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斗寒图

48、斗寒图

00:00
18:54

上一集讲到宝玉见黛玉的里屋门两边新写了一副对子,就自报奋勇地说自己知道它们的出处,黛玉让他讲,宝玉胸有成竹地开了口:“南北朝的时候,南朝的梁国有个文坛领袖叫沈约他的文章、辞赋都是做到极好的,而且还通音律,当年他在金华建了一座楼阁,玄畅楼。建造得十分雄伟,建成后,此楼就成为了东南第一楼。沈约本人多次登上此楼赋诗,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他的《登玄畅楼》最为知名,后来又作《玄畅楼八咏》这八首诗歌非常注重押韵,对后来唐朝律诗的发展也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代的文人十分推崇沈约,就把他建造的这座玄畅楼以他的诗歌《玄畅楼八咏》为名,改为了八咏楼。以此来纪念他。在沈约去世二百多年以后,唐朝有一位著名诗人崔颢登临八咏楼,思古念今,下了一首《题沈隐侯八咏楼》的诗,沈隐侯就是后人对沈约的尊称,诗中第三第四句就是你门上的对子,‘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意思就是:绿色的窗户、明亮的月光还在,可历史上的古人却早已不见了。这其中的‘青史’就是史书,因为古代写书都是用竹简,竹简是用竹片串成的,写前要把竹片给烤干和刮去青皮,这就要叫‘汗青’和‘杀青’,用经过‘汗青’和‘杀青’的竹简写成的史书,就叫‘青史’,有个成语叫青史留名,就是从这儿来的。林妹妹,我说的这些,对不对啊?”黛玉道:“对对对,完全对。快进来吧。”见黛玉认可了自己,宝玉那是得意得很,笑了笑,来到了里屋,问:“妹妹,在做什么呢?”黛玉站起来,迎了两步,面带微笑地:“请坐。我在这里写经,只剩两行了,马上就完,等写完了再说话儿。雪雁,给二爷上茶。”宝玉摆摆手:“你快坐回去别动,只管写,我等着就是。”说等黛玉重新坐回去之后,宝玉就开始四下打量着这间常来的屋子,见屋子一面墙中间一幅单条,也就是单独的一个立轴画,居中的是画,四周镶边成狭长型的条幅。居中的画画的是一个嫦娥,带着一个侍者;还有另女仙,也带着侍者,那个侍者手中捧着一个长长儿的衣包似的。嫦娥和那仙女身边略有些祥云,除此再其它的点缀画的风格模仿的是李龙眠白描笔意。这李龙眠是宋朝的著名画家,名字叫李公麟,龙眠是他的号,因为他晚年居住在龙眠山庄,所以被称为龙眠山人。他的画风最大的特点就是白描。所谓白描,就是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并不用别的色彩去修饰与渲染,李公麟的白描作品被称为“天下绝艺”。黛玉屋里这幅画就是模仿李公麟画法所作。画上还写着“斗寒图”三字,用八分书 的,何为“八分书”呢?这是一种字体,是二分篆书,八分隶字结合的字体,每笔都分为八字形总体来说还属于隶书的书法。宝玉欣赏着这画,问道:““妹妹这幅《斗寒图》可是新挂上的?”黛玉道:“可不是。昨她们收拾屋子,我想起来这画拿出来叫她们挂上。”宝玉问道:“是什么出处?”黛玉道:“你呀,难道不觉得熟嘛,还要问人。”宝玉道:“是眼熟,可一时想不起还是妹妹告诉我。”黛玉解释道:“你你难道没有听过‘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宝玉恍然大悟:“奥,我也想起来了。这画是来自这首诗啊。我记得唐朝李义山也就是李商隐写有一首七言绝句,叫《霜月》,诗的后两句就是‘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意思是说:管霜雪的神仙青女和月中的嫦娥,都是不怕寒冷她们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姿容谁更加姣好。嗯,这画从这诗中来,确实很新奇雅致,此时拿出来挂也正合时宜。”宝玉说着,又东瞧瞧,西走走。

