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课】1.1心学开端:先秦孔孟

【视频课】1.1心学开端:先秦孔孟

00:00
57:24

现在我们就从第一部分开始,也就是阳明心学是如何形成的。这是需要简要的回顾中国思想发展历史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思想起步于先秦,那个阶段就是先秦诸子各个学派都起来,号称百家争鸣,当然没有一百家,其实只是六家为主,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


一个民族开始论道,是因为民族生活遇到大痛苦。东周末年天下大乱,周王室被架空了,上百个诸侯小国彼此征战,血流成河,面对这样一个局面,一个民族有两种可能的未来,一种就是分崩离析,整个民族解体;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迎来了最初一批论道的哲人;我们民族是幸运的,是后一种情况。先秦的时候,许多哲学学派的创始人开始提出了论道的学问,但是彼此对道的领会不一样,你所说的道不是我所说的道,此道非彼道,于是就是百家争鸣,各个学派都论道,人民生活来选择。




我们知道法家的学派起来为秦国所接受,到战国时候秦国就走法家的道路,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制度“秦王朝”,这是走法家的道路。但是时间并不长久,到了秦始皇的儿子那里这个统治就维持不住了,天下又乱,所谓楚汉之争。终于刘邦战胜了项羽开创了汉朝,西汉成立。




汉朝初年选择了道家的学说,无为而治,所谓行“黄老之术”。一开始效果非常好,经过了长久的战乱之后让人民生活自己恢复起来,这就道家的境界用于政治,用于政治就是黄老之术了;但是终究道家的学说,不能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社会秩序奠定精神的基础,这个各个山头


那些王都要争权,还威胁中央政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终于来了两个人物,一个政治家汉武帝,一个思想家董仲舒,联起手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终选择了儒家,定儒家为一尊。




我们后来回顾,就如韩愈说的,其实“道统”成立了。唐代的韩愈专门讨论了“道统”这个概念,用我们今天的人的语言来说呢,所谓道统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以儒家为道统了儒家就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今天的21世纪的中国人,在他的文化精神的根基方面仍然在儒家中,我们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孔子的影子;我们在儒家的学说中理解了这个世界,这时儒家成为道统。




王阳明是明代中叶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的主体部分就是儒家的,他可以被称为新儒家,宋明新儒家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出生于1472年,那是明宪宗成化八年,去世于明世宗嘉靖七年。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为什么要重温他的学问呢?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阳明心学,而且还特别知道他的三个基本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阳明心学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要慢慢的说,我们围绕着阳明心学如何形成就来抓住一个线索,也就从先秦孟子的思想他的学问开始,中间经过唐代禅宗,然后到了宋明,也就是宋明新儒学阶段;在这个宋明新儒学阶段有了两派之争,我们很熟:理学派、心学派之争;理学我们通常称其为“程朱理学”,心学我们通常称其为“陆王心学”。陆王心学这个“陆就是南宋时候的思想家,跟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陆王心学那个“王”就是王阳明,到了明代王阳明这。




围绕着这条线索,我们来看一看阳明心学是如何形成起来的。我们先来看心学这个概念,“心”为何物?先把这件事情要讲明确了,然后才谈的上心学。关于这个”心“,”仁心“有种种的理解,也有种种的研究角度,比方说我们今天的人有一门学科叫心理学,那么也是研究心的;那么中国哲学中的心学,跟我们现代科学中的心理学不是一回事。我们说心理学研究”心“用英语来表达,这个心是哪一个词呢,”mind“(意识);mind(意识)是一个具体的名词,如果抽象名词,另外一个词叫”mentality“,你说这叫意识状态,心理状态”mentality“。mentality(意识状态)是mind(意识)的状态,这个mind(意识),这个mentality(意识状态)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那是科学。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发挥者,并且做出重要的发展,这重要的发展就是提出心学。所以孟子的地位相当高,孔子是圣人,孟子被称为什么?“亚圣”,然后两个人的名字连起来叫孔孟,听说过孔孟之道,孟子是被尊为亚圣,仅次于孔子,他继承孔子的学说,那么他的贡献在哪里?在孔子的学说里边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吧,这我们都知道。“仁”的观念是孔子学说的核心。那么这个“仁”怎么理解?在孔子那里,我们可以说已经拥有了,已经具备了后来孟子可以发挥的那个心学思想的萌芽,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就从对仁的讨论来说吧。




