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北海路与“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7-北海路与“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00:00
05:54

大家好,欢迎收听《黄浦最上海》有声电台,我是格里董。今天我来为大家讲讲黄浦区北海路和上海的工人文化宫。

北海路是上海黄浦区内一条很特别的小马路,是上海闹市里少见的圆弧形道路。这条路是真正的“马路”——是专为跑马而修建的路。

北海路一带曾经属于1854年启用的原上海公共租界第二代跑马场区域。170年前的这个跑马场规模相当大,它的跑道大致沿着今天的北海路、海口路、湖北路、浙江中路、芝罘路和西藏中路等区域划一个圆圈。如果你打开地图,现在还可以在这里清晰看到由这些道路所组成的椭圆形区域,这就是当年跑马场的大致范围。所以今天的北海路、海口路和湖北路链接所形成的半圆形道路就是第二代跑马场的最后痕迹,圆弧形的北海路,就是由原来的跑马赛道的路基而改造成的。

1862年在第二代跑马场的西面建成了第三代跑马场,也就是大家通常所知道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的前身那个跑马场。北海路所在的旧跑马场便拆除改造,土地重新规划开发,全新的道路和各式建筑在这里先后出现。

虽然北海路大部分的老房子都已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群,但是道路西段的东方饭店大楼(即今天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申江大戏院(即现在的茉莉花剧场),和格致中学都是保留至今的经典历史建筑,值得大家驻足观赏。

北海路西藏中路路口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曾是1930年开业的上海东方饭店,建筑采用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设计。大楼坐落于北海路、广东路和西藏中路交汇形成的路口夹角处,远看好像一艘正在航行的巨轮,两侧鳞次栉比的高楼仿佛是这艘巨轮激起的巨浪。

东方饭店是当时上海一家颇具规模的综合性消费场所,有近300间客房,房间设备应有尽有。厨房有中餐和西菜,还有专门舞厅、弹子房以及可容纳600多人的东方书场,最高峰时店里有员工近500人。

解放前,这里是上海滩富人们进出的高档旅馆和娱乐场所;建国后,这里成为了面向大众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昔日名流权贵的欢乐场变成了“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1950年930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正式成立,当天上海市各界人士共计300多人应邀出席了工人文化宫的开幕式。

时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刘长胜致开幕辞,陈毅市长在开幕式上热情洋溢地向上海工人道喜,他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为文化宫题写了“面向生产,学习文化”的题词。

当天下午,陈毅市长还为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送来了亲笔题词的匾额。朱红色的实木匾额上,刻着“工人的学校和乐园”这八个鎏金大字,落款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敬呈。这块匾额被高高地挂在文化宫的大厅上,大家都称它为工人文化宫的金字招牌。

1950年101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正式对外开放,开设了宣教组、生产技术组、图书管理组、编审馆、体育组、剧场(电教队)、流通部、史料馆、总务处,等等。

当时还在文化馆大楼的底层设有了480个座位的剧场,二楼有交际厅、舞蹈室、歌咏室、弈棋室、器乐室、戏剧室、乒乓室、健身房和一个450个座席的音乐厅,三楼为工运史料陈列馆、工人图书馆、美术室、学习室和缝纫班等。可见,这样一个属于城市工人阶级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具有教育和文娱的两个基本职能,是真真正正的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成立,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50107日,文化宫刚刚开放才7天,来自32个国家世界民主青年联盟代表团到文化宫参观。这是文化宫接待的第一批外宾。几十年来,文化宫共接待外宾两千多批。

现在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已经相当的多元了,在社区有文化馆、图书室,里弄有文艺活动室,还有各种各样的业余艺术学校等等,人们再也不需要集中到文化宫和俱乐部参加活动了。但是,那些年在工人文化宫活动的热闹景象和北海路一起,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