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六,在大湾区的景德镇等你

这周六,在大湾区的景德镇等你

00:00
14:48

大家好,我是Sinta。

Tanya已经踏上了去景德镇老窑厂的路,而被留在大湾区的我们,也计划去走一次关于“陶”的citywalk。

没错,如题,我们似乎找到了属于大湾区的“陶”之圣地——

广东东莞,千年古村温塘。

这个极其低调的古村街巷,有着百年前的老陶厂,也有着如今艺术新生后的,现代美术馆。

百年芒果树沿着河塘,老房子映照着当年辉煌的旧时光。

温塘,隶属于东莞东城。

毗邻繁华的商业街区,可除了本地居民,专程来这里的人,委实不多。

年轻人都是忙着走出去,哪里会有人按图索骥走进来。

可这里是当年广东陶业的基石,也孕育了很多人杰地灵的岭南故事。

它很低调。

从东莞市中心驱车,亦需要20公里。

但它又不低调。

与袁氏名人息息相关,有一段充满荣光的历史烟云,和一千多年的古今。

于是,这周六,我们准备带大家重走一次东莞温塘。

穿过车水马路的街道走街串巷,去探寻麻石街、陶瓷店、各大祠堂、陶厂路;

去欣赏棠美术馆、老洋房、文阁、沿路民居的建筑艺术;

去触摸刻着年份的砖头、木门、泥砖屋、古井......

另外,我们还会在棠美术馆做一场关于温塘印象的艺术创想......

本周六

重走温塘瓷路citywalk

来了

点击下方即可报名

这些在当地人心中熟悉又低调的存在

满目皆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它们不应该被时代遗忘

不应该被我们忽略

7月14日,上午见

报名之后

务必添加工作人员

西西

01

走进东莞温塘

重温昔日慢时光

起初,我们对于温塘的印象,仅限于美食。

每一条街巷的转角,每一间宗祠,亦或每一个扇门,背后都有好吃的。

有本地人吃了三十年的烫粉,烧鹅;

亦有被标榜为东莞最好吃的炸野,

从鸡翅到骨肉相连。

还有随处可见的,亲人的毛孩子。

直到与祁凯俊老师“面基”,才深度了解了这个街区,宝藏般的过去。

△行走导师:祁凯俊

莞邑风采文化保育服务志愿队队长,东莞摄影家协会莞城分会副秘书长

行走过程中,祁老师领我们前往了不少连本地人都没去过的角落,如数家珍般向我们娓娓道来。

“摄影和东莞本地文化保育,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爱好,它们两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身为莞城人的祁凯俊老师,从2011年便致力于莞邑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他从莞城文化出发,撰写发表多篇本土文化系列文章,多次带领观众领略莞城历史文化。

后来,祁老师的妹妹嫁到温塘,他也因此与温塘结缘。

而今年,正值祁老师组织建立的“莞邑风采文化保育志愿服务队”成立十周年之际。

本次citywalk从棠美术馆出发,祁老师便从温塘和砖窑的羁绊讲起。

时光回溯到宋代,这里便从事于烧制砖瓦,因此取名为砖窑坊。

后民国时期的温塘私营陶窑,主要生产日用的盆、煲、碗、钵等粗陶产品,占地面积足有2000平方米,是东莞陶业的生产基地之一。

△东城供销社温塘陶瓷店

1951年,温塘私营陶窑改为工人合作窑。

1956年,又改为地方国营企业,定名为温塘陶瓷厂。

现东城供销社温塘陶瓷店,也还在对外售卖陶瓷......大大小小的陶罐摆在路边,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不禁感慨,原来冥冥中早有注定。

另外,温塘可谓是人杰地灵,走出不少文人墨客。

说着说着,现市区里唯一的一座文阁——温塘文阁,便到了。

这里是祭祀文昌帝君的地方,家有学子,不妨前来祈福一番。

△走进塔内,即可一眼看到内部结构

以建筑造型来看文阁塔大有说法,古人采用“文房四宝”为笔墨纸砚,文阁塔对应的正是“笔”,温塘的众多池塘便是“砚”。

穿过马路,我们跟着祁老师拐进小巷,“大家低头看看。”

难怪有穿堂风迎面而来,原来麻石街到了!

温塘洋楼股份合作社,岭南传统大门的三件套,刻着年份的砖头,两侧墙壁上的土地龛,墙角镶嵌的红粉石泰山石敢当......

麻石街上多的是“宝藏”等你来探寻。

踩在麻石街上,忆起儿时记忆和小伙伴打赤脚玩水的下雨天;

以及午饭后和奶奶坐在门前摇扇纳凉,听她和邻居聊天的夏天......

