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鹤儿山的故事

芜湖鹤儿山的故事

00:00
07:00

芜湖鹤儿山的故事




鹤儿山原来位于长江之滨江滩上,伴随着长江河道变迁,昔日的江滩早已淤积成陆地,成为闹市区。而千百年来,关于鹤儿山的描写却流传下来,积淀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成为芜湖悠久历史中的深厚底蕴。


如今,鹤儿山坐落在吉和街东侧,与雨耕山连成一体,犹如一对连体姐妹。

鹤儿山虽然不高,昔日却是芜湖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北宋元符年间,苏东坡被贬黜南海,第三次经过芜湖之时,六十多岁的苏东坡漫游鹤儿山下,赏花饮酒,忍不住摘花插鬓,自得其乐,在此留下了《鹤儿山》一诗,以此记录这次出行。苏东坡在诗中写道:人老了但还戴着花,却也不觉得害羞,反而是花儿应该感到害羞,因为它们被戴在了老人的头上。当我喝醉了回家时,被人搀扶着走,路上的人应该会笑话我,但即便这样,十里街上的珠帘有一半还是为我卷起,欢迎我归来。


鹤儿山最引人乐道的还是建于山巅的识舟亭。

识舟亭建于明代,亭为双层楼亭,高敞雅致,飞檐翘角,红瓦覆盖,由八根红漆木柱制成,故原名“八角亭”。

明崇祯年间,芜湖关榷使(管理税收的官)王思仁嫌八角亭名字太俗,取南朝诗人谢朓的“天际识归舟”,改名为“识舟亭”。


识舟亭紧邻着大江,当登上亭子远眺时,只见江水和天空呈现出同样的颜色,远处的帆船和近处的城墙都尽收眼底。眼前的景色让人触景生情。

明代王思仁、林中瑶、张程,清代的王士祯、刘榛、黄钺、吴敬梓、潘屹等都有墨迹留世,盛赞识舟亭。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吴敬梓乘船经过芜湖,遇风泊舟于鹤儿山下。他信步上岸,走进山下茶馆喝茶,吃了三个烧饼,要付六文钱,但他身上只带了五文钱。尴尬之中,吴敬梓巧遇老友昆霞道士。王道士代付了烧饼钱,遂邀吴敬梓游识舟亭,在亭上又喜遇同乡父辈朱乃吾。三人坐下饮酒,直至红日西沉,方依依不舍话别。临别时,朱乃吾赠送吴敬梓十两银子。


吴敬梓后来把这段在鹤儿山下“一文钱逼死英雄汉”的经历,借杜少卿之名写进《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并填词《减字木兰花·识舟亭诅风·喜遇朱乃吾王道士昆霞》。

清光绪年间,法国传教士看中鹤儿山。后在山西麓建起天主堂,“芜湖教案”发生以后,天主堂趁机强租了鹤儿山。


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屈服在“洋人”的压力下,允许洋人扩大霸占鹤儿山范围,识舟亭只得拆迁至鹤儿山后,复名“八角亭”,后来八角亭也颓废了,只留下一条长195米、宽约2.5米的小巷,取名“八角亭”,不时勾起人们对识舟亭的怀想和思念。

21世纪初,鹤儿山下八角亭一带低矮破旧的房屋先后被拆除,新建起吉园小区、吉祥新村等一幢幢崭新的楼房。


鹤儿山西边建起了宽敞的吉和广场;天主教堂依然完好地存在,并多次重修。2004年,天主教堂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常传出朗朗诵经声。

如今,登临鹤儿山巅,极目所见,远非昔日登临识舟亭能与之相比的了。



主办单位:芜湖市委网信办、芜湖传媒中心

文稿来源:“镜湖发布”微信公众号

主播:海王星

编辑:张文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