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传》读后感
成星莹
大家好
记得是在5月的一个下午,杨斌主任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告诉让我阅读并分享《成都传》的打算,没有多想我答应了下来。当我翻开书的第一页,我便开始后悔,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作品强大的气场所牵引,一路向前。两个多月过去了,我是在后悔,忐忑,震撼,兴奋等多种复杂的思维情绪中,读完了《成都传》。今天,有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本书,分享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分享我两个月以来的阅读感悟。
感悟一,人生有多种的极限与可能,需要的是去尝试的勇气和动力
我是一个理科生,历史与地理对我来说一直是我的短板,由于身体原因,眼睛不太好,所以近年来很少阅读纸质书籍,平时看书一般会通过微信读书等平台下载书籍,然后以AI人声阅读的方式来听书,下载的书籍范围也更多局限于文学类别,又身处于这个快节奏多媒体的时代,更加凸显我阅读内容的碎片化。在此之前,我从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真的啃下来这样一本大部头的城市传记,尽管其中晦涩的古文字没能完全领会,尽管大量的人文历史,人名地名没能完全记下,尽管那些诗词歌赋还仍然不熟,但是,我毕竟读完了这1000多页,这座与我们生活朝夕相伴的城市,在我心中有了更加立体的城市形象,无数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心里有了全新的认知,那些在成都历史长河中流淌过的每一个城市元素,都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不经意的烙印,让我在未来的生活中去慢慢感知,去体会。感谢这次阅读活动,是它给了我勇气和动力,挑战了自己的身体极限与思维极限,享受到了这一段独特的人生阅历。
感悟二,城市有斑斓的形态与风景,需要的是去领略的情感和心境
作家阿来说过,城市如人,也有七情六欲,在砖瓦,阡陌,钢铁,植物,山川,田野之间,蒋蓝先生尽力梳理了成都的肌理,捕捉成都的性情,拾取成都的体温。蒋先生的笔下,成都是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悠久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始源地,是“中华文化遗产”标志发现地,是全世界最早的茶叶栽培交易地,是世界上第一张纸币诞生地,是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如此种种,数不清的人文的,地理的,科技的,金融的,产业的历史光环,形成了成都独具魅力的城市风景。从地域上来讲,“龟城走向,两江抱城,三城相套”形成了成都的城市布局的鲜明特征。这本书,从李白的《蜀道难》开篇,4000多年漫长的城市发展岁月中,作者罗列了众多的文人志士,他们留下的诗词文赋,千百年后依然闪耀着璀璨的人文光辉,他们笔下的成都,充满了岁月的激荡和历史的温情,书中的人物,史迹,风物,成就了成都独特的城市魅力。这本书教会了我走进成都的方法,希望我们都能够拥有更加高远的眼光,眼力,眼界,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成都的沧桑巨变,去领略这座魅力城市。
感悟三,历史有连绵的时代与岁月,需要的是去传承的意识与决心
历史的城市与城市的历史,这是蒋蓝先生在这本书中传递的精神内涵。
千百年来,成都呈现出众多的城市别称: 天子之城,梦郭,陆海,龟城,天府之国,蜀都,芙蓉城,锦城,锦官城,无一不昭示成都的城市多面性!
成都的历史是悠久的,从公元前6000年后,新石代时期的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有了最早的农耕聚落,数千年悠悠岁月,一部《成都传》,为我们勾勒出成都清晰的城市演变史。
成都的历史是灿烂的,古蜀城邦的辉煌,秦汉时期人才的辈出,唐宋的繁华,元明清的风貌,《成都传》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与历史相向而行的宏大城市画卷。
成都的历史是跌宕的,几千年来,这座城市历经了从兴建,辉煌,毁灭,再兴建,辉煌的时代更替,面对无数的风雨和磨难,2500多年来的“城名未改,城址未变,中心未移”,仍然彰显了成都无比强大的城市生命力。
蒋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写到,读城之余,才能读人心,读天地,读兴亡,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天机:宽山,宽城,宽世界!
感悟四,阅读有万般的美妙与精彩,需要的是去体会的过程与经历
一本《成都传》,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沉浸式阅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尽管阅读的过程十分不容易,但是当我读完书的最后一页,合上书,两种特别的阅读体验突然让我激动不已。
一本厚书被我读薄了。1000多页,近百万字的文字内容,在我读完的那一刻,被浓缩成两条清晰的时间线和空间线。成都,犹如一具挺拔的人体,在时间线和空间线的演进过程中,被赋予了有血有肉,生生不息的生命延续,我仿佛没有在读一本书,我是在见一个人,我似乎一眼认识并记下了他的模样。
这本书被我读厚了。《成都传》的出版,是作者在已经写作出版了涉及蜀地及成都题材的9部作品的基础上完成的,那是一部由神话,历史,考古,民俗,风化,经济,建筑,动植物多领域学科成就的城市传记,洋洋百万言,图片近百幅,内容体系如此庞大丰富,每一个部分都需要我们再次品味,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我们去继续挖掘去深入学习。成都,这个伟岸的身躯,要完全走近他熟悉他读懂他,需要我一生的时间!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够爱读书,爱生活,爱成都!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