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吾师

孔子,吾师

00:00
06:0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等思想观念。孔子晚年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他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了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在教育上,孔子认为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要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他强调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他的教育活动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他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以及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影响。“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其原意为“奉先思孝”。据记载,孝大约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和生儿育女以及延续生命等。
到了孔子时代,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思想,从宗族道德转化为了家族道德,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孝的理论,并产生了阐述孝的理论著作《孝经》。
孝文化在其演化进程中,不能不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不能不形成民族性精华与封建性糟粕共存的局面。但就孝文化的整体而言,其基本方面应当肯定,主要方面在整个社会发展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孝经》这部书,据说是曾子向孔子请教有关孝的问题时,孔子和弟子们讨论研究孝的学问,并由弟子们记载而形成的一部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上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明代理学家吕维祺在《孝经或问》中称:“孝经为何而作也?曰,以阐发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经大法而作也。”
《孝经》有《古文孝经》和《今文孝经》两个版本。《古文孝经》相传出自孔子故居壁中,因为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所以称为《古文孝经》;《今文孝经》据称出自汉初,为河间人颜芝原所藏,因为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字体书写,所以称《今文孝经》。
后来通行的《孝经注疏》是以《今文孝经》为底本,由唐玄宗李隆基作注,宋代儒学大师邢昺(bǐng)作疏,并被收录入“十三经注疏”中,成了最流行和最权威的《孝经》注本。“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经》则是儒家讨论孝道的一部专书。《孝经》全书共有十八章,第一章《开宗明义章第一》,揭示了全书的总纲,也是对之后十七章内容的一个概述。书中把侍奉父母的孝,扩充为侍奉君主、服务国家的忠,其终极目标则是立身行道。
接着从第二章到第六章论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行孝的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以“爱”和“敬”来侍奉父母却是一致的,所以接着《三才章第七》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孝经》全书论孝的总义。而之后各章,也都是根据这个理念加以阐述的。
《孝经》把子女敬爱父母的心,从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人格,引申到敬重尊长、爱护君王,乃至爱护国家以至于天下百姓。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包含在了孝道当中。因此《感应章第十六》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在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被正式确立为教育内容,儒家思想成为教育体系的主导。而《孝经》作为“十三经”之一,是儒家重要的经典,几千年来一直是广大学习者的必读书籍,其文字浅显易懂,容易理解,因此广为流传,使孝道思想深入民间。
总之,孝道是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思想的中心,从敬爱父母,进而尊敬长上,爱护百姓,以至于爱护万物。这种伟大的胸襟就是从敬爱父母开始培养的。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实现修身自立、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和世界太平为宗旨,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应把孝道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传统的中国社会,是植根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是中华文明重大的文化现象之一,孝文化也是我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