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大学生获救后承诺做志愿者,是种必要的回报 | 新京报评论

被困大学生获救后承诺做志愿者,是种必要的回报 | 新京报评论

00:00
04:03

门头沟作为北京生态涵养区,优美的自然风景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但总有驴友因冒险而受困,对当地的干部和救援者来说,几乎每周都需要进山救援。据新京报报道,近日,被困野山近7个小时后,9名大学生终于获救,并表示将会在此后参加志愿者服务,以回报救援人员的付出。

以往,我们似乎看惯了驴友爬野山被困,救援人员紧急施救的新闻。成功获救后,驴友们也总会表达感谢之情,表示会吸取教训。此次,获救人员承诺以参加志愿服务的方式,回报救援人员付出,还真不多见。

其实,这正是当地对“如何让穿越野山的人们真正吸取教训”的一次探索。在属地政府、社会救助力量及当事人共同协商的基础上,获救者以承诺参加志愿服务的方式,为自己一时的鲁莽和冲动付出“代价”,既能弘扬奉献、互助的正向社会价值,也能让获救者在服务他人中增强公益意识,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注意约束个人行为,尽量不给社会和他人添麻烦。

对陷入困境中的个体进行救援,遵循的是生命至上的理念,为了生命的安全,付出多少都值得。所以每遇求救,救援人员总会不惜代价。此次事件中,接到报警后,消防人员、蓝天救援队、120急救人员,一共30辆车、92个人,在暴雨瓢泼的夜晚,参与救援。

但是,许多危险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在新闻报道中,类似的救援大都发生在禁止游客穿行的野山或自然保护区。但在现实中,爬野山、走野路,穿越未开放的山林峡谷,却成了一些驴友追求刺激的玩法。而相应地,遇险系数自然升高,需要属地救援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类似的救助,多由地方政府承担所有成本,被救助者获救后洒脱而去显然不合适。所以,违规的少数人理应承担相应的救援成本。但这种成本,若变为“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又面临救助费用如何计算、谁来追偿等问题,并不好落实。所以,此次让获救者承诺从事志愿服务,就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在服务方式上,并不做限定,城市、山区都可以,捐赠、植树等都行,这就大大降低了服务门槛,也让这类项目容易落地践行。在服务接受度上,则是通过多方协商,鼓励,而非强制。其实,协商、鼓励的过程也是对获救者的提醒、教育,从实行情况看,“被救助者自身也对这种形式很认可。”

总体来看,让被救助者承诺参加志愿服务,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遏制野游蔓延乱象、减少驴友遇险频次,尚待观察。但是,其背后传递的公共成本分担意识,显然有利于增强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

接下来,或许还需探讨更多办法,让违规的驴友在获救后,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以此提醒更多人,不要将自己轻易置身于危险之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