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上焦篇 暑温(第25~34条)白话文

卷一·上焦篇 暑温(第25~34条)白话文

00:00
10:56

二十五、手太阴暑温,服新加香薷饮后,如果身上微微汗出,就不可再服新加香薷饮,以防解表太过,损伤卫气。因为暑邪最易伤气,易致卫虚表不固。虽然微汗后还有些症状没有解除,也应当辨其邪在何脏腑经脉,据证立法治疗。按:伤寒病发汗是唯一的治法,最宜发汗;伤风病也是不通过汗出便不能缓解,但最忌发汗,而只宜解肌。这导致麻黄汤和桂枝汤在主治病证上不相同、在治法上也就不同。温病也宜通过汗出而解,但最忌发汗,只宜于辛凉解肌,辛温药物是不可使用的。妙在引导温邪外出,使营卫气血调和,自然得以汗出,不必强行将汗发出来。至若暑温、湿温病与此又不相同。暑邪不通过汗出不能缓解,可以用香薷宣发。发汗之后,如果大汗不止,仍然属于白虎汤所适用的病证,这与伤寒、伤风漏汗不止必须用桂附固护表阳是不一样的。暑病虽然可以发汗,但也不能够屡屡发汗而使表气虚弱,以防出现厥脱之症。看一看古人在暑病的治疗方面设有生脉散益气生津法,就可以明白这一道理。

二十六、手太阴暑温,或已经用过发汗的方法,或未用过发汗的方法,而汗出不止,心烦口渴,呼吸急促似喘,脉洪大有力的,用白虎汤治疗;脉洪大而中空无力呈芤脉的,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身体困倦沉重的,为兼湿邪蕴脾,用白虎加苍术汤治疗;汗出不止,脉散大无力,呼吸急促喘喝,有津气外脱之象的,用生脉散治疗。这一条与上条除了“已经发汗”一句不同以外,其余大致相同。

白虎加苍术汤方即于白虎汤内加苍术三钱。出汗多而脉散大,表示这是阳气发泄外越太甚,正气内虚而有虚脱之势。生脉散酸味与甘味药相合而能化生阴气,使阴气内守则阳气也能固留于体内,阳气固留于体内则汗自止。用人参为君药,以补肺中元气。

生脉散方(酸甘化阴法)人参三钱 麦冬二钱(不去心) 五味子一钱以上药用水三杯,煎煮取两杯药汁,分两次服。药渣可再煎煮取汁服一次,如服一剂后脉仍散大未敛的,可再取一剂煎服,服至散大之脉有收敛之象时为止。二十七、手太阴暑温,经用新加香薷饮发汗后,暑热症状已经消退,但还感到头脑微胀,视物模糊,为暑湿余邪未尽解的,用清络饮治疗。如病初发汗后,暑湿之邪不外解而传入中焦或下焦的,应按中、下焦的治法辨证治疗。既然说是余邪,就不可用重剂,这是很明显的。只需要用芳香轻药清肺络中的余邪就足够了。如果病邪深入了中下二焦,就不可用轻浅之药来治疗病势深重的病证了。

清络饮方(辛凉芳香法)鲜荷叶边二钱 鲜金银花二钱 西瓜翠衣二钱 鲜扁豆花一枝 鲜竹叶心二钱 丝瓜皮二钱上药用水两杯,煎煮取药汁一杯,一日分两次服。本方可适用于暑伤肺经气分的轻证。二十八、手太阴暑温,干咳无痰,咳声清亮的,用清络饮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治疗。干咳而无痰,这是干咳而不属于嗽,咳声清亮而高亢,是因为肺金有热,提示病偏于火而不兼湿邪,治疗当用清络饮以清肺络中无形邪热。加入甘草和桔梗升发肺气;甜杏仁利肺气而不耗气,麦冬、知母保护肺阴而制约火邪。

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方:即于清络饮内加甘草一钱、桔梗一钱、甜杏仁二钱、麦冬三钱。二十九、手足两太阴暑温,既咳又嗽,咳声重浊,痰多,口不太渴,渴也饮水不多的,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方治疗。既咳又嗽,痰涎较多,咳声重浊。重浊是土音,提示病涉及太阴湿土,这是显而易知的。口渴不甚,渴不多饮,提示挟有水饮。这种病证属于暑温兼水饮。所以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化中焦痰饮水湿。再加厚朴、杏仁,利肺气而渗湿,预防出现喘满。用甘澜水煎药,是取甘澜水走动而不留滞、不助水饮的作用。这一条应该列入湿温病一节。之所以列在此处,是为了与上条比较、互相印证。

