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个匪夷所思的“国家”。
2007年,《星期日时报》的经济编辑戴维·斯密斯撰写的《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出版并迅速风靡,从此“龙象之争”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名词,中国和印度也更是成为国际舞台的明星。
应该说,将中国和印度放在一起比较确实有一定道理,毕竟中国和印度除了都是亚洲国家,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成员,更同样拥有超过10亿的庞大人口。
更重要的是,两国都是二战结束后陆续取得民族独立的大国,可以说有着基本相同的起点,所以这样中印两国放在一起比较实在太正常不过。
但这个充满着西方色彩的词汇从内而外像极了“改天请你吃饭”的客套,本质上就是从西方角度得出的外行看热闹,说白了无非是博人眼球的哗众取宠罢了。
然而印度却一直都在当真,不仅当真而且较真,除了时刻不忘标榜自己“有声有色大国”的身份,还时不时将自己和中国相提并论,甚至不惜创造性地提出“平行崛起”的新概念,意在表明印度和中国时刻在并驾齐驱的大道上争先恐后地奔驰。
但现实情况是,再较真的印度,也抵不过现实世界的猛烈打脸,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丧城失地”的状态下,印度乐此不疲地老调重弹越来越像是不自量力的碰瓷和自取其辱。
而让印度最尴尬的是,在高端工业等高端方面难以和中国一较高下的情况下,印度连最基本的农业生产也相形见绌。
虽然印度的国土面积只有不到中国1/3的298万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积却比中国还要多,高达23亿亩的耕地面积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毕竟,除了低平的德干高原都能被热带季风吹透,进而成为适宜农业生产的耕地;流域面积高达106万平方公里的恒河,再加上其它河流与高达39300亿立方米的年降水总量,为农业生产和灌溉提供的有利条件,灌溉面积更是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32.8%。
但就是这样一个几乎全国都可以种地的国家,粮食产量却连中国的一半都达不到,虽然从1947年至今的70多年的时间里,印度先后进行了两次绿色革命,成为名副其实的粮食出口国,但其粮食总产量相比于中国依然是望尘莫及。
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高达6.69亿吨,而同期的印度仅为3.62亿吨。
那么,明明印度很努力,为何却总是和中国保持着遥远的距离,静夜史认为主要原因无外乎:
地理环境太无奈、
工业水平太低端、
国家制度太尴尬、
综合国力太欠缺。
虽然季风气候最大的特点就是雨热同期,热带气风气候下的印度更是几乎全年无霜期,热量极端充沛,但两极分化的降水却让印度累觉不爱。
印度全年降水量庞大,但由于热带季风气候强烈的两极分化特点,所以印度的气候呈现出旱涝交替的特点,而这对于印度的农业生产极端不利。尤其是旱灾,在降水量极端稀少的情况下,由于热量太充足其蒸发量异常惊人,导致雨季存留的雨水也根本难以维持。
相比之下,虽然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相比于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无论热量还是降水量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蒸发量也远不如印度,因此理论上能够留存更多的水。
为缓解降水量极端分化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修建水利设施予以调蓄,但问题是高温的印度大陆不仅蒸发量令人,水利设施难以发挥作用。更尴尬的是,印度现有的水利设施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其农业发展的需求。
作为名副其实的文明古国,我国早在先秦时代就铸就了都江堰、郑国渠等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尤其是都江堰,跨越2000多年时至今日依然在造福成都平原。而印度文明早在雅利安人、突厥人、蒙古人、英国人等征服者的殖民下被层层覆盖,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模样。
而在二战导致英国一夜回到解放前,给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印度以自立门户的历史契机后,虽然翻身做主的印度也修建了一定数量的水利设施,尤其是两次绿色革命大大扩张了耕地的灌溉面积,但相比于我们的水利建设,印度的所谓水利建设根本不值一提。
事实上从土地革命开始,我们就在根据地进行过规模庞大的水利建设,极大地缓解了水旱灾害的影响,便利了根据地军民的生产生活。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土地革命的全面展开,兴修水利工程的运动也迅速进入高潮。
因为大规模战争结束,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终于到来,所以当家做主的人民群众迸发出高昂的生产热情,在生产力水平尤其是技术水平相对低下的情况下,虽然当时的中国尚没有“基建狂魔”的称号,但却用亿万国人的双手在广袤的国土上刨出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奇迹,典型如红旗渠。
相比于印度的水利设施,我国的水利建设不仅规模庞大,而且“细致入微”,如同血管一样延伸到了田间地头的各个角落。农业生产条件也从过去的靠天吃饭逐步向“旱能浇、涝能排,林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良田转变。
很多人说,我国80年代后的粮食增产是技术进步尤其是大量使用化肥的结果,但新中国成立以来长达30多年的水利建设功不可没。
可以说,没有先天的优势,更没有庞大水利设施的保驾护航,印度农业生产的不稳定和低水平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除了气候和水利的区别,印度在其它方面的差距也就更加不可同日而语了,尤其是国家制度和科技水平。
虽然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不仅源远流长而且门槛最低,但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吃饭的基本保证,农业绝对不能是自发的小农经济形式,所以农业现代化尤其是工业化必不可少。
而这一点,印度做得很不到位,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印度压根儿就没有工业化。
