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稿费究竟有多少?23年“管家”吴连登,说出不为人知的真相

毛主席稿费究竟有多少?23年“管家”吴连登,说出不为人知的真相

00:00
11:32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数年前,一个关于毛主席的谣言,突然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一些人谣传,毛主席生前拥有过巨额稿费,还有人煞有介事的编造新闻,说毛主席生前的稿费共计1.3121亿元,说毛主席是个亿万富翁。

更有甚者说,毛主席把持出版社,只给自己一人提供稿费。

编造这样的谣言,其心可诛。

生活管家

就在2023年,毛主席的“管家”吴连登专门找到媒体,严肃澄清了关于天价稿费的传闻。

吴连登是毛主席的生活助理,陪伴毛主席长达12年之久。

所以,人们也都戏称他为毛主席的大管家。

吴连登出生于1941年,是江苏盐城人。

因为家境比较困难,所以从小没读过几年书,便四处谋生,经历十分坎坷。

1958年的时候,江苏盐城地区委员会招待所,面向全社会招聘服务员。

吴连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应聘。

本来,他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但没想到,他一去,负责招聘的同志就对他很满意,认为这个小伙子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办事谨慎妥帖、性格忠厚、责任心强,所以当场拍板,录取了他。

得到这份工作之后,吴连登非常珍惜,每天都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表现十分优异。

所以,一年之后,吴连登便被调到北京,成为了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员。

1961年,中南海方面要为毛主席挑选几个生活助理,吴连登再一次凭借优异的工作表现入选。

吴连登得知入选的消息激动不已。

因为,他一直都非常崇拜毛主席,没想到,竟然能得到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机会。

但也正因为太激动了,所以,他头一次见毛主席的时候就出了差错。

在给毛主席倒水的时候,他紧张手抖,竟然把茶泼到了毛主席的衣袖上。

当时,吴连登很怕自己挨批评,但毛主席却只是哈哈大笑。

他十分和蔼地问吴连登是哪里人?

吴连登回答,自己是江苏盐城人。

毛主席听了,就与他开玩笑,管他叫做“咸城人”。

又因为吴连登名字中的“灯”与“灯”同音,所以,后来毛主席便夸吴连登是“身边的一盏明灯。”

在吴连登的印象里,毛主席始终是个和蔼可亲的长辈,他没有架子,对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经常和他们谈天说地,还鼓励他们去学习读书。

稿费来源

作为毛主席身边最为亲近的工作人员之一,关于毛主席稿费具体有多少数额,如何得来,又花在了哪里,吴连登自然一清二楚。

很多人认为,毛主席作为国家领导人,可以凭借特权拿到天价稿费。

吴连登表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毛主席的稿费,和所有的作家一样,也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凭文笔挣来的。

至于传闻中那一亿多元的天价稿费,更是以讹传讹。

吴连登为此,还专门问过当年负责保管毛主席稿费的郑长秋同志,以及负责管理各项财务票据的钟子山同志。

他们都可以证明,毛主席直到去世前,所得到的稿费,共约124万元。

后来,由于利息的累积,这笔钱如今增加到了157万元左右。

毛主席的稿费来源,同样也记录的清清楚楚,最大的一项稿费来源,便是著名的《毛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对《毛选》进行了一次认真的增删修改,并面向全国出版。

而毛主席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信息流通不便,所以,全国上下许多人民群众并不了解毛主席的思想。

就连当时全国400多万党员之中,也有一大半并没有阅读过毛主席的著作。

而且,毛主席访问苏联的时候也发现,苏联当地出版的《毛选》,错漏百出,和毛主席真实的作品之间存在着很多谬误。

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刊印的版本,就更是粗制滥造。

所以,为了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革命思想,毛主席才下定决心要抽出时间,好好的修订《毛选》。

汪东兴也回忆过这件事情,毛主席从苏联回来之后,便想要调整一下工作时间,挤出几个月的空闲,对《毛选》进行整理批阅。

汪东兴

但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大事小情接连不断。

所以,一直等到1951年,毛主席才终于有了时间。

为了让毛主席能够安心编书,汪东兴特意安排毛主席住到石家庄一个清静的地方,没有人打扰。

毛主席就在这里用两个月的时间,整理好了《毛选》的第一卷。

作为见证者,汪东兴知道,毛主席为了这本书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有时灵感来了,几乎是不眠不休。

而《毛选》第一卷出版之后,不仅中国民众踊跃购买,就连海外也经常对《毛选》翻译出版。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毛选》的稿费逐渐累加。

但毛主席是从来不搞特殊的,他的稿费与普通作家是一个标准。

而且,对于一些第三世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国家,比如说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国提供的稿费,毛主席一律要求中央办公厅退回去。

后来,进入70年代,由于特殊原因,稿费被取消了,全国的作家都不再收取稿费。

有些人抓着这一点来造谣,说毛主席搞特权,别人都不收稿费,只有他在这一期间收取了巨额稿费。

但吴连登在为毛主席澄清的时候,同样拿出了当年的种种记录以证明,毛主席和所有人一样,都没有收取稿费,哪怕他的著作在这一期间刊印了上亿册,他也没拿过一分钱。

有一回,吴连登和汪东兴聊天的时候,汪东兴还提到,毛主席曾抱怨过自己的稿费为何越来越多。

汪东兴解释说,这是因为毛主席的著作畅销海内外,但他自己平时很节省,不怎么花钱,所以,稿费自然积累的越来越多。

毛主席听到这个原因,却连连摇头,觉得自己收到的稿费还是太多。

他又再次对汪东兴强调,稿费绝不能按照高标准来收,还让汪东兴把自己的稿费,一部分算进党费里,另一部分拿去接济那些生活困难的同志。

100多万的稿费,毛主席尚且担心太高,又怎么可能接受所谓上亿元的稿费呢?