如何为仁下个定义,既然儒家学说的核心观念是仁,这观念能否下定义呢?你看孔子自己怎么说,你打开《论语》看,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说法:“仁者爱人”,“仁以孝为本”,“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种种说法。翻遍《论语》的全书,终于找不到孔子关于什么是仁所下的最后的定义,没有。可以想见倘若一个欧洲的学问家或汉学家,他要了解孔子的思想,研究孔子的学问,在这里就会遇到非常大的障碍了。




我虚构假如有一位英国汉学家,对孔子的学说有研究的兴趣,他是必须读《论语》的吧,他读《论语》一开始的感觉非常好的,因为对话录跟古希腊柏拉图的著作形式一致,柏拉图的著作都是对话录;然后他读了几遍《论语》之后,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他发现孔子的学说的核心概念,就一个字仁,还蛮准确的,表明这位英国汉学家确实有做学问的功底,善于抓住一个学说的核心概念;然后底下他继续读《论语》,倒是越读越困惑了,为什么?就是我刚才讲的,他发现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关于什么是仁有不同的说法,没有最后的定义,一定很困惑,他要找中国人问问。假定他找到我了,他这么问我:“你们的孔子的学说算不算哲学?”我说你这问题哪里来,他说哲学应当有严密的范畴的演绎,概念的推论,他最基本的概念要有明确的定义;比方一个仁字,我怎么在《论语》中找不到关于它的明确定义呢?有不同的说法。




现在轮到我反问这位英国汉学家了,我说在你提的问题里边隐藏着一个前提,什么前提呢?你是拿你们欧洲哲学的形态做标准了,拿它来衡量别的民族的学说,符合这标准的叫有哲学,不符合这标准的叫没哲学,你是不是欧洲中心主义?他面对我这样一个提问,他觉得我有点道理,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们的中国的哲学有它自己的形态,有它自己的道路?我说正是如此,那么你能不能引导我踏上中国哲学的道路,进入中国哲学的形态呢?我说基本上没希望,因为你在欧洲文化世界长大,汉语不是你的母语,这就很难,我给你一个建议,《论语》你不必多读了,照你现在这么个读法读一百遍、一千遍结果还一样。他说那我怎么办?我说你就只读《论语》当中这么一段吧,哪一段?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宰予,有一天问他的老师孔子:你主张恢复周礼,周礼当中有这么一条,假如我们父母亲去世的话,我们要服丧三年,三年是不是太长了,能不能短一点?就这样一个问题来了,宰予向孔子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没有正面回答,孔子反问宰予:假如你的父母亲去世的话,你吃的好、穿的好,用原文说,叫“食夫稻”,稻谷的稻,“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否”,你会心安吗?宰予回答了一个字“安”,孔子就说了,“汝安则为之”,也就是说,你如果觉得心安的话,你就自己去决定服丧多少时间吧,宰予得了这个答案就走了。宰予刚一走,孔子忍不住说了一句“予之不仁也”,就宰予这个人不仁。我请英国汉学家就读这一段。




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这一段对话,孔子与宰予的对话最关键的是什么?孔子拿什么做标准判断出宰予这个人不仁呢?标准是什么,“于汝安否”,就心安与否。我继续虚构,这位英国汉学家过了段时间居然来找我了,他来找我,我想大概有点希望,他跟我说,你叫我只读这一段,很有道理,现在我明白了。我说你明白什么?他说我明白了孔子虽然在不同的场合




