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年的雪糕价格趋于合理,5元左右的平价雪糕成为市场主流。曾被称为“雪糕刺客”的钟薛高,更是从最高时的68元降到了10元。此外,茅台冰淇淋、哈根达斯、梦龙等品牌也纷纷放下身段,对消费者示好。
无论媒体报道,或是网友讨论,字里行间都难掩一种“解气”的兴奋。这也不奇怪,过去人们似乎被天价雪糕“伤害”得太深。无论是“雪糕刺客”的背刺,抑或是种种围绕质量的负面新闻,都让天价雪糕的滤镜彻底破碎。
如今雪糕市场重回5元时代,这可以视作消费者用脚投票的一次反弹,重新把平价雪糕选成了市场的C位。人们似乎也很乐见这种现象,期待着在这个夏天再度拥有“雪糕自由”。
应当说高价雪糕本无可厚非,它的出现本身是市场自然分化的结果。价格高一定意味着附加值更高,产品的品牌辨识度更强,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这都是护城河产品,很难说不心动。
不过,根据《2022—2027年中国雪糕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2年网友对单个雪糕的接受价位大多在3元到5元,占比为37%;其次是5元到10元,占比为33.9%;而20元以上接受度仅为1.8%。可以想象,未来厂家对推出高价雪糕会非常审慎。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讲,“卷低价”似乎成了另一条出路。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据报道,钟薛高推出了3.5元/支的副线产品;伊利旗下高端雪糕品牌“须尽欢”推出多款新品,每支的价格从最初的18元下调至10元左右;联合利华旗下的梦龙雪糕也开始降价,尽管品牌方的建议售价一支13.9元,但记者在走访中看到每支梦龙终端售价仅在8元到9元之间。
可是,卷低价也并非毫无风险。有媒体报道,2008年至2020年,雪糕生产所需的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大约80%。当人们对市场价格的期待停留在过去,那么在成本上涨的今天,也可能意味着品质下降。
比如前两年和“雪糕刺客”近乎同时出现的“雪糕护卫”——一些非常廉价的雪糕品牌,一度在映衬之下受到热捧,但随后被爆出生产环境卫生堪忧的问题。虽然随后有厂家发声否认该消息,却又被媒体发现不少廉价品牌存在着商标纠纷、仿冒成本低、供应链能力弱等问题。
除了雪糕以外,“卷低价”的副作用也在一些别的行业出现。前不久瑞幸咖啡推出“9.9元喝一杯”的活动,却被质疑活动缩水、参与种类过少;主打廉价咖啡的库迪,也因为供应链薄弱、日常性缺货而陷入了闭店潮。这些都说明,低价策略其实也并非万能。
而且“低价”有的时候也会成为魔咒,一旦企业试图提价,马上就会被消费者视为“背叛”,遭遇信任危机。就像曾有某平价雪糕的业内人士称“不是不想提价,而是不敢提价”。
雪糕本身是个产品,价格呈现阶梯化才是正常的。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人们也不妨放平心态:价高也好价低也罢,关键是要能名实相副,只要口味够好、品牌够响,让人觉得有物有所值,其实就是“良心产品”,都应当有市场的一席之地。
来源 | 澎湃新闻
编审 | 郑宗敏 黄蓓楠(实习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