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钊:抗美援朝我们能赢吗?毛主席:中国持久战必胜美军!

周世钊:抗美援朝我们能赢吗?毛主席:中国持久战必胜美军!

00:00
13:01

1950年10月7日,毛主席参加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馆在北京饭店举行的国庆纪念招待会后,来到周世钊的房间。

作为毛主席的“三同”即同乡、同学、同事,和“三友”即会友、文友、诗友,周世钊和毛主席有着长达63年的神交,是毛主席一生的良师益友。

二人当年一同在湖南省第四师范和第一师范同班学习了5年时间,又在毕业后并肩战斗了9年,直到1927年分道扬镳。此次会见,是时隔23年后的再一次重逢,双方自然是追往忆昔、不胜感慨。

在这次被周世钊称之为“幸福的会见”里,毛主席对周世钊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同时宴请周世钊与原第一师范的老教师徐特立等人共进晚餐,并在席上应周世钊请求为第一师范题字,可以说相当融洽和愉快。

周世钊等人之所以能和毛主席把酒言欢,主要是因为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后,周世钊代表第一师范同毛主席取得联系,而后毛主席在1950年9月下旬邀请周世钊和王季范一同前往北京参加建国一周年国庆观礼。

而后,周世钊在北京逗留了一段时间,期间和毛主席这位阔别多年的老友进行了多次会见。

10月27日,毛主席再度邀请周世钊会面,同行的有和周世钊一同来京的王季范,而这次会面明显比此前更加轻松,因为毛主席和周世钊聊起了宗教和哲学问题。

不过周世钊并没有被毛主席的轻松所打动,因为他虽然和毛主席选择了不同的救亡道路,但在很多方面与毛主席保持着高度一致,这也是毛主席将其引为知己,并乐意听取其不同意见的主要原因。

但眼下最要命的朝鲜战争问题,他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因为国内一穷二白,国民党残余势力甚嚣尘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出兵朝鲜,以小米加步枪对抗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周世钊实在是没有理由不忧心忡忡。

但毛主席却显得格外轻松,他告诉周世钊,朝鲜局势日趋紧张,这段时间,我们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有很多天是睡不着的。但是,今天我们可以高枕而卧了,因为我们的志愿军已经开入朝鲜了。

根据毛主席秘书胡乔木的回忆,毛主席一生中有两件事最难决断,一是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二是1946年党同国民党的彻底决裂。

而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了出兵朝鲜的第一步,剩下的问题就只是如何打,以及如何打赢的问题了。

然后,周世钊问道:“您觉得抗美援朝取胜我们有多大把握?会不会影响我们国内的和平建设?”

毛主席并不急于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将抗美援朝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不错,我们急需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敌住6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

见周世钊和王季范迷惑不解,毛主席继续解释:

“现在美帝的侵略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

哪三把尖刀呢?毛主席继续解释:

“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以湾岛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方面向我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可是党内有很多人不同意。”

“那么,我们究竟有多大把握呢?”周世钊继续追问。毕竟美国不仅纠集了17国联军,更有着完全碾压志愿军的海空军优势,一旦在朝鲜遭遇,志愿军必然要面临极其惨重的伤亡,甚至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惨烈局面。

于是,毛主席给出了确切的答案,那就是:

“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毛主席表示:

“你们都知道,我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次派志愿军出国,是有人不同意,他们认为没有必胜的把握。我和中央一些同志经过周详的考虑和研究,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所以胜利是有把握的。”

在毛主席看来,美军纵然强大,但也能基本概括为“一长三短”,其中“一长”就是钢铁多,飞机大炮多,这是它唯一的优势。而短处则相当明显,一是“远隔重洋”,二是“为侵略而战”,三是“士气低落”。毛主席认为:美国虽有一长,但难敌三短。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毛主席对美国的“一长”分析极端准确。但对美国的“三短”却有些名不副实,因为:

首先,美国在远东有日本这个大后方和跳板,虽本土远在太平洋彼岸但仍可说是家门口作战;

其次,美国是侵略者不假,但手中却有其操纵的联合国的授权,在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样的文件无疑比道义更有迷惑性;

最后,美军士气低落毋庸置疑,但是在遭遇志愿军的“神兵天降”之后,在此之前,尤其是9月15日仁川登陆战后,扭转战局的联合国军可谓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前出到鸭绿江畔的韩国军队甚至还向鸭绿江撒尿,往对岸的我国打炮,气焰不是一般的嚣张。

而在10月27日前,志愿军仅于10月25日在温井里与伪军前锋遭遇,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枪,和美国精锐骑1师的云山搏杀则是在11月1日之后,所以此时的志愿军,并没有让联合国军士气低落。

应该说,毛主席对美军的总结,并不十分符合当时的事实。

但毛主席作为抗美援朝的决策者,对最可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却有着刻骨铭心的深刻认识,这支有着崇高理想和牺牲精神的军队,从来都是一往无前、足智多谋,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比如第二次战役期间,38军113师奉命穿插到联合国军身后的三所里,堵住联合国军的南逃退路。接到命令的113师为了赶时间,干脆放弃夜间行军的传统,同时大摇大摆地撤掉伪装,在公路上行军,令联合国军空军认为这是败退的友军而不加袭扰。而后113师用14小时急行军145里,用两条腿跑过了联合国军的汽车轮子,先敌5分钟到达三所里预定战场,成为南逃联合国军的梦魇。

