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人对子贡的最后忠告丨天地译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人对子贡的最后忠告丨天地译文

00:00
05:13

《庄子·天地》其七译文


子贡复姓端木,单名一个“赐”字。他出身于卫国的富商巨贾之家,其家族的政商网络横跨春秋各国,父亲曾辅佐过卫灵君,外祖父是卫国贤大夫蘧伯玉。可以说,子贡是当时有名的“富二代”。因为蘧伯玉和孔子是至交,于是子贡便顺理成章地拜在孔子门下,习“言语”科,能言善辩,极富外交手腕。作为孔子最有钱的学生,据说,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所需的费用,都是由子贡一手筹措的。但在孔子眼中,子贡是器物之才,而不是君子之选。

有一次,子贡南游楚国,往回返的时候路过晋国,来到了汉水南岸,见一位白胡子老者在菜园中劳作。只见园中挖了一条窄窄的水渠通往水井,老人则抱着一个瓦罐吃力地从井中汲水灌溉,不一会儿的工夫就累得腰膝酸软、满头大汗,用力甚多、功效却甚微。


子贡看得满怀怜悯、直皱眉头,连忙上前对老人说:“老人家,您这种浇地方式效率太低了,如今技术进步了,有一种机械装置,一天能浇上百畦,您不打算试试吗?”


老人抬头问子贡:“是什么样的机械装置呢?”


子贡说:“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机械,在井旁竖两根木头柱子,上边架上横梁。然后在梁上悬一根木杆,一头轻、一头重,在轻的这头系上绳子把水桶吊进井里,在另一头用力,提起水来就会像抽引一样不费力气,水流也大,会像滚水一样自己满溢出来,这种装置的名字叫作桔槔。”


没想到,老人听了子贡的介绍,不但毫无兴趣,反倒愤愤然讥笑起子贡来,他说道:“听我的老师说,使用那些机巧之器的人,生活中必然会做出些机巧之事;机巧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生出投机取巧之心;胸中若是藏着一颗机巧之心,必定会破坏淳朴自然的本性;纯洁的德行一旦被破坏,就会整日心神不宁;整日心神不宁的人,还如何去修习那玄妙的大道呢?你说的桔槔装置,我不是不知道,只不过是耻于使用罢了!”老人一番话把子贡呛得羞愧难当、哑口无言,只好讪讪地低下了头。

僵持了一会儿,灌园的老人主动开口问道:“你是做什么的呀?”子贡像个做错事的小孩一样小声答:“我是孔子的弟子。”老人听了,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道:“怪不得呢,你不就是那种人吗?多读了几年书就出来自比圣人,用自夸来显得自己高人一等,无人理会就抚琴自唱、哀叹不遇,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来欺世盗名,难道不是吗?我劝你还是早日抛掉你的神气,忘掉你的形骸,这样才有希望接近于大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连自身都调理不明白,又有什么闲暇去谈论治理天下呢?你还是快快赶路去吧,别妨碍我浇园了!”


没想到,子贡的一句回话又惹来老人的一顿奚落。子贡又会有什么反应呢?我们下一讲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