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芜湖人是怎么过“七夕”的?

古时芜湖人是怎么过“七夕”的?

00:00
03:47

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芜湖发布“声动芜湖”栏目,今天为大家分享:

古时芜湖人是怎么过“七夕”的?



自古以来,芜湖一带就有“乞巧”风俗。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人们有两种“乞巧”的方式:


中午,把“露之经宿及日”的一盆水,放在烈日下曝晒,等到水起油翳的时候,就叫家中人每人投下几枚绣花针,使它们浮在水面上。然后各人都伸长脖子看盆底,如果谁的针影成云、龙、花草、书卷和笔锋形状,那么合家就都祝贺他(她)“得巧”,或者叫做“得聪明”。假如谁的针影成椎、轴形状或者连投几枚绣花针都沉入水底,那么人们就会说他(她)没有“得巧”或者叫做“得拙”,这是一种方式;


另一种方式是在晚上,各家“陈设瓜果于中庭”,在瓜果旁放一个小锦盒,将捉来的蜘蛛藏在里面。第二天开盒看结果,如果蜘蛛在盒中吐丝结网了,就叫做“得巧”,反之就是没有“得巧”,也有一些人家将蜘蛛放在桌上瓜果中间,如果蜘蛛在瓜果之间吐丝结网,也叫做“得巧”,倘若蜘蛛不遂人意,逃之夭夭,那就说成是“巧跑了”。


除这两种方式以外,“乞巧”在各类家庭中还有各自不同的做法。富人家多在自己家中的院子里搭彩楼和彩棚,称为“乞巧楼”和“乞巧棚”,“乞巧”就在楼中或棚内进行;穷人家连衣食都成问题,只好到郊外田野的瓜果棚里“乞巧”。读书人家还在七月七日中午,把家中书籍搬到太阳下曝晒,认为这样做才会得巧。纺织人家,在这天中午,把纺纱机、织布机和纱线、布匹放到太阳下晒,据说也是为了得巧。一些经商人家的“乞巧”方式更为奇特可笑,七月七日夜里,他们携带着一个口袋,里面放着石头、杂物之类,到野外去守夜。据他们说,这天南天门会大开,有福气的人能够看到,到时只要将石头、杂物向天上抛去,落下来就会变成金子。农家的少女在七月七日晚上是比较自由的。一些已有意中人的少女,常在这天晚上到村外看瓜棚里“乞巧”,和意中人相会,看天上银河及牛郎星和织女星,叙述着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低声商量着终身大事,沉浸在互恋互爱的幸福中。这类趣话在过去时有所闻,引起家长的警惕,于是就叮嘱女儿“不要借着乞巧去会郎”,这句话,也就成了芜湖一带的俗语。



主办单位:芜湖市委网信办、芜湖传媒中心

主播:清蓝云

编辑:张文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