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生态环境“三监”联动大模型,支撑空气质量改善

北京打造生态环境“三监”联动大模型,支撑空气质量改善

00:00
07:01

记者7月30日获悉,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创新实施“三监”联动,打造生态环境“监管-监测-监察”——“三监”联动大模型,支撑了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精准、依法治污。

监管、监测、监察“三监”联动

前不久,摄影爱好者在延庆九眼楼长城,拍到了古老长城与百公里外的中央商务区同框的照片,突显了北京的好“气”色。

北京市细颗粒物浓度已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进入了“在相对低的浓度水平下进一步改善”的阶段,再改善的减排空间收窄,改善的难度增大。面对新形势,如何进一步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说,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率先探索,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创新实施“监管部门统筹调度、监测部门智慧感知、监察执法部门精准执法”的“三监”联动。

其中,环境监管部门发挥“发动机”作用,统筹调度,提出重点任务要求;环境监测部门发挥“哨兵”“耳目”作用,感知发起,模型智慧分析线索问题;环境执法部门发挥“铁拳”作用,循迹打出精准监管合力。

运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构建新一代监测体系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自主开发“三监”联动大模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新型的监测网络、智慧的分析技术、高效运转的调度系统,支撑了“三监”联动机制运转。

其中,新型监测网络支撑“三监”联动智慧感知。在传统监测体系基础上,运用传感器、物联网和卫星遥感等技术,构建了“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新一代监测体系。

卫星遥感“天上看”,能够遥感智能识别裸地、黑臭水体等10余类目标,识别精度达90%。走航车在“地上巡”,对挥发性有机物边走边测实现“秒级响应-智能溯源-闭环监管”,5700余条路网的道路尘负荷水平一目了然。用电量、工地台账、餐饮企业台账、重型柴油车等经济社会运行数据联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经过智能算法分析,实现对各类污染源全方位、全时段监控。

新型监测网络保障了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三监”联动提供了大数据支撑,智慧感知问题线索。

智能算法动态追踪超标排放

智能算法助力“三监”联动精准研判。聚焦低浓度水平下城市精细化管理需求,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构建智能识别算法库,自主研发了单车排放超标、企业产治不同步等26类问题线索挖掘算法,动态追踪高值冒泡、超标排放和违规行为。

如,通过OBD远程在线监控技术,掌握北京市内在用的18万辆重型柴油车的行驶路线和排放状况,一旦车辆出现超标排放,即可将车辆信息和超标线索推送至执法部门,精准快速执法。利用设施用电监控技术,将千余家重点涉气企业和6000余个监测点位纳入监测,一旦发现生产设施电表在跑而治污设施电表没动静的情况,将被系统捕捉记录;利用智能解析技术,对2000多个工地、上万个摄像头捕捉到的全流程施工环节视频图进行解析,精准捕捉环境违法行为。助力实现大气污染治理对象精准、问题精准、区位精准、时间精准、对策精准。

系统调度实现“三监”联动高效运转。精准治污调度平台是支撑“三监”联动的科技利器,实现了“监测一张网、结果一张图、问题一张单”的可视化集成,做到了空气质量快速评价、污染形势全面研判、污染问题智能溯源、市区街镇协同调度、活动水平动态追踪,全方位提供精细化决策支持,全流程可视化展示,能够有效支撑主要污染源的综合分析和监管。实现了大气环境管理的全面监测感知、智慧分析研判、高效精准调度。

推送各类环境问题线索1万余条

“三监”联动实施以来,共推送各类环境问题线索1万余条,实现精准快速响应,支撑精准有效调度,生态环境治理模式逐步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以VOCs无组织排放监管为例,以前,精准锁定排污高值点是难题;现在,VOCs“三监”联动走航监测让问题迎刃而解。针对某区域VOCs居高不下问题,结合历史数据及企业生产情况等因素,监测部门精细安排走航路线,对重点区域、重点点位进行全覆盖;行动中,对发现的VOCs高值区域,执法部门配合使用便携式仪器快速探测排放源位置、精准定位问题,“边走边看、边看边查、边查边办”显著提高了执法效能。通过市区协同开展VOCs“三监”联动走航,有效降低了该区域VOCs数据浓度。2023年以来,这类联合走航共进行了22次,助力实现减排目标。

“三监”联动还能做到动态预报污染过程,实现了精细监测、科学溯源、精准分析、高效执法。2024年3月中旬,准确预测到空气污染过程后,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启动“三监”联动,平台快速推送线索,问题整改实现“快下快上、日产日消”,并逐日评估措施落实情况,支撑了污染过程的“削峰降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