关于什么是仁有不同的说法,其实有一条共同的主线贯穿其中,我说哪一条主线?他说就是心安与否,为什么?仁以孝为本呢,我们在父母的关爱和抚养下长大,父母给我们的恩典我们亲身感受过,倘若不去回报,一定心不安。为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你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你还把它强加给别人,你会心安吗?然后他接着说:由此我就明白了一个更根本的道理了,孔子所说的仁不是概念。我说不是概念是什么?他说是“生命情感,他一说出来这句话,我要竖起大拇指,你行了,你从现在开始已经能够研究中国哲学了,你已经踏上中国哲学的道路了,这条路不是理性的思考,不是思辨,这是一条“生命情感”的路。




中国哲学在论道起步的时候就走这条路的,所以非常关键的一点,儒家学说的核心观念,我不能说概念了,核心观念是一个“仁”字。这个仁不是头脑中的概念,而是什么?我们的心,心中的那个本真的情感。这样你才能把握儒家学说,儒家思想的基础是什么?仁在心里,不在头脑里,因为在心里的缘故呢,我们就有一个词来了叫“仁心”。所以中国哲学的那些重要的词,那些观念,都包含中国哲学的道理,仁不是头脑中的,思辨的概念,而是心。因此我刚才说孟子开启了心学,等会我们知道这件事。他之所以能够开启心学,是因为心学的萌芽已在孔子这个仁的观念中了,合起来叫仁心呢。




当孔子问宰予“于汝安否”,这“安”当然是心,心才有安与不安;头脑没有安与不安的事,头脑是认识发生的地方,只有正确或错误的区分,认识正确或认识错误,哪有安和不安的问题呢?心才有安与不安,这点很明了。有时候你做一件事情完全符合逻辑,在逻辑上没有任何漏洞,事情真做了,做完之后呢,结果来了,突然你心不安了。你回顾你做的这件事用理性的逻辑来回顾一下,从头到尾每个环节都对,没问题吧?心仍然不安。好多年好多年前有一个报道让我震惊,哪一年我忘了,广东佛山市小悦悦事件,一个小女孩倒在血泊中,十八个路人都经过了,都看到了,然后想了一想,救还是不救?结果决定不救,走了。后来是一位老太太把这个小悦悦抱到医院里去了,已经贻误了救活她的时机。这十八个路人良知本都是在的,也始终是在的,遮蔽了。所以十八个路人当中有一个人晚上到医院里去,知道小悦悦被救到这个医院里去了,他到医院里去探望,他急切的想知道小悦悦是否被救活了,遇到医生了,医生以为他是小悦悦的某一个亲戚,就问他:你是小悦悦的谁?他说我不是她的亲戚,我是当初的路人之一,我路过看到没救,希望你们医生无论如何想尽办法把她救活。良知本都具备的,现在他心不安了吧。




现在我们就来抓住这个心说话了,是首先孟子抓住它说话,抓住这个心说话。孟子的那些话我们都还记得:“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孔子说了仁是他的核心观念,那么这个仁的根据在哪里?端就是根源的意思,仁的根源在哪里?是我们的“心”,这个心叫恻隐之心;孔子说仁、义、礼、智吧,那么义之端在哪里呢?也是那个心,叫羞恶之心;孔子讲礼,那么礼的根源礼的根据呢?辞让之心也是心吧;孔子讲智,智的根源在哪里呢?是非之心;这四个方面,讲我们的心有这四个方面。心是什么?善端,道德上的善的根源,所以叫善端。这善端是不是心?仁之端,恻隐之心;义之端,羞恶之心;礼之端,辞让之心;智之端,是非之心。




