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谁主沉浮?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古典精神分析正统之争

精神分析:谁主沉浮?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古典精神分析正统之争

00:00
17:23

大家好,我是带你进入精神分析世界的钟杰。前面几节我们探索了精神分析世界的江湖大佬——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一节,我们将继续深入地探讨有关他们三人的那段“古典精神分析的运动历史”,尤其我们需要一起去深入理解:他们在精神分析发展问题上的路线之争是什么?这场关于精神分析的“正统之争“中,为什么弗洛伊德会获胜?


关于古典精神分析的发展任务与方向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古典精神分析作为一个学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正如我们之前谈及的,在19世纪的欧洲,奥匈帝国社会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维也纳逐渐发展为欧洲医学的中心,系统的西方医学知识逐渐系统化,尤其是对医学生培养开始形成一套制度和体系,医学关于疾病的病因学的探究让“因果论”这种哲学思想在每个医学生心中的地位“根生蒂固”——可谓是“刻骨铭心”。


在精神疾病的认识上,医学界开始发现:精神病院中的那些重性精神疾患患者(主要就是今天我们所指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两大类疾病)不是心理疾患的全部,而更多的是弗洛伊德所治疗的“神经症患者”。


当时,对这些所谓的“神经症性患者”的认识是非常不足的,人们只是从表面的现象学上,发现这些患者与重性的精神病性患者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是:神经症患者具备很好的“自知力”,而且他们一般的某些生活上的功能并没有丧失,比如:如果不是医生仔细去发现,这些患者在学习、工作、社交、建立亲密关系、对外界的认识等方面,似乎与正常人差别不大,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见到医生,经常会报告自己的一些主观痛苦以及在局部某些地方出现功能上的不良,而不是由生理、生物或器质性的原因造成的。


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过程,是对神经症现象的病理机制逐步深入认识、建立相关理论并积极去寻找有效治疗方法的一个过程。


由于弗洛伊德在他所处的时期,无法发现造成神经症(最早主要是癔症)患者发病的生理或生物学原因,因此,他不得不遵循医学的因果论思维,去探究神经症的病因,从而提出神经症的“心因假说”——即神经症的病因来自患者无意识中的“心理冲突”。


那么,所谓“心理冲突”到底是什么?


我想凡是聆听过本课程之前章节的听众朋友不难理解,这种“心理冲突”实际上是患者无意识中的“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在这个时候,如果“自我”(Ego)不足够的强大或具有灵活的妥协能力,那么,人就容易有可能具有各种“神经症”症状了。


而这些症状,也就具有了一些“心理意义”,需要加以“分析”才可以明白。比如,如果我感觉最近很累、很“卷”,很辛苦,我的“本我”就不希望我继续这个课程的录制工作,希望“我”去放飞一段时间;但是,我的“超我”却也很强大,不断告知“我”要履行承诺和义务、按时完成这个工作。那么,“自我”怎么办呢?对我而言,最好的一种大家都满意的方式就是——我生病了!各位听众朋友是否觉得这其实非常普遍,也非常符合逻辑?


当然,后来的现代精神分析师发现:除了重性精神疾病外,不是所有的心理疾患都属于“神经症”,也存在介于二者之间的人格缺陷带来的一大类障碍,叫做“边缘性”疾患,这个问题我们在之后会详细介绍。


可见,弗洛伊德其实不断发展精神分析学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能去系统性建立可以解释神经症现象的医学知识并发展与之对应的治疗新技术和方法。


这其实就是精神分析作为医学病理学和治疗学理论的核心任务!


然而,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精神分析作为一个最早来自临床医疗需求的系统性理论和技术,却在之后被应用到了更为广泛的领域。尤其是让精神分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人类理解自身心灵的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假若我们说,集勤奋与天赋于一身、而且十分幸运的弗洛伊德从治疗神经症患者的过程中打开了人类心灵深处的那个“潘多拉的盒子”,或者说他推开了人类心灵深处的那个黑暗古堡的“大门”,那么,这三位早期的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则在进入这个古堡大门后,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和区域。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路线之争,或他们所走的道路有何不同?


三位大师的理论路线和观点比较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人类心灵的物质根基是什么?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就是“人性观”的问题。


如我们之前在《性学三论》有关章节中讨论过的,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性主要是本能驱动的,特别强调人有生物性本能,包括:性欲力(或力比多)和死亡驱力(或桑纳托斯),尽管弗洛伊德在其理论发展后期强调了性欲力(力比多)是一种广义的爱与生长的力量,但是因其早期对儿童性欲力发展的强调以及用其来对性异常问题的解释,导致弗洛伊德总是被是人诟病,认为他有泛性化的倾向。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弗洛伊德对人性的看法是持有决定论倾向和悲观主义的。


荣格是接受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的,并且认为人类还有更深的“集体无意识”和人格“原型”。荣格不接受弗洛伊德关于“性欲力”的假说,强调人的心灵的独立性与整体性,因此荣格没有提出关于心理与生物学关系的假说。由于荣格的学说已经走向了人类学和宗教学,因此他和他的追随者走向了神秘主义,对人性的看法反而与弗洛伊德类似,也是悲观的,但混杂着神秘主义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说,荣格的理论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给“改了道儿”,从而开创了后来荣格学派的“分析心理学”。


