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篇|九城经济总量超7万亿 协同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

长三角篇|九城经济总量超7万亿 协同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

00:00
11:31

长三角城市群在中国经济中具有显著地位。全国26座万亿城市中,地处长三角地区的城市有9座,占比超过三成。除上海外,有5座万亿城市位于江苏省,2座位于浙江省,1座位于安徽省。

2024年一季度数据显示,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和达到73549.46亿元,同比增长5.37%,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近四分之一。除了庞大的经济规模,长三角城市群在创新、开放、产业发展及区域一体化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加之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增长极和示范区。

一季度长三角万亿城市经济发展有何特点?哪些城市成绩创历史新高?哪些城市面临全新挑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透过数据带你解码长三角万亿城市经济的支撑点与增长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增长 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8.1%

与2023年的经济总量排位相比,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万亿城市中共3座出现排名变化。其中,宁波排名超过天津,上升一位;南通超过西安、佛山、济南、合肥、福州、泉州6座城市,上升6位;合肥排名下降一位。

从经济增速来看,长三角地区9城平均增速为5.7%,共4座万亿城市超过全国一季度增速,其中江苏三城增速超过6%,苏州以7.9%增速领跑全国;浙江、宁波增速为5.6%。增速排名末位的城市是南京,与长沙并列全国万亿城市增速倒数第四名。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是长三角万亿城市的主要优势产业。2024年一季度,除南通二、三产增加值基本持平外,其余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均超过第二产业。其中,上海的第三产业最为发达,一季度增加值达到8691.68亿元,是第二名杭州的2.3倍,增速较高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金融业。从增速来看,长三角万亿城市的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分别为6.2%、5.2%,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苏州二、三产增加值增速均排在长三角地区首位,分别为8.9%、7.1%;上海、合肥则分别排在长三角地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的末位。

2024年一季度,除上海未公布相关数据外,长三角地区万亿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平均增速达8.1%,比全国增速高2个百分点。其中,合肥同比增速最高,达到12%;增速高于10%的还有南通、苏州;南京、杭州增速则低于6%的全国水平,分别为5.2%、3.2%。

多个长三角万亿城市均在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中提到汽车产业的强势增长——2024年一季度,上海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3.1%,其中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5.0%;苏州汽车制造产值增长15.8%,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32.6%;杭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8%,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18.4%;宁波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21.0%;无锡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4.8%;合肥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增加值增长11.3%,3月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5.2%;常州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25.7%。

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集聚和快速发展方面表现突出,在2022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位列其中。依托长三角地区发达完备的工业基础,上海协同周边省份形成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覆盖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例如,上海提供芯片、软件等核心技术,江苏常州提供动力电池,浙江宁波负责整车制造。2023年全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共341.78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36.2%。

此外,民营经济也是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一季度,苏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4934.7亿元,同比增长12.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6个百分点;宁波民营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无锡民营工业产值同比增长7.2%,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83.8%;南通的规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7.6%,拉动增长6.7个百分点。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9座万亿城市中,7城增速均超过4.5%的全国增速。其中,无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1%,在长三角万亿城市中排名第一。除上海、杭州外,其余各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均同比下降,其中常州同比降幅达22.9%,造成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0.7%;合肥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仅次于常州,达到17.1%。工业投资增速最高的城市为合肥,同比增长32.6%,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降幅;其次为无锡,工业投资增速为26.2%。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以8.1%的同比降幅落后于其他长三角万亿城市,其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9%,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3.1%,也是长三角万亿城市中唯一工业投资负增长的城市。

对外贸易挑战机遇并存

进出口同比增速合肥12.6%“拔尖” 南通出口额降幅最大

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9座万亿城市的外贸表现存在差异。从总量来看,上海一季度进出口总额为10327.9亿元,不仅在长三角区域内大幅领先,也是全国一季度进出口额最高的万亿城市。由于上海的城市特性,其进口总额高于出口总额,其余各城市对外贸易均为顺差。

从增速来看,合肥以12.6%的进出口同比增速排在长三角地区首位,其中进口额、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4.5%、11.8%,均为9城中第一名。苏州、宁波、杭州、无锡也呈现出积极的增长趋势,增速均超过5%的全国水平;上海、南京、南通、常州进出口额则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南京降幅最大,为4.6%,主要原因是一季度进口同比下降16.2%。

出口方面,南通出口额降幅最大,同比下降5%,受全球需求不足影响,2023年,南通六大产业集群出口交货值下降了7.3%,除船舶海工增长16.4%外,其余产业均有所下降,该影响也蔓延到了2024年初。

随着国际贸易局势的变化,中国各地市都致力于全方位的产业升级。长三角地区在未来产业的布局方面领先全国,在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6G等前沿技术领域表现出蓬勃的创新能力和快速的迭代效果,不仅提升了区域的科技实力,还有显著的赋能效应。其中,上海在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领域具有全球优势,将进一步加强相关前瞻技术的创新布局;安徽聚焦量子信息技术;浙江专注类脑智能;江苏则致力于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三省一市均出台了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相关指导意见或行动方案,旨在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推动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海市政府还提出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的目标,争取到2030年,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在今年7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在中央及地区政府的统筹与支持下,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将迎来更大的历史机遇,带动全国经济拓展发展的新动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