这时,雪雁沏了茶来,宝玉吃着。又等了一会,黛玉才写完搁笔站起来致歉︰“怠慢了。”宝玉不在意地摆摆手:“妹妹还是这么客气。”说罢,宝玉打量起黛玉的穿戴,只见黛玉身上穿月白 绣花小毛也就是短毛的皮袄,还披着银鼠坎kǎn头上挽着随常云髻,云髻上插着一枝赤金匾簪,头上再无别的花朵,下身穿着杨妃色也就是粉红色的绣花绵裙。这正是‘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啊!宝玉和黛玉分别坐下,宝玉问:“妹妹这两日弹琴没有?”黛玉道:“两日没弹了。因为写字,还常觉得手冷,哪里还去弹什么。”宝玉道:“实际不弹也。我想琴虽是清高之品,但却不是什么好东西,没人能从弹琴里弹出富贵长寿来的,只弹出忧思怨。再者说了,弹琴还得心里记谱,未免费心劳神的所以依我说,妹妹身子孱弱,不操这心也罢了。”黛玉听了,只管抿着嘴儿笑。宝玉指着墙壁挂着的琴:“你平常弹的就是这张琴?怎么这琴看着如此的?”黛玉道:“这张琴不是短,就是这种样式的。幼年我学琴的时候,身量小,别的琴都够不着,因此就特意做了这琴虽不是焦尾枯桐的极品可你看,琴的鹤山凤尾,配得还算齐整龙池雁足,高合适吧还有,你看这断纹,像不像似的?所以我这琴的音韵也还算是悠扬动听。”宝玉见黛玉谈起琴来,兴致颇高,就又想起前几日他和妙玉在潇湘馆外听到的黛玉吟唱之事,就故意问:“妹妹这几天,可作诗没有?”黛玉道:“没有啊,自从社以后,我私下里就没大作什么诗了。”宝玉道:“真的吗?别瞒我!我可是听见你吟的什么‘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之句伴着你的琴声听着声音分外的响亮。嘿嘿,老实说到底有没有作诗啊?”黛玉问道:“啊,你怎么听见?”宝玉道:“那一天,我从蓼风轩回去,路过你墙外听见的,但是怕打断你的清韵,所以就没敢进来,只是静听了一会,就走了。我正要问你当时,你前面吟诵的都是平韵,怎么到末了儿然就转了仄韵,是个什么意思?”黛玉道:“这是人心中的自然之音,做到里就到,原本就没有什么定数的,没道理可讲。”听了黛玉音是心声的解释,宝玉脱口而出一句话,让两人都陷入了沉默,宝玉他说的是什么话呢?预知详情,请下一集继续收听一米播讲的《红楼梦》吧!

读完本集,我觉得续作者对琴理和书画还是蛮有鉴赏能力的,他把黛玉的这把短琴写得十分详细,鹤山凤尾、龙雁足这些古琴部位的专业名词都用了出来,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我附上了一张古琴的琴面和琴底图,大家可以来看看古琴的各个部位。续作者写到古琴时还用了一个成语,叫“焦尾枯桐”,这个成语是好琴的代名词。来自一个典故:东汉的文学大家蔡邕,也就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十分精通音律。有一次,他在吴地,要吃饭的时候,厨房里开始烧火做饭,烧火就用木头,一块梧桐木就被丢进了炉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隔壁的蔡邕被这清脆的爆裂声给惊住了,他赶忙跑进厨房,将炉膛里正在燃烧的这块梧桐木给拿了出来灭了火,因为他从这块木头燃烧时发出的响声,判断出这是块好木材。蔡邕就把这块梧桐木给要走了,后来用它制作成一把古琴,果然是一把极品好琴,成为中国最有名的四大古琴之一,因为这把琴的琴尾还带有当年燃烧后的痕迹,所以当时的人称它为“焦尾琴”,也才有了“焦尾枯桐”的成语。并且,续作者还借黛玉之口,说黛玉的这把琴有似牛毛的断纹,这也是古琴的特点之一,古琴在琴面上一般都是有断纹的,断纹是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越是古老的琴其断纹也越多,而且随年代久远程度的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它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黛玉的这琴出现了牛毛断,这种断纹也是好琴的标志,多见于琴体的两侧,呈现为多如牛毛的横向细断纹路,在明朝的古琴中比较容易出现。可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是不会出现断纹的,黛玉的这把琴是小时候才制作的,最多也就有十多年的时间,按理说是不会出现断纹的,更不会有牛毛断的。这点续作者写得有点夸大了。除此之外,续作者还给黛玉的房里,安排了一副画,是模仿李公麟的白描画,李公麟的代表作之一是《五马图》,我找了一张《五马图》其中一匹马的图画,放在了本集,大家可以来欣赏一下,看看白描笔法是什么样子的。还有“斗寒图”用的是八分书法写的,我也找了这个字体放在了本集了,大家也可以来看看。这幅画 续作者让它出现在黛玉房里,目的无非就是以黛玉比嫦娥,暗喻黛玉早逝、宝黛无果的结局。但是,这却可前八十回有了矛盾,在前八十回中,刘姥姥二进贾府的时候,贾母带她游大观园,在游船上,林黛玉说自己最不喜欢李义山也就是李商隐的诗,并且黛玉在教香菱学诗的时候,也没推荐香菱读李商隐的诗,这说明黛玉对李商隐的诗确实是不喜欢的,也许是李商隐的诗追求的是技巧和华丽,情感过于含蓄难懂,不符合黛玉认为的诗是生命呐喊的宗旨吧!所以,如果按照前80回来写,黛玉是可不能让根据李商隐诗的这幅画出现在自己房里的。本集,还有个让人有些诟病的地方,就是写了黛玉的穿戴,并且续作者还来了两句诗,“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用它来夸林黛玉亭亭玉立的风姿,柔弱如莲花露开的美好。这是整部《红楼梦》第二次写黛玉的穿戴,第一次是在前八十回,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那一回,当时写: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这番描写写的是诗意,而本集续作者写黛玉的穿戴,就太通俗了,加上又写了两句打油诗,越发让人感觉跳戏。好了,今天的故事和解读就到这里了,咱们下集再见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