有着百年历史的麻石依旧漂亮光滑,可惜在现代化进程下却逐渐消失,走的人越来越少了。

如果有空,不妨放慢脚步来这里感受一番。

从麻石街出来,我们来到了——柴市村。

俗话说,一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柴的重要性。

人们日常生活所烧煮都需要到柴火,旧时正是在这里进行交易买卖柴火,也因此得名“柴市村”。

这里还有一座与众不同的祠堂——梅轩公祠,此座祠堂的修建人为宋代皇族“温塘赵氏”。

祠堂规格相当讲究,祠堂正门中间高起,为四檐滴水结构,头门匾两侧分别刻有壁画。

可惜因祠堂在风吹日晒中岌岌可危,为了安全起见,现被社区围蔽起来等待项目通过后进行修复,暂无法入内。

说起温塘祠堂,其实大家都会想到“袁氏”,我们一行也来到了“靓靓”袁咏仪到访过的袁氏大宗祠。

得知温塘袁氏源流自江西,先祖袁佩玉还曾经是袁崇焕的老师……

虽然现在袁氏是“温塘第一氏族”,其实最早在温塘定居的却是“谢氏”。

这里还曾住过龙氏、林氏、裴氏等等,对就是龙的传人的龙。

对了,给吃货们划重点,袁氏祠堂附近的菜市场,可是集合了不少美食老字号,如:傲记煲仔饭,和记美食,森记烧鹅店,开心餐饮食店等等。

除去袁氏祠堂,温塘还有陈氏大宗祠、阆川公祠、韡轩公祠、武溪公祠等等,

每一个祠堂背后都有一段值得细细聆听的故事。

韡轩公祠正是用于纪念袁振英的先祖,

现祠堂里设立了袁振英的生平图片展,记录了他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献出的力量。

沿着韡轩公祠旁边巷子往里走,便来到了袁振英故居。

这里同样是中央东莞县委机关旧址,现用于陈列红色展览,是红色记忆重要的历史见证。

猜猜上面这间带有“五角星”,颇具特色的建筑是什么?

它是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公共食堂,每到饭点时间,村民都在这里吃“大锅饭”。

现正被改造为展览艺术空间,假以时日将对外开放。

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还在巷里发现了一口废弃水井。

祁老师解释说,别的地方大多数是一家一口井,而温塘因聚族而居的缘故,水井大都是落在巷中作为公井使用。

最后我们来到以陶厂命名的路,简单直白,就叫“陶厂路”。

现在还能找到陶厂仓库的痕迹。

另外,我们还发现沿路的老房子每家每户的栏河和陶瓷窗花都形状各异,抬头往上看还能看到受西方文化影响下诞生的绝美“影灯花”。

其实镂空的窗花当时主要用于散热通风,如今不仅成为了历史痕迹的写照,还成为了艺术生活的一部分。

02

在宋画走出来的美术馆

解锁定格时光的艺术创作

桃花源被看到了,而桃花源里又有更棒的桃花源。

问起祁老师,近十年来温塘有哪些变化。

街道和建筑到是变化没多大,村民也都是熟悉的面孔,可以感受到近年来政府对于文化保护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最大的变化就是陶厂路63号变成了棠美术馆!

美术馆用了温塘社区的“塘”、百花之尊“海棠”、中国的“唐”的谐音,取名为——棠。

白的墙体,黑色的幕墙,如山般延绵不绝的外形又如水一样流动的意境,来源于宋代山水。

是呀,继承了陶厂意志于温塘社区新生的棠美术馆,是近年来东莞又一艺术文化新地标,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探寻。

△棠美术馆近期展览

社区美术馆的意义是什么?

我想大概就是让大家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关注身边的美,并积极参与到里面来。

而此刻,我们正处美术馆四楼的观景台进行一场定格温塘美好的滴胶艺术体验。

带着对温塘citywalk行程的感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你的创作力,

△示例图,以现场实际为准

以镂空窗花带来的灵感,融入沿路拾取到的自然素材,辅以特殊的颜料、闪粉等材料,用双手创作出一份专属于你夏日画卷。

来,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

温塘citywalk等你来

行走导师:祁凯俊

莞邑风采文化保育服务志愿队队长,东莞摄影家协会莞城分会副秘书长

时间:7月14日9:00--12:30

对象: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小伙伴

地点:棠美术馆集散

行程:棠美术馆-温塘文阁-麻石街-东城供销社温塘陶瓷店-祠堂文化探寻-中央东莞县委机关旧址-陶厂路-棠美术馆艺术体验

费用:129/人

点击报名

报名之后

务必添加工作人员

西西

【一个预告】

本周三那城打工人“摸鱼”专场直播

点击卡片,预约起来

【版权说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那一座城,西西,sinta。

· END ·

商务合作

微信/电话: 13392316112 城城

电商合作

微信/电话: 13688913816 Mia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