心,心就是善端,那么孟子在这里讲了这个善端的四个方面是吧,叫四善端。我们看到了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发挥了,要把“仁”发挥为什么,恻隐之心;“义”,羞恶之心;“礼”,辞让之心;“智”,是非之心;总而言之是心,也就是说不是头脑。见小孩入井,见孺子入井,我们必生怵惕恻隐之心,这叫“仁心发动”。我们本来跟这小孩是两个不同的身体吧,那叫“形骸间隔”,你的身体是你的身体,我的身体是我的身体,我的肌肤的感受是我的,你的肌肤的感受是你的当你的肌肤疼痛的时候是你的疼痛,虽然我知道这是种痛但我身上没痛,形骸间隔吧。仁心发动,就是怵惕恻隐之心起来,情不自禁的要去把这小孩从井里救起来,这叫感通到小孩身上,仁心感通打破了什么?形骸间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就是我们仁心有这样一个方面,它可以打破个体的主观感受状态,到其他个体身上去。这时候呢比如说你要救这个小孩,因为怵惕恻隐之心发动了,于是你的仁心就感通到小孩身上,这时候你跟这个小孩为一体了,是不是为一体了。突破了主观感觉状态,突破了主观的感情情绪,心有这一面。




不是要搞清楚孟子所说的心吗?它为什么不是心理学的对象,或者生物学的对象,不是“heart”,生物学的对象心脏,不是mind(意识)心理学的对象。仁心一发动,感通到小孩身上,也可以感通到鸟兽身上,我们听到了鸟兽哀鸣,看到鸟兽发抖,鸟兽的觳觫哀鸣,也不免让我们生了什么不忍之心是吗?这时候也是仁心发动,感通到鸟兽身上,这时候我们跟鸟兽为一体了,这就是仁心无限的一面,也就是人的本真的生命情感是超越个体的,是可以感通到万事万物上面去。比方说瓦石一类是无机物吧,它无端的被毁坏,我们仁心也会生顾惜之心,这时候仁心发动,感通到瓦石上面去了,这时候我们与瓦石为一体了,这就是孟子讲的心。




讲这个心跟宇宙一致,“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陆九渊这句话是接着孟子说下来的,南宋思想家陆九渊。其实孟子早就说过那样一句话“万物皆备于我,万事万物我本心都具备,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真理不要到心外去求,回归我们自己的心,这个本心,其快乐是无比的,乐莫大焉,这些意思孟子都说过了,后来的思想家是接着他说,只是表达方式有改变,还是那层意思。再举个例子,陆九渊讲过这样的话,各位看这段话,陆九渊说,“万物森然于方寸间”,万事万物,方寸是指什么?“心”,“万物森然于方寸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是理”,这个理就是天理。什么叫满心而发?不就是孟子讲的「尽心」吗?在孟子看来,我们做人的生活,我们作为人的生活就是我们要尽心,尽我们的本心,充分让它展现,叫满心而发。跟万事万物打交道,从本心出发跟万事万物打交道,就在天理中了。陆九渊没有什么新发明,孟子说过了,“万物皆备于我”,那么陆九渊换个说法,“万物森然于方寸间”;孟子说“尽心”,他(陆九渊)说“满心而发”,尽心便知性,知道怎么跟事物打交道,充塞宇宙,宇宙就是万事万物,我们跟事物打交道的方式不就是天理的体现了吗?无非是理。所以孟子讲的心不是一个经验的对象,但是我们可以去体会,它是无限的,“无限心”。因此我们可以说,心学起步了,心学就是在孟子那里起步了。于是,整个儒家学说的核心观念,那个“仁”,得到了合适的理解。



