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瀑布,这事没那么大 | 新京报快评

云台山瀑布,这事没那么大 | 新京报快评

00:00
04:09

连日来,网传河南云台山景区云台天瀑被曝出安装引水设施,成为不少网友关注和谈论的热点。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榜。6月4日,云台山景区官微回应称,由于季节因素,为了丰富游客游览体验,在枯水期的时候“做了一个小小的提升”。

此事给云台山景区带来不小冲击,有人甚至质疑云台山瀑布是人造瀑布。

其实,景区或旅游目的地采用人工补水并不鲜见,这不仅仅为了景观体验的完美,也是为了生态环境改善和文物保护。比如,甘肃采取铺设输水管道,建设大型渗水场等多种方式为月牙泉补水,桂林制定枯水期漓江补水计划满足漓江游船通行。所有这些,都有人为力量的参与,都有着为游客更好体验的初心。

云台山瀑布是数亿年的地质变迁形成的自然断层,水流到横切面,一直都是瀑布状态。但云台山天瀑是季节性瀑布,枯水期时瀑布水流较少,这也是北方瀑布的普遍特征。

很多游客专门从外地过来,景区为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不让游客白跑一趟,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在瀑布源头处建造辅助设备引水,实现了在枯水期时同样保证云台天瀑观赏性的目的。

可以看出,景区也是想将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只是随着情况的变化完全自然的展现可能不复存在,为了弥补这种缺憾,所以自然水源为水管所替代。

于景区而言,这是在特殊时节,采取的必要应对办法,也是为了免让游客失望而归。当然,长远而言,保证云台山瀑布水源充沛,也能为景区旅游持续积攒人气。

站在游客角度,其眼中雄浑壮观的瀑布,没想到源头是人为铺设的水管在放水,吃惊之余,当然会有所质疑。

好在,值得肯定的是,云台山景区管理方及时发现了问题所在,借此机会,努力抓住和公众交流互动的机会。面对公众的疑虑迅速做出了回应,详细解释了瀑布水源的情况,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尊重。

并特别说明“为了丰富朋友们的游览体验,让远道而来的你们不虚此行,所以在枯水期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提升,只为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和朋友们见面”。

云台山景区的回应和说明,至少平复了因信息差造成的某种“错乱”,游客也可以心平气和的心态享受这份“小小提升”带来的惬意。

其实,这背后更大的问题或许是如何看待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融合。

自然景观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如壮观的山脉、高挂的瀑布、蜿蜒的河流和广阔的草原。自然景观的价值在于其未经或少经人为干预的原始状态,因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自然性都相当重要。这也是云台山瀑布对游客的吸引力所在。

但就此事而言,云台山景区在枯水期为瀑布“管道送水”,这种人工因素的掺入,其实最终保障了游客体验。而在景区说明情况后,也同样保障了游客知情权。事情本没那么大,不值得吵来吵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