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亿”的托举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看见亦庄机遇

“1万亿”的托举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看见亦庄机遇

00:00
14:3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给我们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和强大发展动力……我们有底气、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亦庄新城建成一座产城更加融合、人才更加汇聚、功能更加完备、活力更加迸发的国际一流产业综合新城。”在上半年交出多项经济指标两位数增长的亮眼成绩之后,工委书记张强的铿锵发言揭开了北京经开区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序幕。

这座城市,2024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北京市近四成,工业投资总量全市第一,落地外资项目全市占比超过四成,新增认定外资研发机构全市占比近一半……前不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分别从“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等方面作出部署,随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令发出,这座首都北京改革开放的窗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迎来更多新机遇。

“选择北京亦庄,就是选择与机遇同行。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因改革而生、伴改革而兴的北京亦庄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在哪里?

超30%的硬朗

北京经开区是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产业发展势是北京经开区发展的能。

“得益于北京亦庄提供的完备生态链和良好环境,我们才能快速发展至今。”上半年营收增长超20%,北方华创在北京亦庄完成了从科研机构到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企业龙头的转变,站稳世界第八位置,董事长赵晋荣感慨最深。

北方华创的发展是经开区企业发展的缩影。一直以来,北京经开区坚持“国家需要的就是亦庄要干的,企业需要的就是亦庄要办的,人才需要的就是亦庄要做的”,坚定不移推动“44637”发展体系建设,主动担当四大国家战略任务,倾力建设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地,持续打造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国家信创产业基地,高水平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巩固壮大四大主导产业提质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数实、两业、科文三个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产业组织、创新培育、要素保障、人才服务、开放协同、城市活力、党建引领七方面支撑体系,为打造高质量产业生态提供坚实底座。

“经开区总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和解决问题。“强联智创创始人兼董事长秦岚发出的这句感叹,缘于今年4月的一次搬家。

2020年5月21日,强联智创入驻北京经开区。在这片土地的滋养下,强联智创相继获得首个创新三类证产品的研发和取证,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随着高速发展,当前的办公场地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经开区有关部门在一次走访调研中,发现了企业的急难愁盼,立即帮助企业找场地。经过考察对比,为企业找到了“心仪的新家”。

在这里,企业和政府双向奔赴。北京亦庄已形成“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独角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梯队“雁阵式”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共拥有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8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在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他们以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独特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北京亦庄让一粒种子如何开出万亩花香的探索实践。

看经济发展,数字会说话。2024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北京经开区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整体的近40%,贡献全市超30%的工业增加值,数据显示,北京经开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换道中跑出了加速度,是首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名副其实的开路先锋。

10000亿的托举

对企业来说,拥有完备产业生态的北京亦庄是发展沃土。而朝着中国式现代化使命奋进的北京亦庄,也不断增强着其要素市场上的能级与核心竞争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解决好“钱”的问题。要实现高科技成果研发到产出的“有始有终”,就要确保资金活水的“持续跟踪”,回答好“钱从哪儿来”“钱到哪儿去”的问题。

“持续加强核心技术的研究、加大产品在信创领域的布局、新一代产品的开发及市场拓展,以巩固并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宏诚创新创始人、董事长田川表示不久前,企业刚刚获得了由亦庄国投和云洲资本投资的近亿元融资,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投早投小投新,亦庄国投在投在管万亿级基金规模,让资本与创新零距离,助力北京经开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当前,政府产投资金规模达到百亿,金融要素市场愈发齐备,上线24家金融机构的87款金融产品,为区内多家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构建了以“产业升级基金+专项子基金+市场化子基金”为核心的全链条政府投资体系。

贸易要素加速自由流动,链接全球能力增强。全市首创“抱团出海+境外招商”模式,出台外资政策9条、外企服务20条,组织多批次多家企业组团参展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与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中德商会等国际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际科创中心策源功能加快凸显,建设全域人工智能之城,投用人工智能训练基地,推动全市首个大规模存储数据中心转型为算力中心,智算总规模达5000P,率先落地监管沙盒机制,汇聚25家企业30余个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打造空天街区,落地银河航天等70多家企业,构建星箭一体化、通导遥深度融合、空天地信息一体化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一门办的效率

