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孩子每天花多少时间写作业?听完我大吃一惊!

世界各地的孩子每天花多少时间写作业?听完我大吃一惊!

00:00
16:36

从专制到宽容,育儿方式的经济学解释。在《爱金钱和孩子》一书中,两位经济学教授分享了他们对家长育儿方式选择背后的经济原因和社会影响的深入观察,探讨了教育资源、社会财富差距如何塑造了我们对未来一代的期望和支持。简单讲,你养育孩子的方式,可能早在不知不觉中,被经济大环境所左右。

00:02:04:孩子需求回应程度与家长类型:四种类型家长的心理分析!

00:04:06:孩子成绩的权衡:权威式育儿 vs 宽容式育儿的优劣分析

00:06:07:德国教育环境下的宽容型与权威型育儿方式:对中国家长的启示

00:08:09:教育资源竞争与精细育儿:法国和日本的案例分析

00:10:11:整体最优策略:重新思考鸡娃的价值与挑战

00:12:12:芬兰教育的秘密: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秘密武器

00:14:13:芬兰人的创新实力令人惊叹:短工作时长背后的秘密!

00:02 嗨你好,我是用毒舌聊财经的村上树春,欢迎你收听我的节目。放暑假了,神兽回家,各找各妈,各气各爸。是不是很多家长已经开始焦虑了? 
[从经济学角度看育儿方式.m4a 15:51]
00:15 今天呢咱们就来聊一聊从经济学角度看育儿方式。我最近呢在读一本书啊,这本书是耶鲁大学的一个经济学教授叫法布里奇奥,另一位作者呢是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经济学教授叫马塞厄斯德布克。两位经济学教授共同合作写的这本书啊,书名叫爱金钱和孩子,那么这本书它不是讨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育儿方法。而是提出大部分父母已经下意识地选择了育儿法,而这种选择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00:55 比如说,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感到育儿压力越来越大?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可以自由地玩耍,可是现在的孩子却不得不面对铺天盖地的课外辅导。还有啊,为什么会流行虎妈和狼爸?为什么会出现直升机父母?因为父母之爱子则谓之计深远。父母的目标很简单,希望孩子未来能够过得幸福快乐,能够超越父母,并且拥有更多的选择。读了这本书之后啊,我思考了一下,从本质上来说啊,父母选择怎么样的育儿方式,不取决于父母小时候的经历,而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现在的认识和未来的预测。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个社会的财富差距比较大,优质教育资源呢,比较稀缺,父母就有可能选择推娃。在我们江苏呢,叫鸡娃。反过来说呢,一个社会的财富差距比较小,优质教育资源呢比较多,父母就有可能会推崇自由,快乐教育。 


02:06 那么你是什么样的父母呢?那么在这本书里,两位经济学教授啊,根据对孩子的严格程度和对孩子的支持和回应程度,可以把家长分为四个类型啊。第一种是放任孩子成长,不支持,不回应孩子需求的不参与型父母。第二种父母啊,就是对孩子严格要求但不太支持,也不太回应孩子需求的专制型父母。第三种呢,就是不太要求孩子,对孩子的需求会积极回应和支持的宽容型父母。还有一种呢,就是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也会积极支持和回应孩子需求的权威型父母。我对照了一下,我属于第三种,就是对孩子的需求会积极回应,但是呢,我对他的要求也不太高,我是属于宽容型的父母。权威型的父母啊,往往是虎妈和狼爸的主力。 


03:06 假如权威型父母在育儿方面投入过多,就会晋升为精细育儿。在这本书里啊,精气育儿的标准是每周父母和孩子至少讨论一次在学校的情况,那么这一条估计很多家长都很震惊啊。啊,什么这就算精气育儿了?难道不应该是每天至少问一次孩子今天学了什么,学得怎么样?被老师表扬了还是批评了?有没有拿到一百分儿啊?为什么没有拿到一百分儿?经济学家呢,就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儿,重视勤奋努力的家长啊。其中呢,大部分是权威型的,他们所占的比例是和基尼系数成正比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受访家长大多赞许勤奋努力。 


