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子之训
【原文】
闵子骞问仲尼1:道之与孝相去奚若?
仲尼曰:道者,自然之妙用;孝者,人道之至德。夫其包运天地,发育万物,曲成类形,布丕2性寿3,其功至实,而不为物府,不为事官,无为功尸,扪4求眎5听,莫得而有,字之曰道,用之於人,字之曰孝6。孝者,善事父母之名也,夫善事父母,敬顺为本,意以承7之,顺承颜色,无所不至。发一言举一意,不敢忘父母;营一手措一足,不敢忘父母。事君不敢不忠,朋友不敢不信,临下不敢不敬,向善不敢不勤,虽屋独室之中,亦不敢懈其诚,此之谓全孝,故孝诚之至,通乎神明,光于四海,有感必应,善事父母之所致也。
昔者虞舜8其大孝矣乎。庶母惑父屡憎害之,舜心益恭惧9而无怨。谋使浚井10,下土实之,于时天休11震动,神明骏赫12,道穴而出。奉养滋谨,由是玄德13茂盛,为天下君,善事父母之所致也。
文王14之为太子也,其大孝矣。朝夕必至乎寝门15之外,问寺人16曰:玆日安否?何如?曰:安,太子温然17喜色,小不安节18,太子色忧满容。朝夕食上19,太子必视寒暖之节,食下19,必知膳羞19所进,然後退。寺人言疾,太子肃冠而斋20,膳宰21之馔,必敬眎22之,汤液23之贡,必亲尝之,尝馔24善,则太子亦能食,尝馔寡,太子亦不能饱,以至乎复初,然後亦复初。君后25有过,怡声以讽26。君后所爱,虽小物,必严龚27。是故孝成於身,道洽28天下。《雅》29曰:文王陟30降,在帝左右。言文王静作31进退,天必赞32之,故纣33不能害。梦启34之寿,卜世三十,卜年七百35,天所命也,善事父母之所致也。
闵子骞曰:善事父母之道幸既闻之矣,敢问教子之义?
仲尼曰:凡三王36教子必视37礼乐。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礼乐交修,则德容发辉于貌38,故能温恭而文明。夫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利其身以善其君乎?是故择建39忠良贞正之士为之师传40,欲其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夫知为人子,然後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後可以为人君;知事人41,然後能使人。此三王教子之义也。
闵子骞退而事之於家三年,人无间42於父母兄弟之言,交游43称其信,乡党44称其仁,宗族45称其悌46,德行之声溢於天下,此善事父母之所致也。
【译文】
闵子骞问孔子:大道和孝道的差别是什么?
孔子说:道,是一种自然无为的妙用;孝,是人行道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德性。包容运行天地,生长发育万物,婉转生成种种形态,流布广大而自性无尽,虽然功用至为伟实,但并不统治占据万事万物,摸不到看不到听不到求不得,这个称之为道,道用在人身上,称之为孝。孝的名字,是从善于事奉父母得来的,善于事奉父母者,以恭敬服从为根本,继承父母的意志,顺从父母的脸色,父母训诫无所不从。说一句话动一个念,都不敢忘记父母的训诫;举一手投一足,都不敢忘记父母的忠告。事奉君主不敢不忠,对待朋友不敢不信,对待下属不敢不敬,修行善法不敢不勤,虽然独居一室,也不敢懈怠自己的真诚,这可以称为完全的孝,因此把孝和诚做到极致,能够通达神明,光照四海,随感而应,这都是善于事奉父母所致。
从前的虞舜帝是大孝之人啊。后妈蛊惑父亲屡屡憎恨陷害他,大舜的心反而更加恭敬谦卑但丝毫没有怨恨。设计让他去清理水井,又用土把他填埋在井底,当时天赐震动,神明大怒,挖洞而出,但是对于父母的事奉供养更加恭谨。因为美德圆满盛大,而成为天子,这都是善于事奉父母所致。
周文王做太子的时候,是大孝之人。早晚时分一定要去父母寝宫门外,问侍者说:今天平安吗?情况如何?回答:都好,太子就会满脸喜悦,小有不安,太子就会满面愁容。早晚进献食物,太子一定要查看冷热是否适当,撤餐之后,一定要看看吃了什么,然后才退下。侍者报告父母生病,太子就会正冠而斋戒,厨师做的饭,一定会认真查看,进献的汤药,一定会亲自品尝。父母进食好,太子吃的也好,父母吃的少,太子吃的也少,直到父母恢复如初,太子也才恢复到平常。父君母后有过失时,会和颜悦色来劝谏。父母所喜欢的,不论再小,一定严格满足。所以自身能成就大孝,道行就能遍布天下。《诗经·大雅》说:文王无论升降,都不离天帝左右。是说文王无论动静进退,天帝一定护佑他,所以纣王无法伤害他。梦中知道的寿命,算知的三十代江山,七百年基业,这些虽然是天命,但也都是善于事奉父母所致。
闵子骞说:事奉父母的道理我有幸听到了,请问教育孩子的道理是什么?