我们从上一节的内容中可以知道,三位大师中,阿德勒的人性的看法最为乐观主义。他认为人性是“自我决定”和积极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追求卓越的内在动机。因此,不难看出,尽管阿德勒早期赞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决定论,但是后期他建立了“个体心理学”学派后,他的核心观点逐渐演变为:自由意志的决定论和积极心理学。


说完三位大师对“无意识理论”的不同看法,我们再来看看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他们有什么差异。


19世纪的欧洲医学开始蓬勃发展,但对于心理与物质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人们还都停留在与笛卡尔先生类似的哲学层面。各位听众朋友,其实这个时候,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早就有“心身合一”的观点,这个观点要比欧洲早大约2000年哦。我们的中医早就使用这个理念去治疗有心理疾患的患者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中医历史和书籍中去探寻一下。


弗洛伊德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这与他早期曾有一段时间从事神经生理学和药理学的研究经历有关,比如:弗洛伊德关于古柯碱(也叫“可卡因”)的研究推动了当时的麻醉学界对这个药物的麻醉功效的认识。


1876年到1882年间,弗洛伊德曾跟随著名的生理学家恩斯特–布吕克对神经系统进行研究。弗洛伊德通过对七鳃鳗鱼神经细胞的研究,证明了神经纤维来自灰质细胞。他还是第一个描述脑干延髓以及连接脊髓和小脑的白质束的结构和功能的人。弗洛伊德差一点就发现了神经突触——就是神经元之间的链接结构。令人惊讶的一个事情是,弗洛伊德在研究期间自己画了一幅图,非常像后来发现的神经突触连接。这副图在后来变成了科学期刊《神经精神分析》的封面。


可见,弗洛伊德是不赞同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理是存在物质基础的,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找到神经症的生理学和生化学原因”。


19世纪的欧洲,当时的实验设备,尤其是脑成像设备还没有问世,我想弗洛伊德如果生活在现在,估计是要去搞神经科学的。生不逢时的弗洛伊德在当时,只能从临床上的神经症尤其是性心理异常的患者着手,在临床案例中去发现和推演。少女多拉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我想假若当时弗洛伊德知道中国的医生3000年来就是这样用临床案例去作为研究方式的话,估计他要比荣格更崇拜中国文化吧!


1905年出版的《性学三论》中弗洛伊德提出“力比多学说”,认为性欲力是人性的核心,就是说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力比多”。这标志着弗洛伊德关于人性的核心有了自己独特的系统性的理论。借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以性心理发育为核心的人格发展理论。


“力比多学说”对当时的奥地利医学界,甚至是社会,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我想这个时候的奥地利教育部的一些领导者的心中应该是“万马奔腾”,十分后悔给了弗洛伊德副教授头衔。


但荣格和阿德勒都不是达尔文主义者,荣格因早期生活在一个新教规则的家庭环境中,一开始对弗洛伊德提出的“力比多学说”就提出质疑,认为应该是更广义的“爱”作为人性的基础。客观地说,其实荣格的这个想法对弗洛伊德后期关于力比多定义的拓展是有影响的,这个也反映在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第一版到第四版的序言内容中。


而阿德勒则更加偏离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了,他提出以“自卑情结”为核心的人格动力假说,其核心思想是否定了心理的生理基础,否定了弗洛伊德的人性观。逻辑上我们不难看出,阿德勒走向了“自我决定论”,而不是“生物本能决定论”。因此,他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彻底从精神分析“出走”了,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彻底“划清了界限”。


通俗地比喻,听众朋友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您阅读并理解了三位大师的著作后,您可能会发现这样的差异:


弗洛伊德的理论和学说,会让人有一种“清醒但痛苦着”的难受,并越来越感到一种“宿命论”的悲观,估计会很想大骂一顿弗洛伊德然后逃离!


荣格的理论与学说有一种让人经历一段神秘的宗教仪式后的迷惑感和逻辑混乱感,之后,可能会带给你一种需要在黑暗中去寻找依靠的那种宗教般的“皈依之心”!这个时候的荣格,估计在你的眼里,不是心理学家而是一位道法高深的牧师!


而阿德勒的理论最让很多人喜欢,如同经历了一次口感不错的“心灵鸡汤”盛宴,让人如浴春风、忘记内心的烦忧,带给人一种“打了鸡血”般的自信感,觉得自己可以克服生活中的一起困难!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就是某位万人敬仰的“成功学大师”!


关于心理的物质基础(就是生理或生化学),听众朋友也可以这样想象:


如果说弗洛伊德提出的力比多学说是漂浮在大海的中间,那么荣格则走向了黑暗的海底,而阿德勒则浮出海面去享受阳光去了。


所以啊,这三位大师的理论和学说,其实也在选择不同类型的读者和不同内在心理需求的听众哦!您觉得呢?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如果能借此抛砖引玉,激发您的兴趣去仔细且客观地去研究这三位大师学说,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实,人生的过程,类似我们去参加了一个游戏,在游戏中不断去“打怪兽”的过程,带着更多的“武器和装备”是我们都希望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哪个武器就会对某一个新遇到的“怪兽”有极大的克制作用。


因此,我认为开放的面对不同理论和观点,积极去思考他们的关系及其差异,取长补短、灵活应用是很重要的。美好的生活,是不能用“刻舟求剑”的方式得到的,对吗?


听众朋友,我想到这里,您一定有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最终成为了精神分析发展的“主流”或“正统”,而不是荣格与阿德勒呢?我们将在下一节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和回答。


我是带你进入精神分析世界的钟杰,我们下节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