我刚才说,这个仁无法定义吧,它本不是个概念,假如我们把这个仁翻译成欧洲语言,怎么翻译?遇到莫大的困难。你把仁译成爱可以吧,love不行,为什么?爱当然也是情感,仁者爱人,但这个爱跟我们通常泛泛而论的爱不同。那么你如果想要补充,用英语来翻译,在love前面加一个什么,universal,普遍的爱,博爱;因为避免把一个爱,光有个爱字,它完全可能是私人之爱,私人之间的爱是吧,这两个人按照佛教的话有缘分,彼此爱了,它是私人范围的。孔子所说的仁,肯定不在私人之间吧,那么要博爱了,结果还是错的。为什么还是错的?比方说,假如有两个老人亟待拯救,其中一个老人是你的父亲,另外一个老人是别人的父亲,你先救谁?你想到universal love,博爱,应该大公无私,先把别人的父亲救起来,想一想这怎么可以,我们在自己的父亲的关爱和抚养下长大的,此刻我们的父亲正处在死亡的威胁之中,我们情不自禁要去先救他的,如果不去先救他一定心不安,倘若我们把自己的父亲救起来之后,如果尚有可能,尽量把别人的父亲也救起来,这就叫“仁”,仁来了。救自己的父亲,这是情不自禁的,我们要回报父亲给我们的爱,然后别人的父亲也得帮,把他救起来,这叫推己及人。




又是孟子讲的非常清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推己及人。一个仁字来了,孟子把这一点怎么表达的?“亲亲而仁民”,亲亲就是对自己亲人的亲,第一个亲是个动词,第二个亲是个名词,叫动宾关系。对亲人的亲,这是我们自然应当会有的,自然会有的那份感情、情感。如果遇到不是亲人的他人呢?凡不是亲人的他人都叫民,如果我们把对自己的亲人的亲推广出去,推广到不是亲人的他人身上,一个字来了,“仁”。亲亲而仁民,这个仁也是动词了吧,民也是个宾语吧,动宾关系;由对亲人的亲转而推广为对他人的亲,但这已经不好用亲了,用个仁字了,这样仁这个儒家的核心观念就立好了,立好了。它不是概念,它是人的本真的生命情感,由“亲亲”这个本真的生命情感推广出来的,也是本真的生命情感,对不是亲人的他人的爱和帮助。




与此同理,一个“孝字,儒家强调的那个孝,对父母的孝也不是概念,所以你也没办法把它翻译成欧洲语言,你英语很好,词汇量很丰富的,请你译一下这个孝字吧。你首先想到一个词叫respect尊重,小辈对长辈的尊重,有这层含义的,孝有这层含义的;但远不止这层含义,那么你还要补充了,respect and love还有对长辈的爱,那么对长辈的爱是种什么性质的爱呢?跟朋友之爱一定不一样,跟男女之爱也不一样,终于没办法说。其实我们中国人内心都明白什么叫孝,只是平时不去表达它,不去下定义的;什么时候我们最明白这个孝?倘若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人生少数的几大痛之一,这种痛一旦发生了就无法挽回,倘若你在此痛之中了,你一定全然明白了什么叫孝。它说明啥?孝是情感,不是道德规则,道德规则我们头脑可以认识,也加以确认。它不是规则,你想要报答父母给你的所有关爱,还没来得及报答,父母走了,这是不是一种痛?这种痛是发生在头脑中,还是发生在心里?(心里)发生在心里,所以它是无法定义的,就像仁无法定义一样。儒家不就走这条生命情感的道路来论道的吗?论道的结论是什么?“天道在人心中”,是吧。我们现在老百姓还有句俗话,叫“天理良心”,就天理和心的一致,不是头脑认知的对象。这样我们在孟子那里确凿的看到了什么?心学起步了。《孟子》这部著作,最后一篇叫《尽心篇》,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也就是什么?三段,尽心、知性、知天。性指“人性”,天指“天道”,你如何知人性、知天道呢?从尽心开始。我们还是在说这个心,要慢慢体会,因为它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我们都知道,孟子跟荀子的辩论是什么?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是吧,辩论了。有人认为这是永远解决不了的古老的哲学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在历史上可以找到各种经验、证据来证明人性本善;也可以找到各种经验、证据来证明人性本恶;相反的例子在生活中,在经验中本来就存在,所以别争论了。人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善的,一个方面是恶的,善的叫利他的,恶的叫利己的,就别争了吧,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一个古老的解决不了的哲学问题,我们通常会这么想,然后在不同的时代生活中,不同的社会状况中,不同的人就各执一端了。今天的人很容易接受什么?人性本恶,对吧?你看这个天下,大家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彼此争斗,是吧?不就是恶吗?荀子就这么开始论证的嘛。




