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
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
影响长寿因素占一半原因的“心理平衡”究竟怎么理解?我们又该如何做到呢?
01
“压力激素”会损伤身体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致死。
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
《黄帝内经》也曾说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
所以,医病先医“心”。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
因此,这类病被称为心身性疾病。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等,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
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
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才能分泌更多令人快乐的“益性激素”,减少“压力激素”的分泌呢?
02
减少“压力激素”的方法
01.勤于思考
新的研究表明,“目标感很强”对健康有益。
因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决定其生理状况。
勤于思考的人的脑血管处于舒展状态,因此,经常用脑可以促进脑部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中老年朋友退休后可以上老年大学,学习书法、跳舞、唱歌、画画等等,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活动的状态。
02.助人为乐
研究人员发现,给予别人“物质上”的帮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因为与人为善,常做好事,心中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进而降低了压力激素水平,促进了“有益激素”的分泌。
精神病流行病学专家甚至说: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良方。
03.家庭和睦
美国有两位心理学教授积20年的研究发现: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
他们说,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
人际关系不仅包括和朋友的关系,还包括和家人的关系。
因此,家庭和睦、与朋友相处愉快是长寿的秘诀之一。
04.付出友善
付出友善,就会收获友善。
当我们对别人微笑时,别人也会以微笑相迎。
无论是和朋友在一起,还是跟老同学微信聊天,记得都要保持微笑,付出友善。
这个友善包括:赞美、幽默、微笑、尊重、礼让、随和、包容、宽恕、体谅、同情、忠诚、倾听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收获别人的友善,心情也会更好哦!
03
心静则身安,身安则体健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
把动物的肝脏切除后,将原本应当是进入肝脏的门静脉和腹部大动脉直接相通。
心脏就立刻胀大而静脉血淤积,动物很快就死亡了,可见肝对血循环量的调节作用是多么重要。
情绪不爽、生气郁闷的时候,也会影响肝的疏泄,而出现肝和肝经气滞血结的情况。
情绪是人的本能,但在竞争激烈的生活环境下,人的精神压力自然会增大,于是各种负面情绪会经常影响到人的健康。
郝万山教授说:
“你看好多人,到处都抱怨,看啥都不顺眼。
国家怎么这个样子,社会怎么这个样子,单位怎么这个样子。
回到家就抱怨,家里人怎么这个样子,抱怨就是一种负向情绪。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大多数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
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养心、静心、修心、调控意识情绪,本身就是一个养生常识。
可惜这些不被大家重视,所以才会有“治不好的胃病”“伴随一生的咽炎”等疾病出现。
心静则身安,身安则体健,心安体健则百病少生。
动能生阳,阳气旺盛而通达,则气血流畅,肌肉丰满,筋骨强健。
心要静、身要动、营养均衡不过剩,这是历代各个门派的养生专家提倡的三大法宝。
其实,决定人寿命长短的,不仅仅是吃和运动,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很好👍👍👍
叶梳晨 回复 @珍惜当下李李: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