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由来》

《筷子的由来》

00:00
04:53
《筷子的由来》
在祝融发明火镰之前,人们对火的利用方式还相对原始,主要用于取暖和驱赶野兽。而在黄帝统治的早期,人们仍然习惯食用生肉,对于将食物烤熟的概念一无所知。然而,在这个时代,有一位名叫彤鱼氏的女子,作为黄帝的第三个夫人,她不仅美丽聪慧,更在宫中专管饮食,对于改善族人的饮食条件有着深深的期待和责任感。
有一年夏天,彤鱼氏与猎手于则等人一同上山打猎。原本,这是一次寻常的狩猎活动,但命运的巧合却在此刻悄然展开。

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在森林中肆虐起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猎手们惊慌失措。然而,于则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迅速带领大家躲进了一个山洞。在山洞中,猎手们惊恐地看着外面的火海。大火燃烧了整整一夜,整个森林变成一片灰烬。当第二天阳光洒满大地时,彤鱼氏小心翼翼地走出山洞,对眼前的景象震惊不已。她发现,洞外不远的大石板上躺着一只被烧死的野羊和一头野猪。虽然它们已经死去,但身上散发出的肉香味却让她忍不住想
要品尝。
于是,彤鱼氏小心翼翼地撕下一块野羊肉,放入口中。那股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让她惊喜不已。这一发现让彤鱼氏激动不已,她立刻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其他猎手。大家品尝了烤熟的野兽肉,都赞不绝口。
回到部落后,彤鱼氏向黄帝汇报了这次狩猎的经历,并建议以后打回来的猎物都不要再生吃了,而是应该放在石板上烧烤后再食用。黄帝听了她的建议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同意了这一合理化建议。
从此,人类开始吃熟食。彤鱼氏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探索和改进烤肉的方法。她带领女子们上山寻找光滑的石板,并教她们如何用火烧烤石板上的肉。刚开始时,由于石板烧热后非常烫手,很多妇女的手指都被烫伤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彤鱼氏折了很多竹子并做成短节,用它们代替手指翻肉。同时,她还根据石板的材质和耐烧程度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们。
这种先进的烹调方法很快在部落中推广开来,并逐渐传播到各个村落。而那些用来翻肉的竹节,也成为最早的筷子。
几千年过去了,尽管世间万万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人的筷子基本保留着最原原始的状态。它们不仅是餐具,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象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