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方(辛温淡法)半夏八钱 茯苓块六钱 厚朴三钱 生姜五钱 杏仁三钱以上药用甘澜水八杯,煎煮取药汁三杯,一日分三次温服。

三十、脉象虚弱无力,夜间睡眠不踏实,心中烦扰,口渴,舌质深红而绛,时时谵语,两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欲睁开,这是暑热之邪深入手厥阴心包络的缘故。手厥阴暑温,宜用清营汤治疗。如果舌苔白腻而滑的,不可以用清营汤。夜间睡眠不安稳,是因为心神虚弱卫阳不得入于阴分。烦渴引饮、舌质红赤,这是因为心火太盛而心阴不足。偶尔出现谵语,表示神明受扰。眼睛睁开而不闭,这是因为目为火的门户,火邪盛,所以眼睛睁开以泄火;此外,阳气不能下交于阴也是目开不闭的机理。有的患者喜欢闭上眼睛而不想睁开,这是因为人体阴液被亢盛的阳热所损伤,阴液损伤便不喜欢看见光亮。治疗用清营汤紧急清泻心包热邪,固护心阴不足。如果舌苔白滑,这提示热邪重而湿邪也重。湿重就忌用柔润之药,应当从湿温病的治疗中求取方法,而不可用清营汤。

清营汤方(咸寒苦甘法)犀角三钱 麦冬三钱 金银花三钱 生地黄五钱 丹参二钱 连翘二钱(连心用) 玄参三钱 黄连一钱五分 竹叶心一钱上药用水八杯,煮取药汁三杯,一日分三次服用。

三十一、手厥阴暑温,身热不恶寒,神志不太清楚,时时谵语的,用安宫牛黄丸治疗,也可应用紫雪丹。身发热,不恶寒,说明已经没有了手太阴症候。神志有昏迷迹象,时时出现谵语,不同于上条偶尔出现谵语。医生应当谨慎防止邪气内闭。所以治疗要用芳香开窍、苦寒清热方法以急救。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处方及方义见前面所述)

三十二、暑温病,恶寒发热,舌苔白腻,口不渴,吐血的,名为暑瘵,比较难治,可用清络饮加杏仁、薏苡仁、滑石汤治疗。发热恶寒,提示热邪伤表。舌苔白而口不渴,提示湿邪伤里,这都是气分病变。如果同时出现吐血,提示表里气血俱病,难道还不是暑瘵重证?治疗时,如果单纯使用清热方法则有碍于补虚,如果单纯使用补虚方法又有碍于祛邪。所以用清络饮清血络之中的热邪,补虚祛邪兼顾了。加杏仁是为了利肺气,因为“气为血帅”;加薏苡仁、滑石是为了渗利在里的湿邪。如此治疗,希望邪气退、气分清宁出血停止。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方即于清络饮内加杏仁二钱、滑石末三钱、薏苡仁三钱。煎服方法同清络饮。

三十三、小儿患暑温,身发热,突然抽风,发痉发厥,名为暑痫,用清营汤治疗,也可少用些紫雪丹。小儿体内的阴气本来就较大人虚弱。何况是在暑天呢?一旦感受了暑温邪气,很快就可能由卫气传入营分,这是因为小儿脏腑薄弱的缘故。血络被火邪逼迫,火邪极盛就导致内风煽动,俗称为“急惊风”。如果糊里糊涂地用发散消导方法治疗,患儿很快便可能导致死亡。只有用清营汤清泄营分的热邪,顾护津液,使阴液充足、阳气平和,自然能够通过汗出而使病邪得解,绝不可使用发汗方法。此证可以小量投予紫雪丹,以清心包络中的热邪、开通心窍。三十四、成人暑温,发为暑痫,治法与小儿暑痫相同。如暑热初入营分,引起肝风内动,症见手足抽搐的,可于清营汤中加钩藤、牡丹皮、羚羊角治疗。清营汤、紫雪丹(方剂和用法参见前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