03:56 而瑞典,挪威,芬兰这些北欧国家呢,盛产宽容型的父母。这本书里呢举了一个例子啊,有一次啊,奇丽和瑞典的朋友一家呢,他们去野餐,结果这个朋友的四岁孩子开始发脾气了。想去做别的事儿。这个孩子的父母就说啊,哎,不好意思啊,我儿子压力太大了。于是呢,野餐结束,绮丽目瞪口呆,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是告诉孩子,乖,我们正吃饭呢,忍一忍行吗?哼。那么,世界各地的孩子每周要花多少时间写作业呢?上海的学生是每周十三点八个小时,美国的学生每周是六小时,英国的学生是每周五小时,北欧学生每周三小时。我天呐,你惊诧吗?那么,是什么让我们成为这样的父母呢?经济因素影响父母的决策。 


04:53 为什么现在专制型的父母越来越少了呢?过去,人们的生活围绕着家庭进行,一个人一辈子很少背井离乡,要么子承父业,要么一家人耕地种田,织布喂猪。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家长令行禁止是可能的,专制育儿也是可行的。时代发展到今天,情形已经完全不同了。孩子可能在远离家长的地方,学着家长不懂的课程做,做着家长没做过的作业,学业和事业都要靠孩子的自觉和自律。像以前那种我说你做的专制型的育儿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所以啊,要么家长说服孩子,影响孩子的内在价值观,让孩子自我驱动取得成功,这就是权威式育儿。要么家长只提供足够的支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自我驱动取得成功。这种呢,是宽容型的育儿。 


05:54 那么你是选择权威式呢,还是选择宽容式呢?作者发现啊,经济不平等比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影响更大。在财富差距比较小,而且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富足的地方,宽容型的父母就会占据主流。作者德普克是来自德国,在德国,大学是全都免费的,教学水平也差不多,上哪一所大学都差不多,即使不上大学,对未来也影响不太大。工人和医医生,教师他们赚的钱啊,是差不多的,失业率呢,也很低。总而言之啊,不上大学并不会影响一个人过上体面的生活。 


06:35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德国的父母自然乐于给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咱们中国有一句老话说叫什么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啊。哼,我想我可能就是因为这种心态,所以采取做宽容型的父母吧。那么假如在财富差距比较大,教育回报率高,而且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地方呢,这个时候努力推娃,努力积娃的权威型精细育儿就显出优势了。第一个优势啊是精细育儿会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 


07:12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数据显示,啊,精细育儿教育出来的孩子成绩大多数是比较好的。两位经济学教授检验了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其中有九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的香港,澳门,包括韩国,智利,匈牙利,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和克罗地亚。精细育儿明显提升了孩子的成绩。以韩国为例啊,非精细育儿的孩子啊,数学平均分是五百四十分儿,而精细育儿的孩子,数学平均分是五百六十三分儿,相差二十三分儿。阅读和科学成绩也有类似的差异,阅读差二十四分儿,科学差二十二分儿。只有比利时和德国是例外的,在这两个国家,精细育儿的效果是几乎为零啊。那么这是因为经济育儿的父母往往学历高,基因好吗?并不是,拥有高学历的父母只会让孩子的数学成绩平均提高七分儿,这是经济学教授调查显示的。 


08:19 而父母采用精细育儿,则能让孩子的数学成绩提高二十分儿上下。因此呢,与父母的教育水平相比啊,精气育儿更能显著地提升孩子的成绩。在教育资源竞争激烈的地方,精细育儿就会成为主流。比如说呢,法国和日本的经济不平等的程度并不高,但是呢,由于存在着几所顶尖大学,毕业于这些大学意味着拥有更高的起点。所以法国和日本的家长也会更倾向于精细育儿。美国也是如此啊,美国家长为了把孩子送进常春藤鸣俏,费尽了心机呀。 


09:02 美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平衡,这也让美国家长更为焦虑。第二个优势呢,是权威型的育儿会促使孩子的阶层向上流动,让子女最终处于比父母更高的社会阶层。英国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宽容,专制,权威三种育儿方式当中,啊,宽容型的育儿是最难提升阶层的。相比宽容型育儿,专制型的育儿把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增加了百分之七。权威型育儿把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增加了百分之十三。也就是说,阶层向上流动对孩子的未来的幸福越重要,家长们就会越努力的寄娃。其实我也访问了周围身边的一些父母啊,他们并不享受推娃和积娃。积娃啊其实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要支出昂贵的补习费用,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他。 


10:07 去引导他,也会恶化亲子的感情。过大的压力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好的。那么还有更好的选择吗?有啊。有一种说法是,虽然鸡娃让家长和孩子都很痛苦,但是对某些国家或者是某些地区来说啊,鸡娃加强了整体的竞争力,因此呢,鸡娃是一种必要之恶。也许鸡娃对很多家庭来说是局部的最优策略,但是对整个社会来说啊,并不是整体的最优策略。 