必须承认荀子的意思,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一遍荀子本人的意思,不用他的原话。人都是生物性存在吧,因此一定有自保的本能,比方说我有一个胃,你也有一个胃,我们不都是生物吗?你吃饱了我没吃到任何东西,我胃还饿着,我会这么想吗:反正你吃饱了,我就不吃了吧。这不可能,我的胃还饿着呢,所以在生活资料,在粮食有限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什么?一定发生彼此争斗,所以人性本恶,天生如此。从生物本能的基础上来论证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有利益争斗。那么怎么办呢?荀子有意思,荀子认为,人呢比动物聪明,聪明在哪里呢?他会预先知道争斗的一种结果是什么,争斗双方同归于尽,这样社会就解体了,能预料到有这样一种可能的结果;于是人的聪明就让人发明了一系列道德规则,这些道德规则的作用是什么呢?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争斗限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什么叫合适的范围内?就是社会不会因争斗而解体。争斗总是难免的,但是要有规则,限制争斗以便保存社会本身,这就是道德的起源。有不少人认为荀子这话真有道理,人哪有天生善的,但是人也必须遵守道德规则,道德规则来自哪里呢?来自人的预料未来保全整个社会,也就是在根本上保全了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于是这意味着什么?把道德的价值还原为利益了。是不是这件事?有人说这对啊,义和利,天下没有利益之争还谈什么义呢?义就是因为利而有呢,“义利之辨”嘛,是吧。有人说义高于利,境界更高,利就是功利境界,义就是道德境界,是吧。这是一种主张。还有一种主张呢,义全是为利服务的呀,因为你有利益争夺,才有一个义要出来,来调节利益的分配,这叫义来了。看看这两种立场吧,这两种立场一个说道德境界高于功利境界,孟子的意思;道德境界为功利境界服务,荀子的意思。


中国哲学在先秦的时候,就进入这样一种根本性的思考中去了。那么孟子怎么论证他的性善论呢?刚才我们已经说荀子怎么论证的是吧,人的生物性存在会导致为求生存,在生活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彼此争斗这样的结果。好,那么孟子说,孟子说什么?人性为什么是善的?因为心有善端,就我们刚才说的恻隐之心,这原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就没有例外,对吧。于是人性是善的,看来我们明白了,孟子所说人性是善的,这个人性其实是指人心,离开人心不要谈人性,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只有从人心那里出发才能知道人性是什么。好这样我们就比较了孟子和荀子了,都在说人性,其实不在同一个level上,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荀子讲的人性其实是“自然性,孟子讲的人性是“人心”。荀子讲的人性,我们可以用英语哪样的词来翻译呢?很现成的,human, nature,学过英语的朋友知道,nature自然性、本性、天性nature。而孟子讲的人性不能翻译成human nature,因为孟子讲的人性是“人心”,这个心你怎么翻译呢?我们刚才讲心理学研究什么?这个心叫mind(意识),用英语来说mind(意识);那么还有一个意义上的心,叫心脏,那也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叫heart,孟子讲的心能译成heart吗?不行。一个生物器官。心脏孟子讲的心能译成mind(意识)吗?那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孟子讲的心呢,实在在英语当中也找不到词翻译了,这样一个孟子说的心真实存在与否,孟子讲的这个“心”就是人的生命情感之本真,这样一个心,这个心没办法用英语表达了,问题是它存在吗?




