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前朝

故宫前朝

00:00
09:31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故宫前朝部分。故宫的前朝部分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有太和门广场、太和门、太和殿广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我们穿过午门,眼前的就是太和门广场。最北面是太和门,太和门东庑中间的门叫协和门,西庑中间的门叫熙和门。太和门、协和门、熙和门加上前朝三大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称为“六和”。皇城的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称为“六安”,内外相应为“六合六安”,意为内和外安、天下太平之意。广场的中部有一条自西北流向东南的河,称内金水河。河上有五座汉白玉石桥。这条河是做什么用的呢?它的作用主要有五个:首先是宣泄雨水,紫禁城内无论下多大雨,任何地方都不会积水,科学的排水系统会把雨水输入到内金水河中,然后排出宫外;其次是防止火灾,紫禁城内大多数为木制建筑,极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出现火情,可以及时从内金水河中取水灭火;第三是满足宫中营造用水,紫禁城内的许多建筑年年都需要维修,金水河内的水为此提供了方便;第四是风水上的需要,这条水起到了“聚集生气”的作用;最后是建筑美学设计上的需要,它使紫禁城内的整体规划既严肃规整又活泼生动。
——走过汉白玉石桥,前面是太和门,太和门为前朝正门,初建于明永乐年间,时称奉天门,明嘉靖年间改为皇极门,,清顺治年间改为太和门。太和门为重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九四开间,坐落在一层崇基之上。成祖朱棣曾在此御门听政;清兵入关后,世祖福林在这里举行过登基大典;皇帝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封吴三桂为平西王等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太和门前东西各有青铜巨狮一尊,东侧铜巨狮身后为汉白玉佛龛形石雕台座,人称“空庙无神”,西侧石狮身后为汉白玉石匣,人称“空匣无玺”。石匣内曾经发现过五谷杂粮。
——走进太和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太和殿广场,太和殿前广场约为3万平方米。广场的东庑中间为体人阁,清朝前期曾在这里招揽过科举考试以外的人才;西庑中间为弘义阁,这里曾是清廷收藏珠宝的库房。广场两侧有扇形汉白玉方砖,它是举行大朝礼时仪仗队的站班位置。广场中央是御路,在御路两侧明清两代设有品级山,东西各两行。文武官员在上大朝时就是按照相应的品级站班给皇帝行礼。
——太和殿广场的北侧就是前朝三大殿了,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坐落在高高的“土”字形须弥座上。太和殿位于“土”字形须弥座南部,中和殿位于“土”字形须弥座的中部,保和殿位于“土”字形须弥座后部。玉阶三层,南面,五出陛。须弥座又称三台,护以汉白玉栏板,龙凤云纹望柱下有排水螭首1142只。据说下雨时1142只螭首会形成“大雨如练,小雨如注,千龙吐水”的奇观。太和殿前三层台阶间列鼎式香炉共18只,清初改明朝行省区划15省为18省,意为普天之下,实际上它是香炉,在上大朝时用于燃香以烘托神秘的气氛。在太和殿单陛东南角有日晷,它是中国古代一种计时器,由晷盘和晷针组成。西南角是中国古代的标准量器嘉量,它提供了律、度、量、衡4种标准,是体现国家权力的重要指标。太和殿外东西两侧各有鎏金青铜太平缸两口。太平缸需用黄金100两,器形浑然厚重,金光灿灿,寓意“金瓯无缺”,象征国家领土完整。它的实际用途是储水,以备日常洒扫庭除和防火之用。紫禁城内共有明清两朝遗留下来的铜质及铁质太平缸308口,其中鎏金铜缸18口。太和殿前单陛东西两侧各有一只龙头龟和铜鹤。龟和鹤是祥瑞长寿的动物,摆在这里有千秋万代的含义,而实际上龟鹤也是香炉。
——太和殿是中国建筑瑰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伟大建筑之一。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原名奉天殿,嘉靖年间改为皇极殿,顺治年间称太和殿,并将太和殿由面阔九间改成11间,正殿仍为九五开间,它是现存中国宫殿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太和”二字出自《易经?乾?彖辞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和大和乃利贞”。“太”即大,“和”即和谐。意为在天道的主宰下,阴阳和合,太和元气常运不息,万物和谐共存。太和殿为重檐庑殿顶,是中国宫殿建筑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太和殿正脊上两头的琉璃构件叫大吻,吻上的龙形有镇火之意,除了装饰性,它的实用功能是吞住正脊和垂脊的交会处,以防风雨侵蚀。是现存古代建筑中最大的吻。垂脊上装有脊兽10只,它们分别是龙、凤、狮、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脊兽前是骑凤仙人,既有装饰性作用也有实用性,它们起着固定屋顶琉璃瓦的作用。
——太和殿在明清两代是举行大朝礼的地方,每逢元旦、冬至、万寿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典礼。冬至圜丘大祀、孟夏圜丘常雩礼、孟春祈谷坛祈谷前一日,皇帝在太和殿阅示祝版。
——太和殿内共有72根柱子支撑。当中6根为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金柱,分列宝座两旁。屋顶安置藻井,藻井又称天井、龙井。井内中心雕蟠龙俯首下视,龙口衔宝珠。人称轩辕镜,以示下面宝座上的皇帝为轩辕子孙正统嫡脉。藻井的设置主要是起到烘托帝王尊严的作用,此外还有镇火的含义。太和殿内的主要陈设还有皇帝的宝座,宝座前设脚踏及香筒、甪端、仙鹤、宝象等。陛间陈设香炉。殿内墁地金砖是专门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之所以叫金砖是因为这种砖质地细密,敲之有金石之声,故名。金砖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原料产自江苏省苏州,主要工序包括选料、练泥、制坯、阴干、入窑烧制,烧制完成后铺好再用生桐油浸泡才算完工。
——在太和殿后是中和殿。明初称华盖殿,嘉靖年间改为中极殿,清初改名中和殿。建筑形式为方形,四角攒尖式。“中和”是出于《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它有什么作用呢?明清时期,凡遇三大节举行庆典前,皇帝先于中和殿升座,内阁、内大臣等各堂官及侍卫执事人员向皇帝行礼。皇帝在此稍事休息,等待到太和殿上朝的时辰。如遇皇帝亲自参加祭祀活动,先一日皇帝会到中和殿阅视祝版,以示恭敬谨慎。每年仲春吉日,皇帝会先到先农坛行耕籍礼,皇帝亲临中和殿阅视祝版、农具和盛放种子的青箱。
——在中和殿后是保和殿,明永乐年叫谨身殿,嘉靖以后改称建极殿,清初重建后改为保和殿。“保和”二字出典与太和殿相同,意为人君应该保持天人和谐,维护万物的平衡。它是重檐庑殿顶,采用“减柱造”的建筑方法。保和殿是皇帝每逢除夕宴请外藩王公的地方,公主下嫁的宴请活动也在这里举行。清乾隆以后在此举行科举考试中最高等级的考试—殿试,考中殿试者称为“进士”。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公布考生名次的第三天礼部赐新进士恩荣宴,宴后状元率众进士上表谢皇恩,并择吉日赴孔庙行礼易顶服。同时在孔庙立碑提名。
——保和殿后的台阶上有一块紫禁城内最大的石雕丹陛。丹陛为艾叶青石,上雕九龙,云纹回护,海水江牙,雕工精美。丹陛石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总重200余吨,采自北京房山境内的大石窝。
——故宫前朝部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