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其成。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连续发问,请大家快速回答:当代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什么?是信仰危机!信仰危机的最大表现是什么?是没有敬畏心。那么历代中国人有没有敬畏心?有!敬畏什么?敬畏天道!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第一就是畏天命。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老子所说的“道”就是天道,老子本人其实就是天道的化身。老子语重心长地向我们发出“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警告。
请看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異于人,而贵食母。”
这一章比较长,我把它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头三句:“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后面的内容为第二部分。在1993年郭店出土的楚简本中只有这三句,没有后面的内容。而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本全章内容都有,而且在“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前面还多了一句“绝学无忧”,通行本前面也有“绝学无忧”四字。我认为“绝学无忧”放在上一章的最后更好,文义更加顺畅,上一讲我已经分析过了。最早的楚简本,在乙组第四支、第五支竹简上只写了这三句:“唯与诃,相去几何?善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前面并没有“绝学无忧”四个字。
今天我就重点来解释一下这三句话。先看第一句:“唯之与阿,相去几何?”楚简本是“唯与诃,相去几何?”帛书本是“唯与诃,其相去几何?”“唯”与“阿”,都是应答的声音。“唯”是恭恭敬敬的答应声,“阿”“诃”,是傲慢地答应声,两者恰好相反。先看“唯”,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词叫唯唯诺诺,“唯”就是“诺”。我们现在看古代剧,会看到大臣回答皇帝说话时要说“诺”。后面那个“阿”楚简本和帛书本都写着“诃”,是怠慢的回应声。恭敬谦卑的应答与傲慢无礼的回答,相差有多少呢?河上公解释:“同为应对,而相去几何?疾时贱质而贵文。”两种应对方式相差多少呢?不正常的时候,往往轻视真实重视虚假,听不出哪是谦卑哪是傲慢,真假不辨,尊卑不分。“唯与诃”的“诃”也可以理解为大声呵斥,小心答应和大声呵斥,也是相差无几的。
再看第二句:“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就是说善良与邪恶相差有多少呢?意思是说两者相差并不多。河上公解释;“善者称誉,恶者谏诤,能相去何如?疾时恶忠直、用邪佞也。”称颂赞美被看成是善的,劝谏力争被看成是恶的,其实这两者相差多少呢?不正常的时候,总是讨厌忠诚正直而任用邪恶小人。这一句楚简本是“美与恶,相去何若?”帛书本是“美与恶,其相去何若?”通行本是“善”与“恶”相对,楚简本和帛书本是“美”与“恶”相对,意思是一样的,是说美善与丑恶相差多少呢?其实是差不多。老子告诉我们看似相对的概念、相对的价值判断,其实都是相反相成的,不是截然对立,不可改变的。这种相对观念,其实在《道德经》第二章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相对的,还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相对的东西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形成的,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一点庄子做了很好的发挥,《庄子·齐物论》有一句名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和谐共生,而万物与我合为一体。“齐物论”的“齐”就是齐等、相同的意思,“齐物论”是说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浑然一体的,都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什么差别。庄子讲了一个故事,有两位和西施齐名的美女叫毛嫱、丽姬,人人都愿意看见她们,“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但是鱼儿看见她们就吓得潜到水里,鸟儿看见她们就高飞入云,麋和鹿看见她们就急速逃去。这和一个丑女有什么区别呢?一个丑女鱼儿看见她就吓得潜到水里,鸟儿看见她就高飞入云,麋和鹿看见她就急速逃去。这不是一样的吗?所以世间万物的美与丑,都是人为的。对同样一个女人,在情人眼里就是西施,在仇人眼里就是东施。就是这么回事,什么美与丑,善与恶都是人为的,都是相对的。
庄子这种相对论的思想源于老子,老子认为无论是善还是恶,美还是丑,都是人为的,事物本来的样子是无所谓美还是丑、善还是恶的,美丑、善恶都是人的主观判断、主观区分,对同样一个事物,有人觉得美善,有人觉得丑恶。举个大家都知道的成语“成王败寇”,比如农民起义推翻王朝统治,如果起义成功了被大家奉为皇帝,如果失败了则被大家贬为强盗。这是同样一件事,但人们的评价却截然不同。可见这已经偏离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来样子了。事物本来摆在那里,无论你说它是丑还是美啊,是好还是坏,它就是那个样子,所以老子主张不要评判,就让它自生自灭,让它回归于本质,回到自然无为的原始状态。
最后看第三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们所畏惧的东西,就不能不畏惧。这一句楚简本和帛书本都是“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意思是人们所畏惧的,是不可以不畏惧的。究竟是畏惧什么呢?河上公解释:“人谓道人也。人所畏者,畏不绝学之君也。不可不畏,近令色,杀仁贤。”意思是得道的人所畏惧的是不绝学无忧的君主,也就是不按照无为而治的君主,这种君主是任性的、霸道的,“近令色,杀仁贤”,接近巧言令色、阿谀奉承的奸臣,杀害爱戴百姓的忠臣贤人,所以老百姓会感到畏惧。王弼解释:“故人所畏者,吾亦异焉,未敢恃之以为用也。”没有说畏惧什么,只是说人们都畏惧的,我也会感到与众不同,不敢依靠他重用他。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老子这句话原本是对统治者说的,老百姓都敬畏的东西,统治者也要敬畏。是要统治者关注民意、重视民意,不能违背民意。老百姓都这么去做的,那你为什么搞另类呢?你也照这么去做不就完了吗?如果你搞另类,不按照百姓的意愿做事,结果一定会被百姓所推翻。当然我认为这个“畏”字值得深思,人是要有敬畏心的,举首三尺有神明。“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究竟“畏”的是什么?那就是敬畏天道。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人人都敬畏天道,今天我们也不可以不敬畏天道。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神明”就是天道。天道信仰使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数千年而没有中断,也必将一代一代持续传承下去,并造福于全人类。
这是第二十章前一部分的三句话,那么后一部分又在讲什么呢?请听下一讲。
学习学习!!敬畏天道~
恭敬的应答和傲慢的应答,称颂赞美和劝诫力争,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就像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所以看问题要看待本质,才不至于误解。保持敬畏心,去掉人为,敬畏天道、遵循自然规律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误解、误判。但是也要能转换角度和方向,可以选择恭敬的应答和委婉劝诫,或许这就是弱者道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