孟子讲性善论,他同时代的人基本上都不能接受,也不能理解,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孟子去见梁惠王,那么讨论哲学了等于,那么梁惠王一说话,他说你这个讲的是利,我们不要讨论利,我们讨论义,梁惠王肯定不接受的。孟子的学说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什么?没有作用的。你看秦国靠什么统一的?靠法家的。你讲什么孟子的那个心呢,你把孟子的心来统一天下,可能吗?看来实践证明了孟子的学说是虚幻的。但是稍安勿躁,秦王朝到二世就亡了嘛。历史究竟证明了哪一种学说呢?一时好像孟子错,因为孟子(的思想)没意思,太高渺了,高而渺茫,所以对性善论总难以相信的。从荀子那里法家出来是吧,容易接受,人都是利己的动物,所以法家的原则就承认这一点。所以不要以德治国,以法治国,法就一整套奖罚制度,人的行动的动力都来自自己的利益诉求呀,你把他们的利益诉求唤起来,唤发起来,然后给他们规则,奖励和惩罚,跟心没关系,是吗?




我们当下某种社会状况,表明了许多人持这个立场的,企业有内部的管理制度,也是一套规则,无非一奖励二惩罚,岂有他哉。各位在企业里生活过的,或者你就是管理层,你手中拿着手段、工具是什么?奖励制度和惩罚制度。你相信心吗?不信。相信孟子讲的心吗?不信。所以我们这个课程要讨论的实在是大问题,心为何物?孟子讲的心是什么东西,它是否真实存在?如果这个事情不讲明白,我们也没有必要在今天学阳明心学,学法家就可以了。然后结合西方管理科学,一套法学制度统统搬过来,终于问题解决了,是这样的吗?我们确实要认真思考了,我们这个民族把它的未来寄托在什么原则上?是吧?




好,我们如果要问孟子,你说的那个心是否真实存在?我们为孟子可以做一下论证,其实道理很简单。虚构假定有一个人抢了银行,被逮住了,送到法庭受审判,法官问这个抢银行的人:你为什么去抢银行?那个人这么跟法官讲的:法官大人,你承认不承认,我(有)一个胃?有的。胃在饥饿的时候是不是需要食物?对的。食物在今天是不是用钱买来的?没错。我现在向你法官大人提出证据,证明我三个月来身无分文,食物不是要钱买来的吗,我三个月来身无分文,请问法官,这三个月来我的胃还在吗?在的。需要食物吗?要的。食物用钱买来的。没错。钱在哪里呢?钱在银行里。所以我去拿了。法官发现这个罪犯的,这个抢劫银行的人,他每一句话都是对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哪里有错,宣布释放,这样的法律审判可能发生吗?人类社会的一切法律审判有一个前提,什么前提?把被审判者当人看,什么叫把他当人看?就他有孟子所说的那个心,他便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能力,是吗?




狗咬了一下,有狗咬了你一下,你怎么办?开法庭审判它,引用法律的条文,向它宣布监禁三个月,有意义吗?(没有)你这是把狗当人看,是吧。狗咬了你一下你怎么办?狠狠的踢它一脚呀,让它下次不敢再咬你嘛,事情就结束了。狗咬你一下是自然现象,同意吧?(同意)你狠狠的踢它一脚也是自然现象,对不对?换句话说,若我们把孟子讲的心拿掉,人类社会不存在的,我们就活在动物界,还要法律审判干嘛?一切法律审判的前提就是把被审判者当人看,他有孟子讲的那个心,这点没有怀疑,无法怀疑的,毫无疑问。我再虚构,假如有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太太,在马路边上摆食品铺,上面有面包、苹果之类的,迎面来了一群饥肠辘辘的小伙子,向她走来。按照自然界的原则,这老太太赶快逃,她手无缚鸡之力她怎么抵挡的住,那批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但老太太没逃,她安然坐在那里,为什么?她知道两个基本事实:第一个事实。来了一群动物,因为他们都有胃,可不是来了一群天使,天使没有胃,对她的食品毫无需要,这是第一个事实,也蛮重要的,否则你摆苹果食品干嘛呢?迎面来了群动物。她同时知道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基本事实,来了群什么?有心的动物。有孟子讲的心,来到你食品铺面前干嘛的?不是来抢的,口袋里掏出一种东西,叫money货币,跟老太太的食品交换了,这是不是人类社会?不能把孟子讲的心拿掉的,拿掉就没社会,只有动物界,我们就在自然界中了。由此可以顺带讨论一个次要的问题,法律的基础是不是仍然是孟子讲的心?对吧。现在的法学工作者们要注意这一点,不能仅仅把法律审判当成是利益调节手段,如果有正义的话这个义仍然以心做基础的,否则谈什么justice正义。




