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上半年营收同比双双下降 分析师:未来增量或要从成人功能营养领域及海外市场去找

伊利、蒙牛上半年营收同比双双下降 分析师:未来增量或要从成人功能营养领域及海外市场去找

00:00
07:11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乳业头部公司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两家乳企营收同比分别下滑9.53%、12.6%;归母净利润方面,则表现相反,伊利同比增长19.44%,蒙牛同比下降19.03%。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至此,伊利和蒙牛的营收差距再次拉大,从去年同期的148.64亿元增至150.25亿元。

具体到业务来看,今年上半年,伊利、蒙牛液态奶业务营收同比分别下降13.05%、12.92%。另外,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有所增长,但蒙牛各项业务则普遍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过周期的当下,两大巨头都在努力寻找增长点,餐饮渠道、东南亚市场都将成为二者激战的新战场。乳业分析师宋亮9月1日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全乳品阶段性过剩,B端业务已成为了伊利、蒙牛的重要业务,。

行业呈现短期下滑趋势

两家乳企营收同比均减少

上半年,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96.96亿元,同比下降9.53%;蒙牛乳业上半年收入为446.71亿元,同比下降12.6%。二者的营收差距再次拉大,从去年同期的148.64亿元增至150.25亿元。

同期,伊利股份归母净利润为75.31亿元,同比增长19.44%,蒙牛乳业归母净利润为24.45亿元,同比下降19.03%。

对于上半年业绩的总结,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均提到了行业情况。

伊利股份表示,短期内,乳品消费额较上年同期有所缩减,乳品市场处于阶段性的供给过剩,市场消费潜力有待持续被激发。蒙牛乳业则称2024年上半年,原奶供给过剩,需求不及预期,需供矛盾凸显,乳制品行业整体呈现短期下滑。

财报发出后,二者的股价变化相反。

伊利在8月29日晚间发出半年报,8月30日收盘价为22.63元/股,股价下滑1.05%。

蒙牛于8月28日晚间发出中报,8月29日收盘价为13.18港元/股,股价上涨9.65%。消息面上,蒙牛在发中报的同时宣布股份回购计划。公司公告称,集团积极提升股东回报,计划于未来十二个月内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最高达20亿港元的股份回购。预期股份购回计划将提高每股股份盈利。

液态奶业务差距减小

其他业务伊利有涨有跌蒙牛下滑

具体到业务来看,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各有千秋。

液态奶业务,今年上半年,伊利的液态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8.87亿元,同比下跌13.05%,整体零售额市场份额继续稳居行业第一。蒙牛的液态奶业务实现收入362.62亿元,同比下跌12.92%,跌幅略小于伊利股份。

蒙牛表示,低温酸奶品牌每日鲜酪2024年产品销量高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鲜奶品牌每日鲜语增长达到双位数。

二者液态奶收入差距从7.83亿元缩小到了6.26亿元。

在其他业务上,伊利股份既有上涨也有下滑的业务,蒙牛股份则面临普遍下滑的局面。

伊利的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5.09亿元,同比增长7.31%;冷饮业务营业收入为73.22 亿元,同比下滑20.05%,但其冷饮业务线上、线下营收均为行业第一,且市场份额同步提升。

蒙牛的奶粉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3.67%至16.35亿元,奶酪业务同比下滑6.28%至21.14亿元,冰淇淋业务营收为33.714亿元,同比下滑21.8%。

两家企业都在找增长点

拓展新渠道、新品类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半年报中,伊利和蒙牛都提到了一些新动作。

其中之一便是拓展B端渠道。蒙牛表示,集团在保持C端业务优势的同时,亦积极拓展B端市场。旗下专业餐饮品牌蒙牛专业乳品目前已在烘焙、咖啡、茶饮、餐饮领域与百胜中国、蜜雪冰城旗下大咖国际等多品牌建立合作。

伊利则称,面向餐饮专业客户的餐饮B2B业务,公司积极把握烘焙、茶饮、西餐等消费趋势,持续拓展专业客户群体,实现营收双位数增长。据悉,伊利目前已与沪上阿姨、锅圈食汇等餐饮品牌有合作。

在拓B端的同时,二者还在加码海外市场。伊利表示,报告期,公司海外业务深耕本土化发展,并在夯实东南亚泰国、印尼基地市场的基础上,通过贸易方式开拓新的海外市场,推动国际业务持续增长。上半年该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其中东南亚业务剔除汇率因素的有机增长率为7%。

蒙牛也称,公司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发展机遇,持续拓展越南、泰国等中南半岛市场。其旗下冰淇淋品牌艾雪在海外市场整体销售收入增长强劲,目前在印度尼西亚市场份额第一、菲律宾即食冰淇淋市场份额第二。

由此可见,东南亚市场已成为两大乳业巨头的必争之地。

渠道之外,两家公司还在新品类找增量。伊利股份进一步布局饮料业务,上半年推出奶啤乳酸菌饮品,并在消博会上推广矿泉水产品、冷泡茶产品等。蒙牛则在去年进入运动营养领域,推出蛋白产品,并在今年年初上新。

宋亮表示,目前全乳品阶段性过剩,未来乳企的增长将主要从成人功能营养赛道和海外市场去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