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节考点四生态工程的实例考点五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第4章第3节考点四生态工程的实例考点五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00:00
06:48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4章第3节考点四和考点五。
考点四:生态工程的实例。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以下介绍的生态工程实例,都是我国生态科学工作者和群众在长期的生态工程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而形成的。
一、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1、问题:我国有近7亿人生活在农村,人多地少是突出的矛盾。怎样才能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呢?
2、对策: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这在我国已经有不少成功的实例。
3、分析某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北京郊区的某村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该村实施了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作物秸秆被青贮、氨化后用来生产食用菌和饲料;饲料用于喂养畜禽;人、畜粪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液用于水产养殖业;沼渣可用于为有机农产品“无公害蔬菜”施肥和喂养畜禽,从而达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缓解了农村“三料”(即饲料、燃料、肥料)的缺乏问题,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同时畜、禽、鱼、谷物、饲料等加工品也可到市场上出售。总之,农业生态工程能创造多种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可以更新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青贮:是指在玉米等作物没有完全成熟时,将果穗和秸秆一起收获切碎,通过厌氧发酵成为牛羊的青饲料。
氨化:是指利用氨水或氮素化肥处理稻麦秸秆,使之软化适口,提高其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关问题。
问题1、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
运用了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
问题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
生态系统中的各组分搭配合理,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实现了物质多级循环利用、能量充分利用、减少了废物排放与环境污染。
问题3、这一生态工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这一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创造了多种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我国现有湿地5.36*10^7公顷,面积大小位列世界第四,亚洲第一。我国湿地的特点是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其他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湿地的缩小会导致局部气候恶化、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迁飞鸟类绝迹等。此外,湿地的环境污染、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等,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2、对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动植物物种引进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3、案例:厦门筼筜湖生态恢复。
三、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随着工业的发展,采矿业对环境造成的日渐严重的破坏,使人们不得不将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提到日程上来。因为矿藏开采后往往会造成山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矿区极端恶劣的土地条件,又会阻碍植被的生长。尤其是规模巨大的采矿业,不仅会对土地景观造成巨大的影响,还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2、对策。为加速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人们采用的措施包括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其中,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由于矿区废弃土地的水分状况很差,土壤极其贫瘠,所以植被很难恢复。因此,恢复矿区生态环境,首先要通过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然后,在人造表土上,植树种草。
3、案例: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
考点五: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在肯定生态工程的作用,特别是看到它在恢复、重建受损生态环境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不要忘记大自然固有的强大的生态恢复力量,更不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虽然我国的生态工程取得不少成绩,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导,难以像“精确农业”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此外,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尚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的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仍需要继续努力。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已经不单纯是环境污染问题,而是与人口激增、环境与资源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需要生态工程发挥作用。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中华民族传承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发展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今天,古老的智慧融合了现代科学成就,生态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将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未来的人民,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一定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上是本节内容。欢迎留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