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信而贵言丨管理之道_不知有之

第十七章 信而贵言丨管理之道_不知有之

00:00
14:17

揭秘《道德经》治国智慧:从无为而治到百姓安然朋友们,想知道古代治国的最高境界吗?《道德经》第十七章道出了秘密:最佳的领导者,百姓几乎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老子提倡"无为而治",这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妄加干涉,让国家自动运转,人民生活富裕安康。想象一下,领袖如影随形,不发号施令,国家却井井有条,这不正是管理的最高艺术吗?就像汉初丞相曹参,沿袭前任政策,少干预多放手,让社会自然恢复生机。这不仅赢得了安宁,更是智慧的体现。治理若能达到“百姓皆为我自然”的状态,那才是真的成功。但愿每个领导者都能成为那“不知有之”的太上,成就一方乐土。你是否也渴望了解更多这样的智慧?让我们一起深挖经典,探索治世背后的哲学吧!

02:01 人民富足的奥秘:无为而治的统治者之道

04:01 无为而治的统治者:人民生活的自在安乐与统治者的隐形。

06:02 无为而治的理想治理:老子与儒家、法家的对比

08:02 国家的栋梁:曹参的领导智慧与忠诚

10:04 曹参的智慧:无为而治引领汉朝的稳定发展

12:06 制定法令要谨慎,汉朝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讲道德经第十七章:信而贵言
<原文>是这样讲的: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文中的太上:是指至高无上的、最理想的意思,这里指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最理想的状态。
悠兮:就是悠闲自得的样子。
贵言:是指珍惜言辞,就是不随便发号施令。
功成事遂中的事遂:就是把事情做好了。

<整篇翻译>过来,就是:
最高明的统治者,民众不知道他的存在;
次一等的,民众尊重他赞颂他;
再次一等的,民众害怕他;
更次一等的,民众轻蔑他、侮辱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民众自然不信任他。

最好的统治者非常悠闲,不随意发号施令,事情自然而然会圆满成功,让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做好的。

<我们来解析一下>
这一章老子主要论述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问题,他主张无为而治,无为的真正内涵是无不为,只有达到了这一境界,国家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富足。
那么统治者怎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治呢?
老子说大道无言而长存,大道无为而长能,真正是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也常说"强扭的瓜不甜",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人之所以强扭,是因为没等到瓜熟蒂落,此时的瓜怎么会甜呢?
这是人们没有顺应自然规律,必然会自食苦果。这里的自然规律也可称之为道。
在现实生活中,一旦我们违背大道就会受其惩罚,为了不受大道的惩罚,我们就必须合乎大道。
一旦我们合乎大道,就会自由自在。
推而言之,统治者要想不受大道的惩罚就要顺应大道,做到无为而治。
老子在这一章里将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他们分别是:太上、其次、其次、其次。
"太上"有两个意思:一是最高明的统治者;二是遥远的上古时代,也是指最高明的统治者。
最高明的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对国家和人民的治理采取了一种自然主义的放任政策,这种政策的特点是尽量减少自己对国家和人民施加强有力的影响,不增加人民的经济负担,不对外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因而民众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最高明的统治者采用的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方法,不对人民的生活进行干涉,人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所以生活得自在安乐,因为生活的富足、安乐,所以民众没有怨尤的对象,也就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了。

"其次亲而誉之",这是次一等的统治者。
这种统治者的特点是给人民以恩惠,人民亲近他赞誉他;
他施惠于民,但不高高在上,不让人民感觉到他的特殊性;
他可亲可敬,和人民相处融洽。
"其次畏之",这种统治者声色俱厉,经常摆出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神态,让百姓见了就害怕;
他制定出苛刻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直接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老百姓对其又恨又气又惧怕,常常处于暗无天日的悲惨境地。
"其次侮之",这是最下等的统治者。
这种统治者专横跋扈,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甚至不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民,而是当作奴隶横加奴役、剥夺、辱骂。
老百姓对,此非人的待遇很是恼怒,他们背后咒骂统治者,侮辱其人格,恼怒至极,他们会揭竿而起,举起推翻统治者的大旗。
真正做到对人民实行无为而治的统治者,不会轻易向人民发号施令,他们慎言谨行,决不破坏老百姓的生活规律,老百姓遵循自然规律生活,自然会国富民强。
统治者不费任何精力国家就得到了治理,百姓得到了安宁,生活富足安定,感觉不到统治者的治理,觉得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本来就是这样的。
百姓有了这种感觉,自然心中没有感激,没有感激也就无所谓仇恨,没有仇恨,国家呢也就自然太平。
实际上,老子把自己理想的政治情境,与儒家的“德治”,以及法家的“法治”进行了对比,并认为其他两种治道是低层次的。
实行“德治”,老百姓觉得执政者可以亲信,而且称赞他,这当不错,但还是次于“无为而治”者。
实行“法治”的执政者,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实行残暴扰民政策,这就是执政者诚信不足的表现,人民只是逃避他、畏惧他。老子强烈反对这种“法治”政策。
老子认为,最佳的管理之道,莫过于管理者“贵言”,就是不轻易发号施令,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相安无事,甚至被管理者根本不知道管理者是谁。
不过,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基本不存在,只是老子“乌托邦”式的幻想罢了。

