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原谅也没关系》|Ⅴ.1.否认和“最小化”

《不原谅也没关系》|Ⅴ.1.否认和“最小化”

00:00
16:28
精彩摘录:
1.情感创伤导致儿童患上CPTSD的情况并不少于身体创伤。
2.否认童年被遗弃,对自己造成的创伤性影响会严重阻碍幸存者疗愈的进程。
3.在童年时期持续的情感忽视,通常会使我们产生压倒性恐惧、羞耻和空虚感。
4.恐惧、羞耻和抑郁都是缺爱童年留下的阴影。
5.许多遭受童年创伤的幸存者都没有意识到言语虐待和情绪虐待会造成创伤。
6.许多受到言语和情绪虐待的幸存者,从不会承认这些行为对心灵的伤害,他们从未准确地将当下的痛苦归咎于这些行为。
7.去最小化是一个对抗否认的重要方法,它可以破解幸存者故意淡化童年创伤的防御机制。对童年创伤的影响去最小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剥开一个光滑辛辣的洋葱。对一些人来说,洋葱的最外层是躯体层面的虐待,如性虐待或过度体罚。里面的几层是言语精神和情绪层面的虐待,核心层则是言语、精神和情绪层面的忽视。
8.识别父母的虐待行为,最终帮我意识到父母对我的隐性压迫,并让我发现了童年遗弃行为在言语和情绪层面的虐待。
9.持续的批判会系统地摧毁我们的自尊,并最终内化为有毒的内在批判者,不断地将我们判定为有缺陷的存在。更糟糕的是轻蔑的话语充满了情绪毒素,会给孩子注入恐惧和毒性羞耻感,进而使他不再寻求别人的注意,并且避免以任何引人注意的方式表达自己。
10.无情的批判,特别是父母出于愤怒和蔑视而进行的批判,具有极大的伤害性,甚至会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
11.反复出现的轻蔑信息会被孩子内化和接受,最终孩子会在自己心中不断重复这些信息,这样的不断重复会加强有关自我憎恨和自我厌恶的神经通路,日积月累,孩子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自我厌恶程度会越来越高。
12.随着父母批判的持续加强,有关自我憎恨和自我厌恶的神经通路会扩张为复杂的大型神经网络,成为主导孩子心理活动的内在批判者。内在批判者的消极视角生成了许多关于自我厌弃的完美主义程序,使孩子时时自危,不断的小题大作。最终只要孩子想进行真诚或脆弱的自我表达,就会激活自我厌恶的内在神经网络,孩子被迫生活在一种自我攻击的不健康状态中,并最终彻底抛弃了自我,完全失去自我支持和自我保护能力。
13.摒弃对批判的认同,循序渐进地将神经系统从批判者主导的状态中释放出来,是一场持续终身的斗争。
14.为了让自己不再认同有毒的内在批判者,你需要长期不断的与之交锋。斗争的过程总是循序渐进且时进时退的。如果你能够在一次次重新陷入自我谴责的旧习惯时有意识地原谅自己,那么你将获得更大的成功。
15.幸存者对CPTSD的否认,其核心是对大量情感忽视所造成伤害的“最小化”。
16.当我们真正感受并理解了在情感上被遗弃的巨大破坏性时,我们的疗愈就会取得质的飞跃。
17成年幸存者感受到持续性焦虑,其实都是这种仍在持续作痛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就源于曾经可怕的被遗弃经历。
18.如果孩子在有需求或面临危险时,找不到可以求援的照料者,就会造成情感忽视的创伤。而如果没有其他成人可以提供安慰和保护,就会导致孩子患上CPTSD,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如果遗弃行为每日每夜地持续,孩子就更有可能患上CPTSD。
19.情感忽视使孩子感到自己没有价值、不会被爱、充满了痛苦的空虚感。
20.由父母遗弃导致的情感饥渴,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为难以满足的物质或行为成瘾。
21.哀悼是消除内心痛苦不可替代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以有害的方式分散对痛苦的注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