及眼睛)之道理一样。

如果某人的脸上有脏污,则此某人是不会自知的。只有他人(眼睛向外的人)才能看到此某人脸上的脏污。当他人告知此某人之后,此某人还不一定会相信。他很可能会用手摸一摸脸,然后看看手指是否粘有脏污。这其实是用手指揩了一点脏污后送到自己眼前而给自己看,即基于向外认知之方式并反思到自己的脸部之脏污。或者,此某人凭借镜子而反观到自己的脸部之脏污。然而,每个人之思想观念(对外界的认知结果)上的“脏污”,却都是自己无法看到的。人们不可能像“揩出脏污”那样地揩出错误的观念,更不可能拿给自己审视,也没有具备镜子般功能的东西可供人们反观自己的错误观念。但如果人们通过训练而使自己练就了强大的逻辑思维功底及哲学思辨能力,则就相当于给自己造就了一面反观自己的思想意识之“镜子”。这正是逻辑及哲学思辨的神奇作用之所在。

所谓哲学思辨,一方面是在主观上拟想地对照那缺乏某种感觉功能之人(或认知有限者)的观念而反思(或反观)人类的感觉观及认知观(认识论)。比如:1、非色盲者拟想地对照色盲者的视觉观而反思非色盲者的视觉观。2、明眼人拟想地对照盲人的“零视觉观”(即关于无视觉之观念或关于零视觉之观念)而反思明眼人的视觉观。3、活人拟想地对照非活人(死人)的“零观念”而反思人生观。4、人类拟想地对照光速运动者的时空观而反思人类(无法经验光速运动之人——认知有限者)的时空念(于是成就了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另一方面,哲学思辨乃是思辨者基于逻辑而对语言意识本身进行诊断和纠错之过程,是使词义(概念)趋于清纯并得出正确的语义及思想观念之过程。

常人与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区别在于:(比如)常人需要经历大气环境和“无大气”之环境才能够意识到大气压,具有哲学慧根之人则能够在自始至终都处于大气环境的情况下而意识到大气压(也就是说,哲学思辨的难度,就像一个自始至终都处于大气层里的人难以意识到大气压之难度一样),科学家则是能够测量并利用大气压之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