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一个集镇上,住着一个力大无比的和尚。他在这个地方称王称霸,胡作非为,没人敢惹。
这个镇子,每隔三天有一次集市。不经和尚允许,谁也不敢摆摊卖东西,不然,轻则一顿痛打,重则把人的脖子拧一圈,连赶集买东西的人都提心吊胆。
这天,又是一个集日,四面八方的小贩和赶集的人们都来了,单等和尚发话开市。正在这时,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身高丈二、长得熊腰虎背的小伙子。这小伙子背着的木架木脚就像大圆桌上的柱子。只见他背着高山似的货物走进集市,在人多的地方卸下背架,只听“轰隆”一声响,地都晃起来。小伙子一件一件地拿出货物,摆开小货摊。一个年老的小贩走过来问道,“喂,小伙子,头一次到这集上来吧?”小伙子说:“是头一次,怎么啦?”“这个集镇上的主人是个和尚,不经过他的许可就摆摊,是要闯祸出大乱子的呀!”小伙子听了,站在当地大声喊道,“乡亲们,自古以来,和尚只在寺院念佛诵经,怎么倒成了小贩的头儿了呢?来吧,不用担心,我们还是开集吧!”这一说,赶集的人和小贩们没有一个不感到痛快的,没有一个不说有道理的。可是他们又有点儿害怕,纷纷劝告说,“哎呀,小伙子,可不要说这惹是生非的话呀!”“小伙子,说话得千万留点儿神啊!”“俗话说,就是嘴巴歪,也得说话正。”难道我说的话不合乎道理吗?小伙子这么一说,赶集的人和小贩们又都嘀咕起来,小伙子虽然说得合情合理,可是今天的集怕是赶不成了。小伙子毫不在乎,仍然摆着小货摊。他卖的全是铁器:锄头、斧子、锤子,还有大锄刀,没有一件不是铁家伙。看来,小伙子是个铁匠,是个很有主见的人。
正在这时,脑袋像个烂冬瓜似的和尚朝后仰着身子,脚上穿着一双绣花鞋,迈着八字步,歪歪斜斜地来到集上。“啊——现在开集吧!”和尚嗓子眼里发出的干嚎声,就像老鸹叫似的难听。他一看见小伙子摆放的铁器,瞪着鼓鼓的牛眼骂道:“喂,在我发话之前,你竟敢摆出货摊,该死的家伙!”小伙子生气地说:“普天下的和尚只是念佛诵经,哪有无缘无故地在人家祭祀时,硬冲进去要栗子要枣儿的!”一听这话,和尚气得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的。他从小伙子摆着的铁器中挑出一个斧头,用两个指头使劲一捏,把斧头眼儿给捏扁了。小伙子不慌不忙,拿起被和尚捏扁了的斧头,用手指抠挖着,把斧头眼儿给撑起来了。和尚一看傻了眼,他也想试试。他重新把一个斧头捏扁,也伸手去挖,可怎么弄也是白费劲。他恼怒地一把揪住小伙子的领口拉扯着。不管他怎么拉,小伙子就像柱子似的站在那儿。不管他怎么推,小伙子泰山似的立在地上,和尚怎样使劲儿也没用。这时,小伙子把手一伸,就把和尚举了起来。赶集的人们一看,高兴地喊叫起来,“快扔啊,快扔!”小伙子就像小孩儿玩石子一样,把秃和尚摇摆了两三下,往空中一抛,只见和尚的长袍衣角像流星似的一闪,就无影无踪了。哪儿去了?又是怎么样下来的?谁也没看着。
这时,碰巧有个乡下人想到集上买点儿东西,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双很精致的绣花鞋翻扣在地上。他一把抓住绣花鞋,怎么也拿不起来。扒下来仔细一看,咦,怎么是一个倒栽在地里,只剩下脚脖子露在外面的人了呢?他突然害怕起来,拿着扒下来的一只绣花鞋,飞快地跑进集市。到集市上,听见做买卖的人议论以后,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就把栽到路上的那家伙的熊样儿给大家说了一遍。赶集的人们都说,这个家伙就是那个作恶多端的秃和尚。大伙儿说着,不由得都哈哈大笑起来。从此,这个集镇上太平无事了。后来,人们就一直把这个集镇叫做“太平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