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中的太子:自古储君难善终

《庆余年》中的太子:自古储君难善终

00:00
07:25

《庆余年2》正在热播中,剧中的太子分外惹人注目,他是庆帝的嫡长子,母亲皇后与太后同出一族,虽然舅舅全家都已经被庆帝清算了,但从礼法上,他依旧是无可争议的继承人。但是,在剧中我们却看到一个心机深沉、只会玩弄权术的太子,面对下位者时冷漠无情,面对上位者时又软弱怯懦。堂堂一个太子有必要活成这样吗?

还真有必要,因为自古以来,太子就没几个好做的,尤其那些靠着嫡长子身份坐上太子之位的,就没几个能顺利登基,有的造了反,比如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康熙帝的太子胤礽(reng,二声),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父亲强势、且在位时间非常长,尽管他们本身也足够优秀,但时间一长,反而引发了父亲的猜忌,君臣矛盾盖过了父子之情,出现权力之争。但也有能够处理好父子君臣关系的,杰出代表就是梁武帝萧衍的昭明太子萧统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这两人都做了很多年的太子,有一定的政绩和威望,却依旧深得父亲的信赖。

考虑到政治稳定的因素,历朝历代都对废立皇太子非常谨慎,强调立嫡立长。本来都是好制度,奈何它经常出现纰漏,有什么纰漏呢?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

第一种是嫡长子不如其他兄弟出色。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兄弟之间也能分出个高低。这里最著名的案例就是隋炀帝和唐太宗了。隋炀帝杨广原本只是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次子,太子是他的同母哥哥杨勇。史书说杨勇“性情卑弱”,喜好女色,而杨广年轻时就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尤其是征服南朝陈国时,杨广是挂名的元帅,之后的许多年,又在统治和安抚南方士族方面很有建树,连妻子也选了一个南方皇族的后代,即出身兰陵萧氏的萧皇后,而不是像他大哥那样娶北方大族之女。史书总说杨广和萧皇后一直在扮演夫妻恩爱,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刷好感。但要说就因为这个原因,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就要废掉自己并无大过的大儿子,就太草率了。应该就是因为天下初定,政局不稳,杨广在各方面势力面前都更有威望,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才宁愿冒着国家不稳的风险而改立继承人。

至于唐太宗,这就不用细说了,没有他,连李唐王朝都没有,要不是老爹还在,他本来就该直接一步登天,哪里还轮得到大哥李建成做太子呢。

第二种就是嫡长子早逝。

如果按照明朝的礼制,这个问题好解决,嫡长子死了就立嫡长孙,朱元璋就是这么做的。但是这是在孙子长大成人的情况下,而即便是这种情况,不还是发生了奉天靖难的事情吗?主少国疑,容易发生外戚干政或者权臣干政的情况,所以一般皇帝都很忌讳传位给幼儿。而孙子通常而言肯定是比其他儿子更小的。因此,在明朝以前,官僚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太子死后,皇帝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其他儿子作为继承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之前我们提过,萧衍这个人获得忒长,生生熬死了儿子萧统,要知道,萧统可是他四十岁上下才得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在他篡位的关键时刻,绝对称得“贵子”的称号。而且萧统自幼聪慧,在文人士子中威望很高,还主持编纂了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后来,萧统在三十一岁时意外去世,当时已有五个儿子,但可以推测出年龄都不太大。事实上,萧统的弟弟们年龄也不会很大,大概也就二十多岁,和他们七十多岁的父亲的威望比起来,都要差得远了。出于稳定朝政的考虑,萧衍立了第三子萧纲为继承人。可惜了,萧纲完全震不住场子,继位没多久就被弄死了,梁国也被陈国取代。

除了嫡长子不够出色和早逝这两种情况外,嫡长子继承制还有一个漏洞,那就是谁最该算做嫡长子?

这里最典型的例子是唐朝的肃宗朝。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太子,他很宠爱张良娣,因为父亲的高压统治,李亨没少过憋屈的日子,以及后面又发生了安史之乱,张良娣是个很有主见的女人,陪他共患过难,所以后来继位后,李亨就把张良娣立为了皇后。张皇后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早夭,次子排行第十三。

所以这个问题就尴尬了。李亨做太子的时候就和正妃韦氏离婚了,张皇后按理就是他唯一的正妻,张皇后的儿子就是嫡子,应该立为太子,但问题是,张皇后的儿子来得太晚了,排行仅十三。而李亨的长子李豫早已成年,还在安史之乱中立下战功,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成为唐军名义上的统帅,后来更是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太子,声望日隆。

所以,名份算什么,实打实的权利才是最根本的。肃宗一死,张皇后连同她的党羽就受到了代宗李豫的清算。而且从这个时候开始,因为接连从武则天到张皇后几代女主干政的隐患,后面的皇帝都不肯立皇后了。而内宫之中因为没有皇后分权,宦官的权势更大,唐王朝开始进入了被宦官把持中央权利的时代。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你们觉得嫡长子继承制还有什么漏洞呢?欢迎在评论区中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