北京亦庄为何能够成为“机遇之城”?张强表示,改革创新是北京亦庄最大的优势。

日前,全国首张热食类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从北京经开区发出,获得这张证书的久秉机器人有限公司负责人于钦玮十分开心,这意味着热食类食品生产的大市场,为公司机器人产品敞开了大门。

“这次许可证的获批,同行们的心气儿更高了,同时也让我们餐饮类机器人企业坚定创新发展。”他说,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将让智能餐饮大展拳脚。

用机器人实现餐饮加工全流程自动化,是餐饮业的一件新事,也是北京亦庄加快营商环境改革,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的生动案例。近年来,北京亦庄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覆盖生活性服务业并拓展16个生产性服务业场景,DIY“多业一证”改革覆盖43个高频许可证。推动政务服务增值改革,建设零碳服务中心、企业法规咨询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8大中心。加强制度创新,在全市率先试行对进口医疗器械进行符合性验证检验监管,14项“两区”建设案例在全国推广。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进一步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能,北京亦庄将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以更大担当和作为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不仅能一门办,还能一港办,北京亦庄有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党建引领“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创新性地通过亦企服务港这个实体服务平台将企业凝聚起来,切实擦亮了“北京服务”的金名片。

“亦港解企忧,办事不发愁”。亦企服务港身兼“党群工作统筹、涉企政务办理、企业服务聚合、企业信息汇聚、发展资源整合”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五大中枢”功能,被授权行使企情直报、企权维护、调研建议、党群服务等14项职能,实施党务、政务、服务、商务“四务合一”,不断提升服务能级。

亦企服务港可谓是企业身边的集成式服务管家。集成需求,亦港对接。企业诉求“照单全收、有问必答、举一反三、主动治理”。运行5年来为企业解决问题7000余件,实现“区域全覆盖、服务全响应、问题全解决”。集成服务,亦港通办。11个亦企服务港均建成500-1000平方米实体空间,实现100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在港内就近办、自助办,区内“一业一证”“告知承诺”“综合许可DIY”等重点改革事项,均可实现一站咨询、协同办理。集成政策,亦港直达。

花园里的幸福

蜿蜒的凉水河,宛如一幅铺陈的生态长卷,左岸涵养着希望、右岸沁润了生活。这里不仅有通明湖的“夏雨荷”、鸟类种数达北京市鸟类的60%以上,还有呦呦鹿鸣,南囿秋风……一座花园中的城市正在以人才安居之“优”,支撑城市发展之“进”。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在对半年数据解读时表示,北京经开区不断推进新城建设,持续激活城市活力 。

不久前,北京市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北京经开区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亦嘉•韶华颂A区通过竣工验收,可以为周边产业集群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2576套,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整体吸引力,为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贡献安居之力。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亦庄火车站站前广场、环保园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地泽110KV变电站配套电力隧道开工;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北京小学、北京八中等中小学建设,推动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落地;强化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修订人才保租房管理实施意见,投入人才住房2.5万套;加快建设花园城市,推动凉水河、通明湖城市休闲水系建设,启动马智基地城市环境整体提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36家,总数全市第一;创新全市首个“1分钱”绿电奖励政策,绿电交易量全市第二;加快推进全市单体最大光伏项目和全市最大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建设,推动能源结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人的发展,离不开“梦想”二字。经济学家陆铭在《向心城市》一书中写道:“城市一直在两种力量的角逐之下生长。一种是向心力,它让你怀揣梦想;另一种是离心力,它让你肉身疲惫。”作为首都改革开放的窗口,北京亦庄从来不只是创业的热土,更是伟大企业的孕育地。

沿着潮水的方向,在开放的奔流中,找寻机遇与梦想、创业与创新的交汇之地,这就是亦庄机遇,更是机遇亦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