而得知113师圆满完成了扎口袋任务,心急如焚的彭老总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露出了微笑。但很快,彭老总的笑容骤然消失,因为他在地图上发现三所里以西不远处的公路上,有一个叫龙源里的小镇至关重要,如果联合国军南逃三所里受阻,必然会不顾一切地往龙源里逃跑。于是彭老总急忙令副司令员邓华电告113师,让113师速派一个团前往龙源里堵住敌人。

然而,令彭老总和邓华都意想不到的是,113师早已想到了这个问题,并派出337团抢占龙源里封口。当该团于凌晨4点到达龙源里时,敌人难逃的汽车坦克已经近在咫尺。

志愿军能征善战的超高素质以及全军上下炉火纯青的默契配合,是击败一切来犯之敌的法宝。所以毛主席认为,不管对面的是什么魑魅魍魉,志愿军都会将它们打翻在地。

再加上毛主席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持久战”的思路,志愿军就更没有失败的可能了。要知道,相比于美军,我们不仅深知为何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着高昂的士气;更有着家门口作战,和朝鲜人民情同手足的优势,在兵员上相当充足,足以在持久战中令联合国军苦不堪言。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我们,已经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有了对抗联合国军的坚定靠山。

所以毛主席认为,尽管我们武器装备落后,但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一如当年靠持久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一样,今天的我们一样会在朝鲜打败联合国军。

从毛主席的脸上,周世钊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但他仍然有个疑问,那就是:

“假如它不在朝鲜战场上打而派大军从我国海岸登陆怎么办?”

不得不说,周世钊的担心实在不是多余,因为敌人将战火扩大到我国的想法,从遭遇迎头痛击后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比如1950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回答关于朝鲜问题的记者提问时,就曾表示必要时会使用一切武器保证战争胜利。当记者问是否包括核武器时,杜鲁门不仅表示了肯定,更暗示了麦克阿瑟会得到核武器使用授权。与此同时,美国的核武器已经运到了关岛,是真正的一触即发。

虽然因英国等盟友的极力阻止,杜鲁门并未将核武器付诸实践。但当第三次战役丢了汉城后,深感晚节不保的麦克阿瑟为了找回脸面,不仅叫嚣让蒋帮上场,更叫嚣要利用美国的海空优势,对东北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并再次提出必要时动用核武器。

而后,麦克阿瑟不顾大局的不可一世彻底激怒了杜鲁门,促使杜鲁门在1951年4月11日通过全球广播的形式撤了麦克阿瑟的职,不仅羞辱了麦克阿瑟,更让他彻底没有了翻身可能。

但即便如此,美国依然没有放弃扩大战争的可能。比如1953年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为了“体面”停战,再次老调重弹,除了宣称废除湾岛“中立化”,允许蒋帮上蹿下跳袭扰大陆;还积极支援越南战争泥潭里的法国殖民者。

所以,和周世钊预想的一样,联合国军为了胜利必然是无所不用其极。

但毛主席无疑更胸有成竹,他告诉周世钊:

“它不敢,那样做我们也不怕它。我们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它如果向我国进攻就会引起苏联的参与。”

图注:头条百科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描述

事实上,1950年杜鲁门政府之所以对麦克阿瑟的北进始终相当谨慎,除了怕新中国出兵,更怕苏联和美国的“将帅见面”,因为美国承受不起这样的代价。

接着,毛主席说:

“苏联参与,不一定是派兵到我国或朝鲜,而是在短时间内挥师向西,扫荡欧洲。欧洲是美国的必争之地,也就是霸权之基。它要照顾欧洲,自然就无力入侵我国了。”

作为用兵如神的战略大师,毛主席将苏联可能的“围魏救赵”进行了生动的演绎。对美国而言,朝鲜战场上的失败和丢脸,相比于苏联在欧洲的钢铁洪流根本一文不值,美国之所以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急于和中朝方面举行停战谈判,就是因为美国深陷朝鲜战争泥潭,但克里姆林宫方面却未动一兵一卒,这种巨大的反差让美国深感朝鲜战争的不值。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周世钊下一问,即“假如美国用飞机轰炸我国的重要都市呢”也就没有了意义,因为这同派兵登陆本质上没有区别,美国在朝鲜战场需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听完毛主席高屋建瓴的分析,周世钊茅塞顿开。不过还是向毛主席提出了最后一个疑问:

“为什么只有我国抗美援朝,苏联却坐视不理呢?”

毛主席笑了,他轻松地说:

“这个仗我们有力量有把握打好,不必要苏联参加。我看美国的侵略行为一定会彻底失败,不管它怎样挣扎,终归是黔驴技穷。”

后面的战争态势发展,不仅证明了毛主席的高瞻远瞩,更出乎了毛主席的意料,尤其是第2次战役时,志愿军一举将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彻底扭转了战局,联合国军在志愿军的凌厉攻势下溃不成军。

1951年5月,在第5次战役激战正酣时,毛主席又见到了正在政治研究院学习的周世钊和蒋竹如等人,表示朝鲜战场上的形势是越来越好。虽然我们武器远不如美国,但常常把敌人打得狼狈逃窜,究其原因在于志愿军都是翻身的农民和工人,他们都明白这场战争是为自己而战,为国家而战,正因为抗美援朝打的是品质战,所以敌人的武器挡不住我们一往无前的决心。

随后在1951年9月,毛主席再度和周世钊等人,分享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集思广益,创造了坑道战等战术的心得。并表示美国记者说,美国军队再花20年也打不到鸭绿江,我看他们再打200年也没有希望。

1953年7月27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谈判,抗美援朝停战协定终于签字,我们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历史再一次有力证明了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向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们致敬!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