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异常关键,影响极其深刻,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

这句话异常关键,影响极其深刻,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

00:00
20:56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燕十五

从茅台到珀莱雅,消费板块听风就是雨,阴雨绵绵,阴跌不断。主要内需不振,消费税风声不断,相关公司颤颤巍巍。

近期大会公报中,没有具体提到“消费税”,不少人松了口气以为能再等等,让子弹继续飞一会儿。

7月21日,大会决定全文正式公布,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部分,有一句“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

此前6 月 25 日审计署的报告里,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看来,消费税改革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消费税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于是,一个根本问题来了。

为什么是消费税?

消费税,被各方看中

近期,凡是和财税改革相关的重要表述,几乎都跟着解决地方问题这一句。这说明,本轮税改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这和消费税有什么关系?

在增值税、所得税等排名靠前的几大税种里,消费税是唯一,地方占比为零,中央独占的税种。

这意味着腾挪空间最大,分配阻力最小,只要央愿意,地方肯定举双手赞成,这是阻力较小的改革。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点动手?

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了,早在2019年底,政府就下发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法》的说明。

在附件2,《说明》明确提到:

健全地方税体系、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的有关要求,后移消费税部分消费品征收环节等消费税改革工作一直在推进中。

当时的思路是,通过后移部分消费税征收环节,解决划分问题。

时隔4年,推进工作迟迟没有落地,个中原因复杂。站在地方的角度,2019年还有房地产撑着,迫切性不够,没太大动力推进消费税改革。

从前文提供的央地税收占比能看出,过去央地财税分配是,消费一头在央,土地一头在地,增值税等在央地中间找平衡。

2021年以前,这种分配逻辑很自洽,房地产一直在上行周期,土地越卖越多,越来越贵,和土地相关的税费水涨船高。各方享受着房地产红利,不亦乐乎。

2021年之后,一切都变了。

2021年6月4日,财政部等几部委下发文件,《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把过去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划转到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从2021年7月1日起,相关政策,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等七地试点。未开展试点的地区,从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征管划转工作。

这条消息出台的时候,很多人误读为上面要染指土地收入,其实,征收部门换了,地方仍然享受土地收益。

回过头来看,当时这个举措,真正的目的,可能远比想象的要深远。

2021年是中国房地产的巅峰,那一年创造了几乎所有记录,销售记录,房价记录,土地收入记录。据财政部数据,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一共87051亿元。

土地收入如此之高,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地方收入占比空前的高,也空前的自信。所以当时有了染指土地收益的传闻。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2021年之后,中国楼市进入到史无前例的下行周期,房价一跌再跌,销售一落再落,土地收入一降再降。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土地收入57996亿元,相比2021年,降幅将要达到3万亿。

2024年前5个月,房地产依然不景气,土地收入继续下滑。财政部数据,前5个月,全国土地出让收入12810亿元,同比又下降了14%。

地方政府要过紧日子,最主要的一块收入下滑,支出倒是一点没少。收支之间的喇叭口越拉越大,地方越来越着急找钱。

我们此前专门写过文章,非税收入的变化就是地方解决自身问题的一种表现。

从2024年开始,各方面都在期待专项债、地方债能加大力度投入,加快发放,给地方解渴。但是,发放进度一直不如预期。

中金固收团队报告的统计显示,截至6月23日,今年以来新增地方债累计发行额逾1.6万亿元,但发行进度只有35%。其中,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逾1.3万亿元,发行进度约34%,低于2022年与2023年同期。

《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专项债、地方债放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有关部门收紧,一个是对项目的审核趋严。

大会召开,很多人期待的强刺激政策落空,债务谨慎还是主基调,这和专项债发放速度缓慢一脉相承。

谨慎,安全,防范风险在当前的重要性,被远远低估,高层的克制让重走发放货币之路的幻想,一再破灭,现在不该再抱幻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迟了许久的消费税改革,被各方接受,被各方看中。

内需在放缓,但消费税增速很快

中国过去最大税种是增值税,然后是企业所得税,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只能排到第四。

看上去只是个小不点,架不住成长潜力巨大。

2024年前五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仅为3.7%,消费疲软通常意味着从消费上获得税收也不会很大。

但结果恰恰相反。

从2008年以后,消费税占比一直在提高,最近三年势头尤其的猛烈,2022年还创下了近30年新高,占到了10%以上。

2024年前5个月,消费税更是逆势增长,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形成鲜明对比。

财政部给出的数据是,增值税下滑6.1%,企业所得税下滑1.7%,个人所得税下滑6%,但消费税却增长了7.2%。

前5个月7600亿的消费税,也让其和进口增值税迅速拉近距离,地位越来越重要。以目前的增速看,2024年很有可能晋升为单一第三大税种。

消费税逆势增长,原因何在?