孔子说:三位圣王教育孩子必定示范礼和乐。乐是内在修养,礼是外在修养,礼乐同时修持,则内在美德表现在外面,故而能够温和恭谨而文雅聪明。作为人臣,有益于君主而牺牲自己的事都会做,何况有益于君主又有益于自己的事呢?因此选择忠诚善良贞洁正直的人立为老师,让孩子明白父子、君臣、长幼的道理。学会做好儿子了,才知道怎样做好父亲;学会做好人臣了,才知道怎样做好君主;学会怎样服从人了,才知道怎样领导人。这是三王教育孩子的道理。
闵子骞回家后在家里实践这些道理三年,人们听不到他的父母兄弟说他坏话,朋友称赞他有信,乡亲称赞他仁义,宗亲称赞他友爱,美德的声望传播于天下,这都是善于事奉父母所致。
【注释】
1. 闵子骞:孔子著名弟子;仲尼:孔子。
2. 布:流布;丕:广大。
3. 性:本性;寿:无尽。
4. 扪:摸,扣,探。
5. 眎(shi):视。
6.“夫其包运天地,发育万物,曲成类形,布丕性寿,其功至实,而不为物府,不为事官,无为功尸,扪求眎听,莫得而有,字之曰道”这是唯一传世的孔子论道。表示道成万物而不主宰万物,成而不有为而不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求之不得。此处不展开,详见《全道篇第一》和臻经典团队注解的《天子之书·六卷本道德经》。
“不为物府,不为事官,无为功尸”:不做万物官府,不做万事的主宰,不做功劳的祝尸。尸,祭祀中使用的偶像。
7. 承:对待。
8. 虞舜:帝舜,虞国人。
9. 惧:谦卑。
10. 浚井:疏浚,挖井。
11. 天休:上天的祝福,出自《尚书·汤诰》。
12. 骏:峻,严峻;赫:愤怒。
13. 玄德:内在的微妙修养。
14. 文王:周文王,姬昌,商朝封西伯,周朝开国君主,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和周公旦之父,修德明治,天下归心,曾经被商纣王囚禁,后其子武王伐纣取得天下。
15. 寝门:诸侯府内院的大门。
16. 寺人:侍者。
17. 温然:温和的样子。
18. 安节:安于节奏,指平安。见于《礼记》。
19. 食上:进献食物;食下:吃完撤下。羞:馐。
20. 肃冠而斋:整齐戴着帽子,恭敬端坐而不睡觉。
21. 膳宰:厨师。
22. 敬:认真;眎:视,查看。
23. 汤液:汤药。
24. 尝馔:吃饭。
25. 君后:父君母后。
26. 讽:劝告。
27. 严:严格;龚:供。
28. 洽:遍布。
29.《雅》:《诗经·大雅》。30. 陟(zhi):上升。
31. 静作:停或动。
32. 赞:护佑。
33. 纣:商纣王,帝辛,帝乙的儿子,商朝最后一位君主,昏庸无道。
34. 启:告诉。梦启之寿,见于《礼记》文王武王关于做梦的故事。
35. 卜:卜算而知。卜世三十,卜年七百,见于《左传》周成王定鼎算卦的故事。
36. 三王:一般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夏禹、商汤、周文。
37. 视:眎(shì),示。
38. 德容:内在修养;发辉于貌:表现出来。
39. 建:立。
40. 师传:老师。
41. 事人:服从;使人:领导。
42. 无间:没有闲话,没有间言,没有隔阂矛盾。
43. 交游:朋友。
44. 乡党:邻居,乡亲。
45. 宗族:亲戚,宗亲。
46. 悌:兄弟友爱。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