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钟鼓楼文保所所长:中轴线申遗成功让钟鼓楼站上新起点

专访钟鼓楼文保所所长:中轴线申遗成功让钟鼓楼站上新起点

00:00
16:30

今年7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

中轴线上标志性的建筑钟鼓楼,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成为“网红”景点又将如何展现历史文化魅力?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所长李荫心,他说:“钟鼓楼独特的历史标签,已经得到年轻朋友们的喜爱,这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历史上是都城的报时中心,实现对城市的时间管理

新京报:钟鼓楼在北京中轴线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是什么?

李荫心:北京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北端起点,也是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北京鼓楼、北京钟楼两幢古建筑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相互守望了七个多世纪,见证了北京的历史,是北京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鼓楼对北京中轴线突出的价值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钟鼓楼深刻体现了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以“暮鼓晨钟”的形式区分昼夜时辰,统一全城时间。依靠钟鼓报时,中轴线上的城门规律地起闭,有效实现了对于城市的管理。“暮鼓晨钟”敲出了北京的“标准时间”,用声音一早一晚来管理人们的起居生活,号令全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这种使用自然元素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

另一方面,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最高的两座本体建筑。古代很多城市都有钟鼓楼,北京钟鼓楼是古代城市钟鼓楼的建筑典范,是全国现存钟鼓楼中保护最为完好、体量最大、报时器具最具规模的一组古代建筑。它们的存在,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建筑技术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新京报:钟鼓楼是如何敲出“北京时间”的?

李荫心:北京钟楼、鼓楼的运行遵行“司时仪器计时,更鼓依时定更,大钟依更报时”的模式。从元代到清代,北京钟鼓楼分别采用过碑漏、铜刻漏、时辰香等计时仪器计量着古老北京城的“北京时间”。

北京钟鼓楼代表了丰富的时间文化,与二十四节气、十二时辰关系密切。鼓楼原有更鼓二十五面,其中一面主鼓代表一年、二十四面群鼓代表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传统的计时方式是将一昼夜平分为十二个时辰,并以地支名加“时”字表示。自戌时至寅时的五个时辰被划分为五更。一更与五更之时,先击鼓后撞钟,二更至四更只撞钟不击鼓。至乾隆年间,改为只在一更与五更报时两次,先击鼓后撞钟。这种方法不仅为皇家和全城的百姓提供了准确的时间,而且还与城门的开闭紧密相关,钟声响起时城门关闭,到了亮更时分则开启城门,这就是所谓的“暮鼓晨钟”。

钟鼓楼的鼓声敲击108下,这一数字象征着一年的完整周期:12个月、24个节气以及72个候,合计108。此外,钟鼓楼的鼓声不仅是时间的报告,也是社会生活秩序的管理,它的敲击规律被形象地描述为“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反复两遍,共计108响。这种独特的报时方法,使得钟鼓楼的鼓声成为京城的生活背景音,影响着古代北京人的日常生活。

1924年,钟鼓楼结束了报时使命。后来鼓楼辟为“京兆通俗教育馆”,钟楼成为“京兆通俗教育馆”的附属电影院。

新京报:不少人好奇,北京钟鼓楼这两幢建筑,哪一个地位更高一点,有没有主次之分?

李荫心:北京钟鼓楼,从名称上来看,钟楼在前,鼓楼在后。历史上,钟鼓楼经历过多次的雷击火灾,之后又多次组织重建。在第三次重建时,明朝时期先重修了鼓楼;钟楼是在200多年后的清朝重修的,为了避免再次遭遇雷击烧毁,钟楼由原先的砖木结构,改为后来的砖石结构。

作为古代的报时中心,钟楼和鼓楼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报时系统。钟楼通过其精巧的建筑构造达到了扩音、传声的效果,而鼓楼则与钟楼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了报时的任务。

钟鼓楼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不仅是古代报时的中心,也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共同书写着这座城市深厚绚烂的文化底蕴。

历史原貌修缮结合文物利用让鼓楼重焕生机

新京报:中轴线申遗用了12年时间,作为中轴线的标志性建筑,钟鼓楼在推广中轴线文化上,做了哪些创新?