虽然英国殖民者对南亚次大陆的巧取豪夺无以复加,但也带来了铁路等近代文明,为印度的工业化推开了大门,使印度独立之初,其工业化基础远强于新中国。
但由于印度独立靠的是“印巴分治”而不是革命或战争,印度相比于英属印度除了没有巴基斯坦等土地,没有了英国佬的颐指气使,其它方面还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尤其是政权组织形式。
因为没有革命或战争的洗礼,印度上不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下不能将统治力贯彻到基层各个角落,中不能废除积重难返的种姓制度,所以印度也就天生地缺乏重整江山的条件,更没有将一切推倒重来的可能,尤其是席卷全国的土地革命。
而没有土地革命,工业化就无从谈起,劳动力就更是无法解放,印度的经济就不可能松绑。
因为土地几乎都集中在土邦地主等少数派手中,产权在生产力发展之前就已明确,所以印度生产力根本就没有发展的空间。
相比之下,我国不仅经历了土地改革,让人民真正当家做主,更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效率国家机器。
从静夜史孩提时代开始,就能清晰地感受到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除了邮政长年累月地将农民最需要的农业信息、种子、化肥、农业等物品送到农村的各个角落。基层的公职人员和农业科技专家更是常年出现在田间地头,和农民兄弟们在一起,为农民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强大而高效的执行力,是从未进行过社会整合的印度绝对难以望尘莫及的存在。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虽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泾渭分明,但大国发展尤其是参与国际竞争时绝不是各自为战,农业工业化就是最好的证明。
也就是说,各产业都是一个国家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产值难以同工业和第三产业相提并论,但却是一个国家真正的根基。
而没有农业的强大,综合国力也就无从谈起,今天的印度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困局。
印度深知,先天不足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无法反哺农业的同时,农业也无法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原始资本积累,所以焦头烂额的印度经过长期的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的思想,而结果就是印度的GDP确实亮眼起来,但却留下了更大的问题。
首先,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过高,虽然实现了和西方国家看齐的目标。但问题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第三产业空前繁荣,是经历了数百年的工业化后,“主动”进行的去工业化。
这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搞法,虽然让西方国家失去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大大增强的各国产业互补弥补了这一缺陷,而且在将产值较低的工业“驱逐”出去的同时,西方国家始终掌握着金融和技术的霸权,这是它们能够继续以剪刀差对发展中国家巧取豪夺的重要原因。
印度明显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相比于西方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意味着印度的经济相当脆弱,一旦遭遇国际经济危机立刻原形毕露。
其次,因为片面强调第三产业优先,虽然为印度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有了在国际市场买买买的实力,更让印度的软件外包和制药仿制在国际市场声名远播,但却无法转化为推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动力,这决定了印度的第三产业财富如同当年葡萄牙与西班牙殖民掠夺的过眼云烟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最后,也是更可怕的是,没有农业和工业支撑的印度经济不仅像极了无根的空中楼阁,更重要的是第三产业越发达,其出走外国的精英就越多。在今天某些人鼓吹硅谷被印度CEO占领,华裔只能为其打工时,却习惯性地忽视了印度国内基本没有这些精英大展宏图空间的尴尬现实。
所以,人才的外流,导致技术水平的尴尬,最终使得整个印度的发展天然地缺乏动力和潜力。
相比之下,我国虽然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战火纷飞,近代更是遭遇了列强疯狂的侵略和掠夺,但小农经济作为经济支柱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也是千百年来农业智慧的结晶。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稳定的生产环境、高效的国家体制以及工业化的强大支撑,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了更完善的保障,除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粮食生产从低产到高产稳产的转变,我国还在政策上进行了大力扶持,如取消农业税。
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科技革命一直在继续,尤其是杂交水稻的不断发展,让中国人民吃饱饭一步步成为现实。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印度的两次“绿色革命”本质上都是为缓解印度粮食危机的临时抱佛脚,对于印度农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并未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为没有强大的工业,印度不仅技术的真正提升,不得不依靠高价买买买建立“强大”的国防,更没有农业的稳健发展,为印度的整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所以印度的拉胯,尤其是农业的掉链子实在不是偶然,想要和中国比较就更是不自量力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前排报道
谩骂和猜忌
静夜史 回复 @SLIENCE_cn: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