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引发的众多不适里,「腹泻」的危害常常被低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腹泻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居各种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
拉肚子为什么会“要命”?《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详细解答。
受访专家
中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郭凯
腹泻的致死风险,被低估了
如果粪便特别稀薄,超过正常含水量,或次数大于每天3次,排便量超过每天200克时,可定义为腹泻。
夏季气温高,各种看不见的微生物也活跃起来,食物更容易变质,因吃隔夜菜、外出就餐等引发的腹泻也变多了。
天气炎热多雨,为肠道致病菌提供非常适宜繁殖的环境;
出汗较多,饮用大量水,稀释了胃液浓度,降低胃的抵抗力;
饮食“贪凉”,比如食用冰镇水果、冷饮、凉拌菜等,加重胃肠道负担,并且凉菜没经过加热,更有利于细菌、病毒的繁殖。
轻微腹泻通常可以自愈,不少人对此不够重视,认为只是拉肚子而已。事实上,随着腹泻次数增多,大量水分与电解质随粪便排出,水分丢失过多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死。
按照腹泻的类型和病程,可分为以下几种:
病因
时间
类型
感染性
感染病毒、细菌等引起
-
非感染性
饮食不当、食物中毒或腹部着凉
-
病程
急性
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进食生冷、食物中毒等
一般不超过2周
慢性
消化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药物等
超过4周
其中,急性腹泻多由感染引起,夏季病菌增殖的活跃期,沙门氏菌、嗜盐菌、肉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或其产生的毒素,均会诱发感染,导致腹泻。
进食未煮熟的豆浆、未处理好的河豚、毒蘑菇等会导致食源性急性腹泻。此外,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也会导致急性腹泻的发生。
3类人是腹泻高危人群
有几类人本身就是腹泻的高危人群,如不重视可能面临致命风险。
!
慢病人群
腹泻时丢失的除了大量水分,还有电解质、糖分等。
如果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即使短期内丢失大量水分,也可出现血容量急剧下降,心脏灌注血量减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进而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血管。
严重腹泻时,甚至可诱发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低血糖,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
老年患者若频繁如厕,无法得到充分休息,血压更易升高,或可引发冠状动脉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部分老年人腹泻时,一些心脏病表现可能被掩盖,造成漏诊,比如有些急性心肌梗死会以腹痛为首发表现。
!
婴幼儿、儿童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指出,腹泻仍是我国儿童的常见病以及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幼儿腹泻会很快出现脱水,尤其是伴随呕吐时,严重脱水可引发休克,有生命危险。
此外,儿童免疫力较成人弱,腹泻原因较复杂,冬春之交易感染诺如病毒,夏季多为感染性或消化不良性腹泻,秋冬交替时需警惕轮状病毒,因此一定要及时就医,对因治疗。
!
孕妇
频繁、剧烈腹泻可造成胃肠蠕动加速,时间长了可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或早产。
一旦孕妇腹泻超过24小时,一定要尽快就诊。如果平时反复腹泻,孕妇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也会受影响,可引发营养不良,也需及早治疗。
腹泻有这两种情况抓紧就医
腹泻时千万不能硬扛,轻度腹泻可以多休息,及时补充淡盐水,最好是口服补液盐。但在明确病因之前,慎用阿片类止泻药,以防掩盖病情。
其中,出现两种情况尽快就医:
1.成年人腹泻持续2天以上仍无好转,已出现脱水,伴有严重的腹痛或直肠痛,甚至出现血便或黑便,发烧39℃以上;
2.儿童,尤其是幼儿腹泻在24小时内没有改善,或出现脱水,发烧39℃以上,有血便或黑便。
需要提醒的是,腹泻如厕下蹲或站起时要缓慢,以防体位快速改变诱发心脏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董玲强调,腹泻时不能不吃不喝,反而要少食多餐:
急性腹泻
饮食以清淡温软为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可吃些米汤、稀粥、面条等。随着病情逐渐进入缓解期,由软食过渡到普食,但食物还是要以细、软、少渣、易消化为宜。
忌牛奶、蔗糖等产气食物,以及脂肪高的油炸食品和肉类食品。富含纤维素的韭菜、芹菜、竹笋、菠菜等属于多渣食物,也不宜吃。
慢性腹泻
饮食上需注意低脂少渣,每日摄入脂肪热量不超过整体总热量摄入的15%,摄入过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肠道负担。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