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广西纪检监察网通报了贵港市桂平市推动解决校园空调装而不用问题。通报称,此前桂平市有26所学校与第三方公司商议,由第三方公司独立出资安装空调,通过向学生收取租赁费、电费的形式分期偿还费用。之后,根据有关政策要求,桂平市第三方公司不能再向学生收取空调租赁费、电费,因此停用这批空调。桂平市纪委监委通过督促指导相关学校使用公用经费分年度、分批次回购并支付空调电费,解决了空调装而不用的问题。
此事之一波三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大众诉求的多元性和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完整复盘其来龙去脉,其可以说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制造了新问题,甚至一度陷入无解死局”的纠葛过程。“26所学校6400多台空调装而不用”,无疑是奇葩个例。然而,该事件的开端,却有着相当的普遍性。那就是,近年来各地关于中小学教室安装空调的呼吁此起彼伏——需求就在那里,如何满足需求?之于此,各地可谓各显神通。
中小学教室安装空调,不存在“该不该”的争议,关键还是得看经费。很多地方财政拨款、统一采购,所有的问题,自然就不成其为问题。真正棘手的,还是如桂平市的这种情况,“学校无经济能力承担”。在这一大前提下,当地想到了一个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先让第三方公司出资安装空调,后续通过向学生们“分期收费”的方式,来让相关公司回本、盈利。从商业运作角度来看,其实现了效用的当下化,同时做到了成本的长久期摊薄,也算是灵活务实了。
而从实际反馈来看,这一看似取巧的做法,还是遭遇了巨大的非议。不少家长通过各种渠道举报,“学校违规收取空调费”。相关管理部门接到投诉后,调查发现“空调费”并不在“公办学校教育收费项目清单”上,故而认定其属于乱收费并责令“全额退还”……就事论事,这一处理也是依法办事,没有任何不妥。只不过,其连锁反应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三方公司因“收费回收成本”之路被堵死,索性就停用了空调。于是乎,又造成了学校空调“装而不用”的奇景。
局面僵持,学校空调“装而不用”,这明显是多输局面。为此破局,仅凭个别职能部门孤立、机械地“照章办事”,当然无济于事。最终,在当地纪委监委将此问题列入推进集中整治“履职清单”后,通过督促教育、财政等部门协调立场、联合行动,才拿出了解决办法。“使用公用经费分年度、分批次回购并支付空调电费”的方案,一方面保障了公平,保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了其陷入“血本无归”的困境。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回应了民众关切。
一个空调引发的连环局,所启发的还是基层治理对于全局观与系统论的思考。依法依规办事,与实现民生福祉的实质性改善,理应是统一的而非背离的。每每遇到一团乱麻的“死棋”,不妨多些贯穿始终的视角,多些跳出层峦看全盘的智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