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据北京市统计局消息,上半年北京经济继续恢复向好,GDP同比增长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实现较快增长。新兴领域更是表现活跃,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组、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5倍、66.1%、13.2%和12.4%。
致力于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在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基础等多方面都具有突出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组、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为北京经济的继续恢复向好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是北京这些年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种阶段性成果。
产量快速增长背后,对应的是一系列具体产业项目的加速落子和相关配套服务的加快完善。如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上半年小米汽车开始进入量产阶段,就是标志性进展;集成电路领域,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芯域项目,第三代等先进半导体产业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工业机器人领域,去年底,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落地,今年3月,北京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
事实上,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亮眼表现,只是北京近年来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支持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工业加快向新质领域布局的一个缩影。
2023年,北京就取得了一系列的标志性突破:十大高精尖产业全部突破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突破3万亿,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突破5000亿,在北斗、集成电路和工业互联网等细分方向已培育了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新兴产业领域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无疑显示了北京新兴产业优势不断壮大和潜能持续释放的稳健与韧性。
这背后,离不开北京持续打造国际一流标准的营商环境,也与北京针对新兴产业发展所出台的一系列创新性扶持政策密切相关。如今年6月,北京市政府引导基金再出手,设立4只总规模500亿元的百亿级产业投资基金,分别投向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先进制造等热门行业和新兴产业。
之所以要坚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质上就是要积极发展和培育新动能。作为首善之都,北京在这方面更是肩负多重使命。
其一,北京的新动能更强了,有利于更好带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如今年3月印发的《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4年工作要点》就明确提出,北京将更好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携手津冀协同布局新质生产力,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上重点突破,加快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其二,当前全球产业竞争加剧,北京充分利用好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等综合优势,积极“抢摊”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此发展和壮大新动能,并将之与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及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结合起来,也是为制造强国建设和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之贡献。
路在脚下,行将致远。北京上半年新兴产业积聚的优势,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也将为北京更好担负起在新时代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首都职责使命,积蓄更多力量和信心。
展望未来,北京新兴产业发展潜能还有很大的释放空间。比如,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3.5%和13.6%。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所产生的产业效益,无疑都将在未来逐步兑现,强劲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