10:41 因为各种各样收入水平的群体都有人进行精细育儿,所以育儿的服务价格就会像高收入的群体愿意支付的价格呢。不断地上移所以啊,精细育儿导致的第一个后果就是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了,家庭承受不了多个孩子的精细育儿的代价。在这个时代,人们已经不需要靠体力去挣钱,只养一个娃去精细育儿,它的经济回报远远大于粗放的去养几个娃的经济回报。精细育儿导致的第二个后果就是增加了很多没有意义的内耗。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啊,在商界,在外部性的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污染和工地的问题。 


11:26 如果一家工厂的污染对它的邻居的健康和福祉产生了负面影响,或者是许多渔船在同一个海域拼命的捕鱼而导致鱼的种类枯竭。那么放任自由并不是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当某些人为规定的名额提前透支了下一代的机会和潜力的时候,外部性也就产生了。在过去啊,某一项技能,如果这个孩子只要掌握六分就可以了,但是由于教育啊和阶层的流动,只留下了一道窄门,那么孩子就得将技能提升到九分儿。这就是一个卷的过程,所有人竭尽全力,为的不过就是留在原地啊。为了增加这个意义不大的三分儿技能,孩子额外付出的是想象力的代价,创造力的代价,抑郁和焦虑的代价,缺少锻炼容易近视的代价,而最后这场游戏里边依然只会有少数的赢家。不仅如此,那么现在呢?由于人工技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几十年以后许多职业可能会走下坡路,主修正确的专业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有一些拼命努力进入正确的学校,却选修了错误的专业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可能会失望地发现。 


12:48 这么多年他们的不懈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孩子的职业前途并没有像预期的那么光明,那么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吗?有啊。北欧有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国家,那就是芬兰。芬兰人的财富差距很小,优质教育资源呢,分布也是比较平均的。在芬兰的学校不搞排名的,也没有数字评分,他们的教师会定期的进行考核,评评估,但是评估是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那么在芬兰,孩子们也需要参加两次重要的考试。类似于中考和高考。 


13:28 但是呢,因为他们的高中教学质量相差不是很大,所以中考的压力也不太大。至于芬兰的高考啊,不但需要考察知识,还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说讨论失业啊,节食啊,政治啊,体育道德呀,甚至流行音乐等等,这些问题都会拿到高考上来考,学得不太好的孩子也不会留级,而是会得到更多的关照。而且啊,在芬兰,由于学校专注于支持后进生,所以他的辍学率也很低,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啊,成绩居然很不错。同时,芬兰人成年以后的工作能力也不错,尽管他们的工作时长比较短,但是呢,在创新能力方面位居世界首列。你能想象到吗?到底芬兰人都做了什么呢?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啊,我注意到芬兰人是极其重视教师的水平。在芬兰,教师必须至少拥有硕士学位,教师的社会地位极高,很受尊敬。虽然呢,芬兰的教师工资水平啊只是平均的水准,但是由于工作环境好,内在的满足感高,所以芬兰的教师依然是很受欢迎的职业。 


14:51 人才也很少流失。因此呢,提升教师水平是一个可行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几条可行之道,一是缩小收入差距,增加社会流动性。二是改变教育系统,让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汇集更广的群体。三是广社托儿服务和公立幼儿园。高质量的,公立的教育服务啊,让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单身的父母啊,有时间和精力去打工,去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也让不同的家庭背景的孩子有相互接触的机会。那么第四个呢,就是对弱势家庭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帮助。 


15:36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啊,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啊,其实过度养育就像我们过度烹饪一样的,它并不是一件好事儿,它会让整个社会都付出代价。但是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育儿策略,这个时代的精细育儿,至少好过之前的专制育儿。我在想啊,也许等现在的孩子成为了父母,以后社会能变得更加宽容。好了,感谢收听。欢迎你给我留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村上树春呀

    世界各地的孩子每天花多少时间写作业?你听了会很惊诧

  • 全科医生菩提

    孩子是真心辛苦,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从小就背负压力,

    村上树春呀 回复 @全科医生菩提: 我家小朋友的学习没有那么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重要。

  • 不凡响

    因材施教很重要,鼓励式教育很重要,陪伴很重要。

  • 全科医生菩提

    鼓励,启发,言传身教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