李荫心:北京中轴线申遗期间,钟鼓楼做了部分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分别对钟楼外墙进行了替补修缮,对鼓楼一层、钟楼一层都进行了现代设施拆除及恢复历史原貌的修缮,鼓楼保护修缮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

在鼓楼一层推出的“时间的故事”主题布展中,融入了大量的中轴线相关元素,做到宣传中轴线、推广中轴线;在钟楼一层恢复历史原貌后,利用一层空间做了“发现中轴”主题展,通过“数字中轴”“听见中轴”“营造中轴”等主题,从数字、声音、建筑三个主要方向对中轴线进行深入挖掘并充分展示,“发现中轴”主题展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及审议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也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

新京报:现在钟鼓楼会通过什么方式让游客了解“暮鼓晨钟”?

李荫心:为了让游客了解古时的“暮鼓晨钟”,现在鼓楼二层每天在不同的时间点,都会有仿照古代进行的击鼓表演。鼓楼二十五面更鼓是依照原样仿制的,击鼓表演在四季都有不同的鼓点,通过鼓点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反映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

2022年,鼓楼一层经过腾退修缮恢复了券洞历史原貌,同时开展的“时间的故事”展厅里,虚拟“更鼓”和“永乐大钟”悬于半空,观众也可以排队体验虚实结合的击鼓、撞钟。

新京报:在拥抱年轻人方面,钟鼓楼有哪些新尝试?效果如何?

李荫心:鼓楼一层原先堆放的都是杂物。后来在文物活化利用政策的推动下,我们将鼓楼一层进行腾退修缮,恢复了券洞的历史原貌,推出“时间的故事”主题展。从布展之初就充分考虑拥抱年轻人的设计理念,通过数字化的布展形式、沉浸式的体验模式,在内容呈现上、体验过程中都做了年轻人更愿意参与的方式。

比如,“北京时间”展厅内,钟鼓楼作为古代司时中心的功能地位显现。观众可以在悬浮于空中的“报时更鼓”和“永乐大钟”前,体验虚拟击鼓、撞钟,理解“暮鼓晨钟,鼓为号令,钟为传声”的内在联系。“四九城里听钟声”展项前,观众可以选择收听清代乾隆京城图中不同位置的钟声大小,感受当年“钟声十里,莫不耸听”的盛况。中心券洞内每隔一段时间会上演沉浸光影秀《共鸣》,观众可体验四重数字光影艺术下鼓楼的时空变幻,了解钟鼓楼的建筑历史和特色、计时报时运行机制,回溯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传承故事,产生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北京的故事”实际运行两年来,不仅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普遍认可喜爱,还吸引了不少媒体前来采访报道,我们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活化利用上做了一个“拓新者”。近日,《“中国时间原点”——北京钟鼓楼遗产转化利用文旅融合项目》荣获“2023全国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和线路宣传展示活动百强案例”。

为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喜好,我们还和运营团队方壶齐物社合作,将鼓楼院内原先的杂物房改造成钟鼓饮时茶饮空间和钟鼓楼文创店,推出钟鼓楼特色的特调饮料和文创产品。钟楼灰和鼓楼红特饮受到游客欢迎,时间护照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专程前来集章打卡。

鼓楼如今火出圈是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新京报:近年来,钟鼓楼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这种现象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什么因素带来了这些变化?

