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美和房利美是美国两家最大有着深厚政府背景的房屋抵押贷款公司,也是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中流砥柱。
然而,这两家公司却在2008年的那场世纪金融危机中被深度卷入,并在其中和其它金融机构一样扮演了相当不光彩的角色。
因此,它们给我的印象一直都是负面的。
但让我意外的是,我在读巴菲特80年代末以及90年代的一些股东信时,竟然发现老先生在那些年买过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并且巴菲特和芒格在买入股票后都对两家公司发表了溢美之词。
再后来,我又发现老先生在2000年左右的致股东信中告诉股东,他们已经把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全部清空了并且在此之后再也没有碰过它们。
但遗憾的是,在那封致股东信乃至后来几年的致股东信中,老先生都未提及他清仓的原因。
直到我读到2001年股东大会问答实录时,看到一位股东主动问及此事,巴菲特和芒格才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他们之所以卖出两家公司的股票是因为对两家公司的风险状况感到不安。但具体是什么风险,两位老先生则没有在那一次问答上详细说明。
但在后来几年的致股东信和问答实录中,两位老先生则明确抨击了当时遍布各大金融机构的衍生品,认为这些衍生品就像定时炸弹。芒格甚至说他认为在接下来的10年内,衍生品会给金融机构带来麻烦。
结果,就在两位老先生对衍生品发表抨击的几年后、在他们卖出两房股票的8年后,金融衍生品(基于房屋抵押贷款的次级衍生品)就暴雷席卷了全美,并将全球都带入金融危机。
我查了查相关的数据,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股票在2000年左右大概在50美元和60美元左右,此后从2001年一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两只股票最高分别涨到了71美元和74美元。
在这个案例中,老先生对风险的处置可谓毫不手软:一旦他发现所买入的公司有悖自己的原则和判断标准时,会毫不犹豫地卖出公司的股票,完全不在意此后股票的涨跌。
而这两只股票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表现也是一落千丈,双双都再也没有超过5美元,甚至有相当长的时间都徘徊在1美元以下。
如果从短线看,似乎老先生在2000年的卖出是“过早”了;但从长线看,老先生在2000年的卖出则是十分明智的举动。
看完这个案例,我对比了自己在加密资产的投资过程中对过往一些项目的清仓处理。
我发现基本上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掉的项目此后都证明当初的处理是及时妥当的;凡是当时稍有犹豫没有在第一时间清仓处理掉的,此后还是会处理掉,但造成的损失都更大。
所以最终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当断则断,不能犹豫,否则问题只会越拖越严重,损失只会越拖越大。
资金体量不一样,风险偏好当然也不一样。在币圈1000w刀只能持有btc或者稳定币,1w刀的话你去买btc有什么意义。巴菲特都是拿着大笔现金等待机会然后抄个大底,他缺乏投机的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