原本我们以为是基数问题,其实并不是。2023年,几乎所有重要税种增速都在下滑。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23年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进口货物增值税等税种增速的下滑幅度,并不比国内消费税低多少,差不多在同一起跑线上。

2024年,完全不一样了。社零增速不高,消费税增速却不错,这是什么原因?

根据2019年底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法》中,消费税税目税率表,目前中国总共对15大类商品征收消费税。

具体包括:烟、酒、高档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和焰火、成品油、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电池和涂料。

从征收范畴来看,多数是“富人税”、成瘾税、还有一些是“环保税”。

根据德邦证券的统计,上述15大类消费税,贡献度差别很大,烟、酒、车、石油四大类贡献了98%的消费税。

占比如此之高,意味着这4大类不仅会成为后续消费税改革的重点,也是消费税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

在不久前撰写的茅台一文中,我们分析过白酒行业的现状,行业整体规模,在下滑,增长只能靠提价。

消费税占比最高的烟草行业也是类似的情况。

据深蓝智库统计,中国烟草行业销售箱数的巅峰在2014年,此后一直回落,2021年开始缓慢复苏,但和2014年比距离仍然比较大。

尽管销量没有太多增长,但是利税却比2014年多了3000亿以上。谁抽烟,谁贡献,抽得越多,贡献越大。

烟草税率固定、销量增长不大,烟草利税增长更多体现在价格的上涨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烟草项CPI长期高于整体水平,2024年6月份,其CPI单项同比增速为1.1%。

汽车和石油两个行业,比较特殊。

石油行业的消费税是固定税模式,每升征收固定税费,按理说和油价关系不大,和消耗量关系更密切。

2024年年初到现在,原油价格一直在80附近徘徊,相对稳定。

参照中国海洋石油一季度的财报,石油液体收入增速在23%,价格变动为6.2%,多出来的收入部分就是因为销量上升。

成品油消费税细则,每升固定税费相较于前面三个,汽车行业大概属于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消费领域,各方面都在不遗余力的推进产业发展。

前5个月,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汽车行业收入38966亿同比增长7%,和消费税增速完全一致。

关于白酒,消费担忧也不妨碍价格上太升。《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白酒企业总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8%。

从上述四个行业的情况来看,消费税选品确实独到,规模够大,消费波动不大,不管高低都得用,增速稳健,能够提供比较稳定的税收来源。

未来,除了这四个行业之外,其他消费品是不是会增税?看看增值税的情况,应该有所预期。

消费税该怎么分?

消费税到底该怎么分?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牵涉到央地分配,关乎不同地区之间的结构性差异。

前文我们分析过,从土地收入的变化来看,和2021年相比,2023年的落差在3万亿,估计2024年裂口不会有太多改善。

2023年,整个国内消费税的盘子“才”1.6万亿,即便消费税全部都给地方,也不够弥补3万亿的落差。

从全球经验来看,没有一个国家“敢”把消费税变成地方独享税种。

美国和法国两个消费大国,消费税是地方占大头,占比都在60%以上,而东亚国家普遍是地方占比低,中央占比高,日本消费税地方能够拿到26.5%,韩国地方仅能拿到11.8%。

从税收看得出不同国家的体制截然不同,美国州政府的权力更大一些。如果把美国标准作为地方可以分配到的上限,那地方政府分享60%可能是极限了。

60%也意味着,地方能够获得接近1万亿消费税。

根据光大证券的研报,2023年地方财政收入在11.7万亿左右,1万亿消费税能够占到地方9%的存量收入。

如果地方当真分到消费税的六成,对地方无疑是一块大肉,不仅能解馋,还能果腹。

当然,还有可能是开发一些新的消费税品类,上面收入不减,地方还能增加,但消费者能答应吗?他们可以继续当低欲望一族。

除了央地分配,还要考虑地方的结构性因素。

目前,压力比较大的省份集中在内蒙、贵州、云南等地,这些地方多是白酒、烟草大省,如果按照现有的消费税征收方式,把大头让地方分享,这些地方肯定欢天喜地,这也符合“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这一主要目的。

但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在文件中都提过把部分消费品的征收环节后移,从生产端移动到零售端。

东部沿海多是消费大省,广东、山东、上海、浙江,后移到零售端,有利于这些省份获得消费税。有很多人担心,一旦征收消费税,东西部之间经济和财力差距更大。

资源大省提供产品,消费大省解决需求,消费税即便完全转成地方税,也需要平衡供给地和消费地之间的关系。贵州产白酒,沿海收税,谁会干?

我们看到的,想必设计者也看到了,国税部门征收消费税之后,不是地方收入囊中了,现在是中央独享,存在一个分配问题,分配了支付还有转移支付问题。

毕竟,没了谁,都不行。

结合大会最新的公报精神公平优先原则,有可能的结果是,即便征税环节后移,整体消费税的分配也会不会让贵州、云南等压力大省吃亏。

会加税么?