李荫心:我记得小时候钟鼓楼是免费参观的,后来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文物保护的前提,北京钟鼓楼在1957年被北京市政府列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80年代,国家拨专款对钟鼓楼进行大规模修缮,面向社会开放。北京钟楼鼓文物保管所也是在1985年成立,负责钟鼓楼日常运营、文物保护、文物活化利用等工作。游客参观会收取一些门票,但游客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来怀旧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在逐渐提高。据我们观察,北京钟鼓楼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出现在2023年初,主要原因我认为有这几点。

首先,钟鼓楼的火爆得益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拥有600多年的报时功能是其独特的历史标签,在国家提高文化自信、提升文物活化利用的背景下,以其特有的“司时”文化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其次,随着城市更新和旅游发展的推动,钟鼓楼地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维护。东城区开展了钟鼓楼紧邻地区的环境整治,完成钟鼓楼周边申请式退租及恢复性修建,让古老遗产焕发出新生机,通过融合多种元素和采用多元科技手段,实现了文化消费场景的创新。这种变化使得钟鼓楼从一个历史遗迹转变为一个充满现代活力的文化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此外,得益于一些音乐和影视作品将北京鼓楼作为重要元素融入其中,给传统历史建筑赋予现代生活色彩,吸引了众多年轻朋友前来,尤其是到钟鼓楼南门前拍照打卡成为不少游客来北京的“必选项”。

新京报:钟鼓楼火“出圈”后,在游客数量和构成方面有哪些变化?游客量饱和后会采取限流措施吗?

李荫心:我们有过统计,去年全年的游客接待量比2019年翻了一倍多。2019年,我们全年的游客接待量在22万人次左右,去年总接待量达到了将近45万人次,其中年轻人占了大多数。

据我们测算,钟楼和鼓楼加起来,日均的接待量在2500人次就饱和了,目前已经接近饱和。当游客量超过2000人次,我们就会采取限流措施,鼓楼以前只开放一半,现在南边的区域全部开放,也可以缓解一部分游客上楼的压力。

此外,钟楼和鼓楼的游客量极不均衡,到鼓楼参观的游客占到了70%,因此我们也在钟楼布置了一些常设和临时的展览来吸引游客。现在钟楼还新添了数字模拟大钟,今年农历正月初一,钟楼“敲响”了数字大钟投影艺术装置,同时数字大钟上会呈现出斗转星移、四时更迭、物候变化的画面,展现中国人尊重自然节律、追求“天人合一”和谐境界的文化意象。

北京鼓楼“时间的故事”展览通过沉浸式数字展、交互体验等方式阐释北京钟鼓楼的古代报时功能、建筑特点、周边地区民俗文化及其与北京中轴线的关系等内容。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中轴线申遗成功对钟鼓楼来说是新起点

新京报:未来让公众进一步认识、了解钟鼓楼,还有哪些安排?钟鼓楼未来还有哪些修缮计划?

李荫心:钟鼓楼结合自身的计时、报时文化,深入挖掘“司时”文化内涵,做好文物的活化利用,打造一批新的文物活化产品。例如:“我在鼓楼生活节”市集活动、“时序秘宝”研学活动、音乐舞蹈专题活动、非遗体验活动等,通过深入挖掘、积极探索,打造足够新颖有质感的线下体验活动,鼓励用户分享我们的优质内容,促进自发传播,形成线上、线下全场景覆盖。

在中轴线申遗过程中,北京钟鼓楼的建筑主体已经得到了比较全面的修缮。接下来我们计划对钟楼的大钟和鼓楼保存的唯一一面更鼓进行修缮保护。从2018年开始,钟楼就不再举行撞钟仪式了,我们在日常的检查过程中发现大钟的挂件有一些损伤,计划明年对其进行修缮和保护;鼓楼的更鼓除了修复鼓面,同时还要加固外框架。

新京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会对钟鼓楼带来哪些变化?以及对你本人来说有哪些不同?

李荫心:我们认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不仅为北京增添了一张世界级文化名片,更为全球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钟鼓楼的名字也将传向世界,这不仅会增加国内外的游客到访,同时也对我们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钟鼓楼也在接轨国际化上提前布局,希望为国内外的游客提供优质、舒适、高效的旅游体验。

对于我们文物保护管理人员来说,中轴线申遗成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的压力和责任更大了。作为时代的见证者,钟鼓楼连接着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一直遵循“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深入挖掘钟鼓楼历史文化内涵。今后,我们所也将继续探索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全新模式,在有限的文物建筑空间中,全面阐释钟鼓楼和中轴线的无限魅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