好讲了一大堆话,终于发现:第一,孟子的心,孟子所说的心真实存在;第二,它绝对不是一个经验的存在,明白它超经验,超感觉,超经验之上的东西。心脏倒是个经验对象,可以研究的,叫生理学,动物学研究人的心脏,人体生理学;mind(意识)也是个经验的对象,心理学来研究经验对象,心理学当中还有一种学派,叫实验心理学派,对人的意识,心智状态可以做实验的,这不是个经验对象吗?于是科学层面叫心理学。孟子讲的心不是个经验的对象,你对它做实验可以吗?心脏还可以解剖研究,心理学讲的mind(意识)可以实验的研究,还寻找规律,叫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心理规律;智力成长也有规律,叫认知心理学。这些都是经验对象。




而孟子讲的“善端之心”它不是经验的对象,善端之心它超生物,heart(心脏)是生物层面,超越生物了吧,然后呢?它也超越mind(意识)超心理。超生物、超心理之上,那一个孟子讲的心呢,各位明白这一点,进入哲学了,否则你老在科学里。学哲学就这么开始吧,这种超生理、超心理之上的心,是绝对无条件的东西,可以被经验的研究的事物,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个心厉害不厉害?那叫大了,后来得出结论是什么?跟宇宙一样大,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源头都在孟子那里,心学在孟子那里起步了。




直到今天,我们今天的中国读者,想要领会当下中国社会,中国的未来,要去研究,要去探索,别忘了回忆,回忆一下,回过去一下,先进入孟子的著作吧。那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那种绝对无条件的原则要确立起来,西方人通过基督教确立的上帝和《圣经》的教义,我们中国人靠什么?应当展开大讨论,否则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各执其己见的,永远争论不休,是吧。这已经开始说出点那个意思了,就是21世纪的中国人为什么要重温心学?那个原因已经说出来一点了,当然还要慢慢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倾斜的小白

    非常喜欢王教授,希望能学到一二,有所收获

  • 无一枝

    六家是《论六家要旨》是司马谈的说法,刘歆的《七略》中,把诸子分为“九流十家”

  • 听友443634583

    王老师不仅课讲得好,书也写得好,翻译的卡尔·雅斯贝斯的《时代的精神状况》更是精彩,让我这个对哲学知之甚少的门外汉也读进去了。真期望可以读到更多王老师的书,译著更好,毕竟其他人的译著在我这里都显得太高深,读得太艰难了😃

  • 禄开阳

    好好好…王老师讲的好……

  • 大树LOOK

    老师还细心的同步文稿学习,实是辛苦了🌹

  • 听友60423058

    看到点香就知道啥意思了

  • 1894251salc

    吾辈有幸能跟着王老师系统学习,感谢喜马拉雅

  • 小尖_

    儒家学说的核心观念是仁。 孔子所说的「仁」不是概念,是生命形态。 不同语境不同说法,但有共同的主线贯穿,就是「心安与否」,不是头脑中的概念,是心中本真的情感。

  • 1806877tlmn

    谢谢王老师为浑噩的人生指点迷津

  • 申申_1a

    学习王教授讲座,获益良多。心是什么?它不是个经验对象,是一种体会,一种感受,感受是可以感通到世间万物,所以可以充塞宇宙,可以与万物融为一体,跟它们交流,一起体验。所以说万物皆备于我,都在自已的内心,所谓佛在心中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