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无量心的观修-59-悲无量心-上(仁联)

四无量心的观修-59-悲无量心-上(仁联)

00:00
06:22

. 悲的语义  1悲,是悲悯。“愿诸众生远离众苦及众苦因”,就是看到众生遭受痛苦,发愿把他们从苦海中救拔出来,希望他们远离所有痛苦,以及产生痛苦的因。进而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2悲心的修行必须以慈心为基础。因为对众生有一份慈爱,才会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不忍其受苦。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什么会心生悲悯?正是基于对孩子的慈爱。如果没有慈爱,没有感觉,就谈不上悲悯了。就像很多人把动物当作食材,手起刀落,活杀烹煮,对它们的痛苦挣扎视而不见,觉得不过是在做菜而已,根本想不到这是剥夺生命,想不到动物正遭受割截之难,更想不到为它们解除痛苦。之所以无感,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残忍,而是对动物缺乏慈爱。
3修习悲心也要摆脱两种心理,一是忧愁,一是伤害。悲心是出于悲悯,发愿为众生拔除痛苦,这种心行是强有力的。如果对众生之苦产生忧愁,甚至陷入其中,悲不自胜,用心就有偏差了。这意味着其中夹杂了贪著,是有染污的我执状态。此外,还要摆脱伤害众生的心。害属于嗔恨的分位心理,是嗔的表现方式之一。从佛法修行来说,只要对一个众生怀有嗔恨,就意味着你的悲心是不圆满的。必须彻底止息伤害,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众生都没有丝毫嗔恨,才代表悲心的成就。
4不论修慈还是悲,都要以平等舍心为基础,既不陷入贪著或嗔恨,也不特别针对某些人。否则,我们的慈悲就是染污而非清净的,是有限而非无限的。所以修习慈悲是有次第的,必须渐次而行,否则很容易出现偏差。相关内容会在下面详细解说。
二. 众苦及众苦因
5悲心是要帮助众生摆脱众苦及众苦因。那么,人生有哪些痛苦?《慈经》主要说到了身体和精神的痛苦,佛教中还有三苦、八苦等归纳。三苦,为苦苦、坏苦、行苦;八苦,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这些只是对痛苦的高度概括,如果展开说明的话,人生有着无量诸苦,数不胜数。我们希望众生远离痛苦,关键是解除苦因,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否则的话,苦是没完没了的。痛苦之因是什么?在佛教看来,主要包括往昔的业力和今生的烦恼。
6第一是业力,即身口意行为留下的心行力量。无始以来,我们的所行、所言、所思并不是发生后就结束的,还会成为种子,保存在生命系统中。一旦因缘成熟,这些业力就会招感相应的结果,回到我们身上,谁也无法幸免。善业会回来,不善业也会回来,甚至加倍返回,所谓业不作不得、业作已不失、业增长广大。我们现在的状态来自过去生的积累,从内在身心,到外在的家庭出身、生存环境、人际关系,都离不开业力的影响。而我们现在的行为则会继续影响未来生命。由业感果的基本规律,是善有乐报,恶有苦报。所以说,不善业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
7第二是烦恼,即贪嗔痴三毒,这是不善业产生的土壤。我们会因为贪著造作恶业,也会因为嗔恨造作恶业。而贪嗔的基础是痴,即无明、我执。只有彻底断除我执,转变对自我的错误设定,才能永离众苦之因。
8我们希望众生都能永离众苦和众苦因,就要引导他们认清无明、我执的危害,进而断除贪著和嗔恨。只有息灭贪嗔痴,才能在根本上消除不善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