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依恋模式

021依恋模式

00:00
05:59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是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1978年设立了一个安斯沃斯陌生情景用于测量亲子之间的依恋模式,这个情景遵循了8个步骤。分别是:



母亲带儿童进入一个陌生房间;

母亲坐下来,儿童自由探索;

一个成年陌生人进入房间,先和母亲说话,再和儿童说话;

母亲离开房间;

母亲回来,和儿童打招呼并安慰儿童,陌生人离开;

母亲再次离开,留下儿童自己;

陌生人回来;

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一岁的儿童经过测试后,会出现四种不同的依恋类型,它们分别是: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



首先说安全型,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是妈妈在的时候很自在,能独立的去探索周围的环境,时常回来找妈妈亲热一下,当母亲离开后孩子表现出有点心烦,但是妈妈回来之后他能马上回到妈妈身边,并去寻求接触和抚慰;



第二种类型是回避型,回避型的孩子不寻求接近母亲,母亲离开之后也没有什么难过的表现,妈妈回来之后,他对妈妈也比较冷漠;



第三种类型是矛盾型,现在这种孩子越来越多,他对母亲的情感状态是一种既积极又消极的混合反应,他到了新环境中是畏惧的,紧挨着妈妈,他几乎不去探索新环境,在陌生人进来之后,母亲离开前,甚至母亲还没有离开就开始焦虑了,妈妈真的离开之后,他们会表现出巨大的哀伤和愤怒。可是,当妈妈一旦回来,他们一方面表现强烈要跟母亲及妈妈身体接触的愿望,可是,他的情绪又是极度负面的,他会对母亲节又踢又打,往往就会暴露出愤怒的表情,甚至是哀嚎;



第四种类型是混合型,顾名思义就是他的行为不太可预测,表现得一会儿是平静,一会儿又是愤怒,我们往往认为混合型的孩子实际上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为什么说孩子一岁之内和母亲间互动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在一岁之内所形成的依恋模式,对他后期的人际关系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大家知道孩子未来与人互动模式,跟他一岁之内与母亲之间发展出来的依恋关系,有很大的相关性之后,我们在这里建议:最好还是妈妈亲自带自己的孩子,如果白天不能带,至少晚上亲自带。



记得一年春节,我和儿子去小区的广场上散步,小区广场上有个滑梯,我们转到那儿的时候,儿子跟我回忆他小时候的一些情景,他说小时候经常在滑梯上玩,特别是在傍晚的时候。



我开玩笑说:“如果妈妈站在滑梯的这一侧,看到你没滑下来,我就绕到滑梯的对侧,去入口的地方找你,就发现三岁时候的你就出来了,你想想那样的场景会是什么样子?你觉得我是会哭呢?还是会笑呢?”



我儿子想了想说:“那我估计你会又哭又笑。你哭是因为你又得重新养育我;你笑是因为你终于有机会可以弥补你在年轻时候犯得那些错。”他这样一说,就真的被他说到心里去了,我心里一震。



儿子马上又说:“其他的都不确定,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你系统的学习心理学之后,你在养育我的过程中一定会战战兢兢的,你会试图按照书上所写的那样,避免一切的伤害。所以当你带着这种惊恐来养育我的时候,你养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不如今天的我好。”他这样一说,我心里就释然了。



其实我在想,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是独一无二的,真的是不可复制的。即使是同一个孩子让你重新再去养育一遍的话,那养育出来的孩子也不一样,环境不一样了,社会不一样了,最关键的是养育者这个母亲也不一样了。



所以,当我们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位患者、每一个家属、罹患同种疾病的患者,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对疾病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行为也不同。如果我们因为他们患了同样的疾病,而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时,他们的独特性就被我们忽略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