里根经济学能够成为美国很多总统的主流选择,当然也包括懂王。最重要的奠基石是拉弗描绘的税收曲线,俗称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很容易理解,即税收收入和税率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

这个平衡点,就是最合适的税率。加税也好,减税也好,希望朝着这个平衡点靠拢。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有些机构认为目前四个主要消费品种有加税空间。

比如华泰证券就举例,根据WHO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烟草税占总零售价比例约为54%,明显低于欧盟的60%,韩国和沙特的74%,也低于低欲望的日本目前的61%。

酒类也一样,目前中国烈酒的消费税占到零售价比例为16.3%,大幅低于韩国的43.1%,英国的47.2%、澳大利亚的56.5%。

潜台词是,烟啊,酒啊,化妆品啊,继续加税呗。

这得结合中国国情来讨论。中国的消费税是价内税,消费税是直接包含在价格里面的,也就是说,如果加税,终端零售价格必然上涨。

我们之前写过分析过很多消费品,有一个共性趋势非常明显,就是降价都带不动销量,不要说加税了。

汽车是这样,白酒也是这样。

如果降价都没法办法拉动消费,加税就是被动提价,对消费的伤害可能远远大于税收收入。要算总账的话,平衡点可能越跑越偏。

在泡沫崩溃期,日本政府多次希望通过增加消费税缓解财政压力,桥本龙太郎和安倍都用过,但每一次都不太成功,并且引发巨大争议。还没收到税,就收到了一堆恐慌。

来源,走进日本

据申万宏源的统计,每次加消费税,日本私人消费对GDP的贡献就会下一个台阶。

结合日本前车之鉴,以及中国目前的情况,增加消费税税率可能并不能带来预期中的结果,反而有可能让消费更疲软。

另外,过去增值税一家独大,增值税的设计是为了缓解零售环节征收困难,征收端前移,适应工业时代的征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估计征税的办法越来越先进,消费端征收将成为现实。

面临的问题是,如果消费税环节后移,和增值税之间存在矛盾、重复之处,需要一并考虑。

对白酒们的影响,

也许超乎想象

每次有消费税的消息,白酒行业都备受关注,白酒上市公司的股价总会剧烈波动。

有意思的是,几乎每一次,机构都会告诉大家,消费税对白酒企业没影响,尤其对一线品牌甚至是利好。

理由是,高端白酒消费人群忠诚度高,对价格不敏感,即便加税也会消费。消费2000的人谁会在乎200呢?忠诚度低的品牌丢失的份额,反而会加速向头部集中。

另外,白酒终端零售太复杂,征收成本高,无法有效征税。

这未必准确,我们提供两个新的视角供大家参考。

西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费茂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刘佳和国家税务总局仁怀市税务局黄江的研究发现,2018—2020年,贵州茅台酒、泸州老窖、宜宾五粮液的消费税实际税率平均为11.64%、10.19%和12.27%,和20%的白酒消费税相去甚远。

原因是,白酒行业往往通过成立多层销售公司、转移定价等方式避税。

过去消费税和地方没关系,地方一家家企业去查,成本太高,不现实。如果消费税的获益者变成了地方呢?

属地管理多年,知根知底,白酒企业们过去的避税方式,还能奏效么?我们表示怀疑。

从竞争格局的角度看,行业向头部集中似乎成为共识。这一点共识的大前提是,头部白酒企业全国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为什么要强调全国化的趋势?如果消费税的受益者变成地方,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地方为了获得更多税收会鼓励大家消费本地酒。

一些兼具供给和销售的大省比如江苏,本地化的特征会加剧,地方可以吃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两头税收。

将来,消费税大于增值税的时候,地方会鼓励在本地消费,不管是不是本地酒企生活的。这对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会产生非常大的冲击。

汽车行业和白酒行业刚好反过来。

汽车行业的零售环节比较容易把控,且越来越多主机厂本身成为渠道的一部,原有的4S店大面积关停,雷军、俞承东都自己上阵销售。汽车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

要么成为汽车研发中心,要么成为汽车消费中心。再过十年,对于合肥来说,奇瑞一定比比亚迪重要吗?

观察一个时代的变化,观察税收。观察当代人对经济的理解,观察税收。税收里面有你想知道的信息,并且,不掺水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安__贝

    愿借税改东风,如同28年前成功戒烟一样,彻底戒断白酒等酒精饮品,一口不吸,一瓶不喝不买😄😄

  • 越闽粤

    未来五年至五十年国内人口持续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甬莞高速穿过的地级市市区将迎来大爆发式发展,尤其台州优质股汕尾潜力股!

  • 我的榴莲都报恩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