<那么,根据这一章的寓意呢,我们来讲一个:管理之道的经典案例>
【不知有之】
就是说最高明的执政者治理天下,老百姓只知道有那么一个人,却感受不到他在管理。
老百姓为什么会感受不到他在管理呢?
因为最高明的执政者治理天下,清静无为,他们从来不随便发号施令,不发文件,不传达指示,也不标榜自己,要为民作主,不扰民。
顺遂民意,就是让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劳动、去创造,春天来了就犁田插秧,夏天来了就防洪抗旱,秋天来了就收割翻土……
古语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作为一个在位的领导,如果老百姓能忘记他的存在,却又能自由幸福地生活,这样的领导当然是最好的领导。
汉朝初年,丞相萧何死后,按照刘邦的遗嘱,曹参继任做了丞相,担起了治国重任。
曹参上任后,遵照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
他对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法令,全部照章执行;
对萧何所任用的官员,一个也不加以变动,原有官员依然各司其职。
曹参对他们按职权范围该处理的事情,从不加以干预。
因此在朝廷丞相变动的关键时刻,没有引起任何波动,朝中君臣和原来一样的相安无事,朝政也和原来似的井然有序。
几个月后,曹参把一些好名喜事、舞文弄墨的官员全部革除,又选了一些言迟舌钝、年高忠厚的人补上空缺。
从此,他便将自己关在府中,终日饮酒,不理政事。
许多大臣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想当面问一问他。
可每次一进曹府,便被曹参拉到桌上痛饮起来。

大臣们无可奈何,只能陪着他喝酒玩乐。
时光飞逝,可曹参既没有设计出“胡服骑射”的变法蓝图,也没有提出和匈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外交新思路,这使本来对他寄予厚望的汉惠帝迷惑不解,汉惠帝沉不住气了。
一天,曹参的儿子曹窟进宫见驾,汉惠帝便对他说道:“去问问你的父亲,为何不理政事终日喝酒?难道丞相的使命就是终日喝酒吗?”
最后还嘱咐曹窟,不要说是皇上问的。
曹窟回家将汉惠帝的话说了一遍。
曹参听完,拿过戒尺把儿子的手掌打得通红,怒喝道:“你小子懂什么?!”
曹窟把事情回报汉惠帝。惠帝便召见曹参,问道:“你为什么责打你的儿子呢?他所说的话全是我的意思。”
曹参拜伏在地,叩首请罪,然后问惠帝:“陛下认为自己能比得上高祖皇帝吗?”
汉惠帝说:“朕怎么敢同先帝相比?”
曹参又问:“陛下慧眼识人,丞相萧何与我谁优?”
汉惠帝不解其意地答道:“您恐怕不及萧丞相。”
“皇上圣明。从前,高祖和萧丞相定天下,法令制度都已完备。
现在陛下垂拱而治,臣等能守职奉法,遵循前制而不有失,便算是功德了。难道还想胜过前人一筹吗?”
曹参分析道:“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制定了完备而又卓有成效的法令,我们很难制定出更好的法令来。
现在陛下和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
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
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
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说:“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汉朝经过长期的战乱,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所以,曹参无为而治,可稳定民心,使民有所依,这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吻合的。
所谓无为而治者,是指顺其自然,让百姓自得其所。
这并非随波逐流,而是静观其变、顺应时势的大智大慧。
曹参不仅懂得施行无为而治,还知道顺势而为,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得“道”之人,甚至是一位“太上”级别的领导者了。
这类的领导非常高明,他们一切遵“道”而行,无为而治。
他们从不轻易发号施令,因为他们相信老百姓能干好自己的事,用不着去对他们指手划脚,一切事情都让老百姓自己做主,老百姓干好了自己的事情,他们不会认为这是“太上”的功劳,因为他们认为:
“太上”并没有叫我们干什么,我们一直是按自己的想法在做呀,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呀!
这就是老子说的,“太上,不知有之。”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朋友们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