大公无私

在毛主席看来,自己的稿费并不是属于自己的钱,他向来把这视为国家的财产。

所以,每次收到稿费之后,他只留下很少一部分,作为自己平时的生活费。

而绝大部分,是直接让吴连登送到中办特会厅,作为今后的活动经费。

而领取和使用这笔钱,也完全是按照公家的流程。

每次有什么接见外宾,外出考察这样比较耗费经费的大事,毛主席就会主动要求,从自己的稿费里拿钱。

拿钱的流程是,吴连登先打一张条子,提出支取稿费,再去找毛主席签字批示。

随后,拿着这张条子找到会计,才能够把钱领出来。

如果没有经过这个流程,谁也拿不到钱。

1972年,江青派人找到管理稿费的郑长秋,说要从主席的稿费里支取8000块钱,理由是做军装要用。

郑长秋解释,使用稿费需要走流程。

但江青那边却不依不饶,郑长秋无奈,只能陪着江青派来的人前往银行。

江青

在旁人看来,江青是毛主席的夫人,而郑长秋更是毛主席稿费的直接管理者,他们去银行取钱,应该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但事实上,银行方面的工作人员很遵守规章制度。

江青那边软磨硬泡了两个小时,也没能把钱取走。

在那个年代,能够拥有100多万的稿费,按理说,毛主席的生活应该十分宽裕。

但事实上,毛主席的生活一直紧巴巴的。

吴连登曾经拿出过毛主席生前的账单记录。

1968年一月,毛主席生活中的几项大支出,分别是菊香书屋的租金、伙食费,还有日用品消费。

这些费用,还不单单是毛主席自己的,毛主席一家几口人,以及他身边几位工作人员,包括老家许多生活困难的亲戚,他们的生活费用,都算在了毛主席的生活花销里。

但即便这样,一个月加起来的开销也不到1000元。

本来,这笔钱完全可以由国家出,但毛主席始终坚持从自己的工资里支取工资,不够再动用稿费。总之,是不愿多花国家一分钱。

吴连登来到毛主席身边那段时间,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所以,医生不得不在伙食上严格要求,让毛主席每顿能够吃到四菜一汤,有菜有肉。

这样一来,伙食标准提高了,但花销也变大了,主席手头的钱甚至都变得有些不够用。

但就算这样,毛主席也还是没拿过国家一分钱。

伙食费不够,他就在其他地方想办法省钱,衣服床单都是缝缝补补,就连稿纸都是用完正面,用反面。

毛主席的节省,让吴连登印象非常深刻。

在来到毛主席身边之前,他从没有想过,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会过得这样艰苦朴素。

毕竟,很多人掌握大权之后,都会开始迷失,开始享受,但毛主席就是把两袖清风这四个字坚持了一辈子。

毛主席的100多万稿,费是一笔很大的资产,而这笔钱完全可以留给他的几个孩子,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毛主席生前,不止一次的说过,等自己离开之后,这笔钱要如数上交给国家。

两袖清风

有一回,汪东兴担忧的问起,如果不给孩子们留下遗产,那孩子们将来要怎么办呢?

当时,毛主席很坚定地回答:“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为人民服务,人民给了他们的一定的待遇和报酬,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一生坚守原则的毛主席,在离去之后没有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什么遗产。

而令人感动的是,他的儿女们也尊重毛主席的选择,并没有找到国家要求继承毛主席的遗产。

事实上,如果当时他们这么要求了,国家绝对不会拒绝。

因为,他们身为毛主席的后代,本就可以合理合法的继承毛主席的全部财产。

然而,这就是毛主席的家风,每个人都把国家放在了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

毛主席为国家奋斗了一辈子,但他以及他的后代,却从没有向国家索取过任何东西。

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谈及毛主席遗产的传言时,是这样解释的:

“大家都说,我爷爷给我们留下了不少钱,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留给我们这些后代,主席的稿酬除资助有困难的工作人员外,基本上都用于国家建设,至于他自己连一分钱都没给自己留,身为主席的后代,我们不要那座金山银山,他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就是他的思想。”

吴连登还曾两次,收到过毛主席的稿费资助。

一次是他老家的房子遭了火灾,毛主席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专门给他包了300块钱送过来。

吴连登非常感动,不知该如何回报毛主席。

但毛主席却对他说:“你有困难,我应该帮助你,我们是同志嘛!”

毛主席还说:“再说,这个钱也不是我的,是人民的,所以你不要谢我,要谢就谢人民呢!你们年轻人,要集中精力好好学习,向社会学、向书本学。努力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啊!”

后来吴连登结婚的时候,因为小两口积蓄都不多,毛主席又给他送来了200元。

吴连登

这也并不是个例,几乎每个工作人员,都曾经在生活困难的时候被毛主席资助过。

毛主席自己很节省,但面对别人的困难,永远都是慷慨解囊。

毛主席从来就不是那些传言中所说的亿万富翁,他对于自己财产的支配,始终遵循着八个字的原则,那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外界的种种流言蜚语,只是对毛主席的抹黑。

毛主席本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高尚、纯粹、无私的人。

参考资料:

人民网《吴连登:毛主席临终前储蓄只剩500多元 百万稿费全部上交》

中国经济网《毛主席"管家"吴连登揭毛主席"亿元稿费"谣传真相》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63172868

    谁要听小人物简历,主次不分,那年代一百多万是天文数字了,同仁堂国家评估价才七十多万,朱德老总逝世后留下二万元给后代,看是以什么年代物价来计算

  • zqd_7u紫氣東來

    雖説有一百多萬 ,可他夲人從不輕易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